今日一战,皇太极损失惨重。
前方的宁远城主战场,在关宁铁骑和城头红夷大炮合力攻势下,足足死伤了四千余人。
贝勒阿敏更是胸口负伤,代善的两个儿子萨哈廉和瓦克达也在明军攻势下重伤下场。
而朱云的步兵营也是发挥神勇。
在后金军队的军营中杀进杀出,共歼灭了六千余人。
若不是皇太极亲自带兵救援,黄战怕被后金大军包围,怕是还能再杀一千余人。
不过六千余人也是足够了。
而明军方面除去受伤的满桂之外,仅死伤了千余人。
仅此一战,大明大胜。
后金军队甚至连宁远城墙都还没摸到,便死伤了一万余人了。
皇太极可谓是又气又惊。
气的是自己攻城屡屡未能得手,惊的是明廷的武器一年未见,竟变得如此强大了。
朱云步兵营的打法让皇太极惊骇不已。
仅靠一千余人就能将一方大军的后方搅的动乱。
这是皇太极以前从不敢想象的事情。
也是皇太极第一次发现科技强大的好处。
若是自己这边的人能获得朱云步兵营的火炮,甚至是宁远守军中的红夷大炮。
此仗还会惨败吗?
但现实没有可能。
皇太极因为自己的轻视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不过皇太极却依然不甘心。
自己这边损失了一万余人,但却连宁远城的城墙都没摸到。
你这让皇太极将来如何服众。
彼时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虽然也是没能将宁远攻破,但好歹也是在宁远城墙凿出几个洞。
自己若是连城墙都摸不到,那岂不是丢脸丢大发了。
虽然皇太极的理智在不停的让自己停手,但皇太极此时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
不过纵使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但皇太极依然没有做无脑之举。
相反,他将自己麾下的大军分为了两队。
一队一万人同时搭配皇太极麾下的所有斥候,专门等待朱云的步兵营若是还来发动奇袭,便将其包围绞杀。
一队四万人,和皇太极一起,在宁远主战场作战,向宁远城进攻。
朱云的步兵营虽然实力强大,但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便是人太少了。
发动奇袭倒是可以发挥奇效,但若是和大军正面遭遇,他们往往只能在意一个方向。
若是在这个时候被人包围了。
那便是他们的死期。
朱云也是知道这一点了,所以才让黄战他们只发动袭击,而不是和后金大军相遇,打正面战。
除去在明军的面前避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被大军包围之时,朱云的千人步兵营很容易死。
毕竟朱云的武器最远也就只能射击一百多米,再加为了防止弓箭射击,盔甲加固,重量自然也就不低了,所以马匹奔跑的速度也是不如寻常的后金骑兵的。
一百多米,骑兵的速度只需要十几息的时间便能冲刺而来。
十几息的时间,最多也就射击两次。
到那时,近战能力不足的步兵营就只有被屠杀的份。
所以在首日战争大获全胜之后,朱云便再也没有派遣过之麾下的大明神威步兵营前往宁远了。
而皇太极则是带着四万大军,再次向宁远城发起了猛攻。
可惜在红夷大炮和关宁铁骑的配合,一切都早已注定。
接下来的几天,皇太极的大军非但没有攻破宁远甚至连攻势最好的时候也就攻到了宁远的外城。
城墙的影子依然没有看见。
虽然并不甘心,但皇太极只能认命。
至少现在,他后金大军的铁骑是不能踏破宁远城的城墙的。
五月十六日,皇太极狼狈撤离。
这一场后金与大明的战争,以后金惨败作为结束。
袁崇焕站在城头看着远处鸣金收兵的后金战士们,也是呼出了一口浊气。
神情略显憔悴的同时又有激动。
因为他知道,仅靠着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最少就可以为大明争取几年修生养息的时间。
到那时,关宁铁骑也扩大起来了,便是主攻后金建奴的老家也不是什么难事。
大明的未来似乎一下就变得清晰了起来。
想到这里,袁崇焕也是露出笑容,当天便提笔给北京发送了加急捷报。
“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剽悍,诸军愤恨此贼,一战挫之。”
加急捷报当日便通过驿站开始往京城送去。
而朱云也是在晚些时候知道了皇太极兵败宁远,狼狈的回到了后金。
因为系统提醒,皇太极提前兵败宁远,所以自己的影响力也是加了300。
如今已经有了一千五了。
而封地中。
徐公公和封地中的臣民都很高兴,只有朱云并不高兴,因为他知道。
随着宁锦之战的结束,明朝末期,最为动荡的一段时间也将到来。
天启皇帝的驾崩,魏忠贤的祸乱朝纲,崇祯皇帝的有心无力,明朝末期东林误国。
最终造就了明朝,这一华夏历史最后的脊梁,将自己覆灭,而后被北边的建奴捡了便宜。
但现在朱云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正好如今的封地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了,他也要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了。
“老徐!”
“老奴在!”
“你可知如今的孙承宗学士所在何处?”
徐公公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悠悠说道:“据老奴记得,孙学士在主动辞官之后,便赋闲回乡了,如今应该在保定高阳县中居住。”
朱云点了点头:“本王交由你一个任务,将孙学士请到我封地中来,说本王想要见一见他!”
如果不是朱云不能随意出封地的话,朱云其实早就主动去找他了。
毕竟在明朝末期,孙承宗可是一位猛将。
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极为强大之时,不仅守住了宁远,还将数百里的辽东尽数收回。
建立起来了关宁防线。
只是可惜因为党争,被迫在阉党的弹劾下辞官回家了。
这样的人,既然你朝廷不识货,那就只能朱云来了。
是的,朱云首要目标,便是想方设法让孙承宗来到自己手底下办事。
徐公公闻言顿时大惊,连忙说道:“王爷,此举不妥呐!孙学士因为弹劾赋闲回家,若是王爷您约见他,我怕朝廷那里发难呐!”
朱云摆了摆手:“无妨,本王约见孙学士,又不是跟他谈论什么事情,只是想感谢他的付出,让我等能够安全存活下来。”
“毕竟正是因为关宁防线,我等才能平安发展到如今!”
“你且去告诉孙学士,本王想要将他邀请到我这里来,亲自感谢他!相信朝廷那边,见此也会通融的!”
至于感谢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只有朱云自己知道了。
徐公公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点了点头:“老奴明白了,这就去命人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