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霜和孙海燕已经成了他的得力干将,这段时间他们的卖出去的最多,主要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就是在手机店上班,每天都有大把的闲置时间,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找客户,攀关系,那量肯定能上得去。
这段时间,许霜卖出去了一百二十件左右,孙海燕卖出去了九十件上下。平均下来每件提成是二十块钱,许霜这段时间赚了接近两千五,而孙海燕也赚了接近两千。这都能顶得上他们上班赚的钱了。
能赚到钱自然高兴,对张离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转变了。
张离换了家离他们比较近的酒楼,订了包厢后给许霜发了消息过去。这次还没到十二点,两人就来了。
“又让老板破费了。”许霜乐呵呵地坐下,孙海燕也随着坐下。
“要不这顿您请?”张离调侃道。
许霜连忙摇头:“那不行,您是老板,我请客您多没面子啊。”
菜上桌,饮料打开,没几句话就聊到了业务上。
张离问两个女生:“你们现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找客户啊?”
许霜道:“朋友呗。”
“瞎说,哪里来的那么多朋友啊?”张离道。
“朋友连朋友,客户就来了。”许霜道:“不过这几天不太行了,这么连带下去也是到头了。马上就没朋友了。”
说到这里,许霜和孙海燕都有点犯愁。
张离就是为了解决这事儿来的,他大概能猜到两人做的是什么模式——朋友代买,她们这边收到的单子都是朋友那边直接付给她们钱,她们给到张离的地址也都是朋友的地址。
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没办法开发新客户。最开始这段时间还行,朋友连朋友,但顶多三四层的关系,也就没了。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所以,两人犯了难。
张离问孙海燕:“你那边也是这种情况?”
孙海燕点头:“差不多吧……”
“嗯……”张离沉吟片刻道:“这样吧,我给你们增加提成……”
“真的假的,加多少啊?”听到加提成,两人有点激动。不过许霜马上就反应过来:“现在是没客户,你再加提成也没用啊。”
“听我说啊。”张离道:“我给你们提成加到百分之三十五。”
“老板大气。”许霜坚了个大拇指。
张离继续道:“这个提成有一部分是加给你们的,还有一部分,要给到给你们介绍客户的朋友。”
“哦……”许霜道:“就像你给我们提成一样……”
“……嗯,差不多。”这姑娘说话真不过脑子。
“那我们就也成二老板了。”许霜欣喜。
“可不是嘛。”张离敷衍了一句,接着道:“给朋友提成的时候不要说是提成,就说是感谢。”
“这个肯定的。”
“但这样其实也就稍微刺激一下,他们也不靠这个赚钱,十块十五的,就给人留个好印象。最主要的还是你们的要把握客户,把所有客户,都变成一手客户,而不是二手客户。”
“这不好办吧?”孙海燕问道。
张离道:“这最简单了,再有朋友来说有朋友要买的时候,你就说让要买的人直接加你的号聊。”
“…………”听到这话,两个小女生都无语了,多简单的一件事啊。她们的朋友不是靠这个吃饭的,自然不会有什么你抢了我客户的想法。简单的一句话,既让朋友省力,还让自己掌握了新的客源,而且是一手客源,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这种简单的事情并不是她们真的想不到,而是从最开始一手转二手的时候形成了习惯,这一形成习惯就会有一种本该如此的想法。再加上他们没有养成这种意识,才导致了最近单子越来越少。
后面倒是也有因为隔的层次数太多而直接加她们的,但毕竟是少数,没让他们有太大感觉。
“这样,以后每个给你们介绍客户的人,你都给他们发个五到十块钱的红包,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赚的了。”
“可以可以。不愧是老板,就是有办法。”许霜拍马屁道。
张离又宽慰她们道:“最近单子少一点也没什么,你们要尽快养成这种抓住客户的习惯,也要好好维持住现在的客户。”
“这个我们懂,女生嘛,都爱美,买了一件还想再买一件。”
把正事儿聊完之后,三个人边吃边闲聊,眼看两个女生快到上班时间,才散了席。
这两个人离得近,可以当面聊,这么聊下来之后,感觉他们对这个方法还是比较认同的,等到晚上的时候,张离又分别给其他六个人通了电话,都是同学,说话比较随意,闲谈之间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他们,也把提成增加的事情给说了。
但这种事情也不是说能立杆见影的,只能慢慢等了。
把这件事处理完,张离刚松了口气,事情就来了。
饭桌上,张津文道:“再过十来天就要收玉米了,你送结了龟送到什么时候?”
张离也一直注意着这事儿呢,九月以来,幼蝉的量一天比一天少,一个是入秋了,本身幼蝉就开始减少了,一个是找幼蝉的人里面,有一大批是学生,现在学生都已经开学半月了。
想着珍珠首饰的买卖已经上了正轨,张离也有点想把幼蝉生意停掉了。
他捉摸了一下,道:“我先跟李明娇商量商量吧。反正秋收之前肯定得停。”
现在秋收不像以前那么麻烦了,即使是玉米,也都已经用上联合收割机了,一套流程下来,快的很,但即使这样,秋收也是个大活,玉米收回来之后要把没剥干净的剥干净,还要一袋一袋地抬到平房顶上晒,如果天气预报有雨的话,那下雨之前还要再拢起来盖好,等到天晴了再摊开。
晒干之后要脱粒,一般农户是没有大型玉米脱粒机的,只能用小脱粒机,一个一个地往里放。
当然,这已经是十分省力的事情了,张离记得小时候玉米脱粒都是用手一个个地剥粒,再之后出现了手摇的脱粒机,就已经省力不少了,直到现在,用上了电机带动的。
但这种小型的脱粒机,两个人配合着干,一天顶了天也就脱粒两千斤。
脱粒完之后还要一铲子一铲子地扬一下灰尘,再装进袋子里扛到下房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