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死地攥着册子,飞快往后翻。
“此红薯三月一熟,仅需充足光照,保持适量水分即可种植,最高亩产量可达五千斤。”
围拢过来的几人,看见这一行字,只觉得浑身热血涌!
“亩,亩产五千斤??”
“这……这根本不可能吧?!!”
“臣是不是眼花了?还是太孙殿下写错了,把三百写成三千了?!!”
众人都惊呆了。
只需要种植三个月,就可以成熟!
还只需要水和土!
亩产竟然,可以到五千斤!
这叫什么啊?
完美!
堪称完美的农作物!
要知道,现在大明一年亩产最高的良田,也最多五百斤!
这叫红薯的作物产量,足足高了十倍!
说出去谁敢相信?
谁敢相信?!
朱高炽此时也凑了过来,只看了一眼,直接石化。
夏元吉,纪纲,金忠,和他四人,简直如四座石雕,楞在当场。
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册子,仿佛恨不得要把册子吃下去似的!
亩产三千斤,还只需要三个月!
天灾年间,一整年的收成几乎都会荒废掉。
如今也过了种植的合适时间。
但如果,册子所言属实!
现在将这红薯发放给那些灾民,三月后果真成熟。
也就代表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天灾之患!
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
在场的人,全都是大明重臣。
皇帝,太子,尚书,锦衣卫都指挥使!
每个人的身份摆出去,都足以震倒一个城的人!
而他们,也是整个大明最见多识广,学识丰富的那群人!
但眼前这红薯,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根本无法理解!
难以相信!
心神颤抖!
实际,朱瞻基之所以会培育红薯,也是因为他明白,这种作物对大明的帮助有多大。
红薯,又被称为救命药。
饥荒年间,正是因为有这种东西,才让无数灾民活下来。
本来出自万历年,只不过因为他的穿越,这才让其提前出现。
此物对于百姓而言,作用远胜于金银珠宝!
有了它,百姓不用再担心洪灾旱灾!
有了它,不会再出现一年的收成毁于一旦的情况!
有了它,大明的百姓,至少能过安稳的生活。
一颗红薯,堪比黄金!
夏元吉激动得浑身颤抖,双手直哆嗦。
“陛下,此物倘若若为真,足以拯救全天下的百姓啊!”
作为户部尚书,他要管的不仅仅是赋税,粮饷,赋税等财政收支工作。
还要管辖天下土地,移民垦荒等与民生相关的工作。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大明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不是钱,不是粮。
而是眼前这红薯!
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于渔!
将红薯推广开来,等于让百姓面对天灾,有了生存下去的底气!
长期以往,大明兴盛千年将不再是虚谈!
而是真真切切,可以看见的未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宝物!”金忠连声恭喜道。
纪纲也反应过来,沉声道:“陛下,此物乃大明长治久安之计,若非陛下天命眷顾,难得此物啊!”
金忠瞟了他一眼,目光鄙夷。
呸,马屁精!
纪纲负手而立,面不改色。
咱锦衣卫,就是皇帝的亲卫!
拍马屁,那是基本功!
朱棣脸是掩饰不住的笑容,摆手道:“此事,乃太孙之功!太孙培育出此物,真是天纵奇才!”
一旁朱高炽这才明白,原来这玩意儿是他儿子培养出来的。
整个人都傻了!
我去……自己儿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连这种神物都能培育出来!
太不可思议了!
一旁夏元吉见状,低声道:“太子殿下,实际……咱们还在皇庄中发现了太孙的粮食与黄金。”
朱高炽一愣:“你是说?”
“没错……就是陛下昨天用来赈济灾民的物资。”
当听到自家儿子居然有一整座粮山,还有足足一屋的黄金时,朱高炽彻底懵了!
如遭雷击!
心神震撼!
啥玩意儿?
自家儿子,居然有这么多黄金?
还有整整一山的粮食!
如果不是因为,说这话的人是夏元吉,他都觉得是人在骗自己!
经过再三确认后,朱高炽神情恍惚,感觉自己仿佛活在梦里。
亲娘嘞……当个太子,还没自己儿子有钱。
还没自己儿子聪明!
一时间,他忍不住有些怀疑。
儿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怎么,跟自个这个老子完全不一样啊!
“呼……”
朱棣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激动,继续往后看去。
这本册子,记录着太孙做实验的过程。
原来一开始的红薯产量,并没有这么高。
朱瞻基花了不少时间,这才培育出了最优种。
第一次种植出的亩产量,只有八百斤。
经过一次又一次择优种植,这才有了现在出现在他们面前,足以亩产五千斤的红薯!
看到这,朱棣陡然一个激灵!
对啊!
就这么一个红薯,怎么种?
天灾尚未结束。
那一山粮食固然解了燃眉之急啊,但还得解决根源!
总不可能,自己再花个一年时间,把红薯种出来,再分发给灾民吧?
到时候难民们估计都全特么饿死了!
太孙前面种的那些红薯,刚好可以派用场啊!
朱棣猛地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老管家。
“道长,太孙此前培育出的红薯,都储存在哪儿?!”
他不求多,只要能够拿出来再培育一亩!
一亩产出,几个月的时间,刚好能够撑到粮食用完!
到时候,直接发放给百姓们!让他们去种!
简直妙不可言!
老管家不是不懂民生之人,自然知晓事情的严重性。
当即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处地窖。
“这地窖能有多少东西?”
朱棣皱起眉头,感觉可能远远不够。
老管家叹气道:“老道也没下去过,只知道太孙会把培育出的红薯,放在这里。”
点燃火折子,纪纲领头,众人下到地窖。
刚走到半截,就下不去了。
映入眼帘,赫然是如海般的红薯!
朱棣瞠目结舌,喃喃道:“这地窖……有多大?”
一旁的夏元吉在脑海里搜刮了一番资料,下意识回答。
“当初建造这所皇庄时,太孙进行了扩建……”
“大概和皇庄差不多大小……”
“所以这里的红薯,应该有……十几万斤!”
轰!
宛如一阵惊雷,众人只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十几万斤红薯!
毫不夸张地说。
足以拯救天下!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