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在可不是在进行学术交流,而是在朝堂上的斗争,因此就算樊陵搬出了儒家先贤,也不能让袁氏停止阻碍刘宏封官旨意的实施。
说到底,袁逢和袁隗让人反对刘宏对孙策的封赏,就是不想让刘宏的手下有任何不受袁氏掌控的力量,从而影响到他们日后的计划。
这可是绝对的利益冲突,就凭一句《论语中记载的话,就想要改变袁氏谋划了这么多年的计划,不管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
果然,没过多久,就见袁逢在和袁隗眼神交流了一番后走出队列,出言道:“少府此言差矣,诸位斗胆反对陛下的旨意,其实也算是为孙伯符着想,若是这样一个天赋绝顶之人因为过早出仕,使得其日后完成不了原本可能达到的成就,最终后悔终生,如此岂不是行了揠苗助长之事?”
还不等樊陵回嘴,就听前方有人发出了一声赞同:“司空此言有理!”
刘宏听到那熟悉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是何进,樊陵也对何进的表现无奈了,他都不知道何进到底是怎么想的,身为皇家外戚,却总是站在世家一边,简直罔顾了天子的信任!
袁逢说完,何进就表明了立场,随即先前出言反对的众人也纷纷力挺袁逢,甚至朝堂上还有不少人想要出列表示赞同,不过他们看到了袁隗的示意,最终呆在原地没有出声。
这便是刚刚袁逢和袁隗两人眼神交流的内容,刘宏还没死,要是让整个朝堂里已经投靠袁氏的,和有意偏向袁氏的都站出来,他们害怕刘宏就算拼得两败俱伤,也会让阉党尽快除掉袁氏满门。
已经暴露在刘宏眼前的仍是先前的那些官员,不过却已经足够了,刚刚好能给刘宏一定的压力,却不至于让其立马产生杀心。
至于大将军何进?都不需要他袁氏明说,何进就会主动导向他们,那个屠夫在袁氏的眼里,就是一个可以利用,无知又可笑的白痴。
要问此时朝堂里有没有支持孙策受封的?虽然少,但也有,就比如周异,还有与他关系密切的扬州出来的官员。
这些官员中有不少人一直以来都关注这孙策,他们知道如果靠自己,那么仕途就基本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他们在看到了孙策身上的希望后,纷纷动了心思。
如果他们在孙策微末时,对其有过帮助,建立了很深的交情,那等到孙策日后飞黄腾达,位居高位时,不管出于什么角度的原因,孙策都一定会投桃报李,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此在见到此时的情势不妙之后,有不少想要帮助孙策的官员开始焦急了,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站出来,不过还不等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就纷纷被周异给暗中出手拦下了。
尽管周异的雒阳令可能在这些人里面并不是最高的官职,但周异是孙策在这雒阳最亲近的扬州人,这点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由他出面,其余人也都只能按下了心思。
周异难道是畏惧袁氏,不想和这些人一起出面帮孙策站台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说孙策和周瑜的关系,就凭孙策的潜力,周异也不会吝啬对其伸出援手。
周异之所以会压下想要帮忙的人,还是因为先前孙策走进内殿,经过他旁白时的一句话,当时周异还很惊诧,孙策的嘴巴根本没动,而且其他人也没听到,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孙策当时说道:“叔父,请您记住,待会儿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您和您的好友都别发表任何意见!”
这门类似传音术的技巧,是孙策在前一任师父铫元英那里时,学习霸王枪法的空闲时间从一本古籍中学来的,这是孙策第一次使用,不过好在没有出差错,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周异看着站在台阶下方,低着头颅一言不发的孙策,心里赞赏其沉得住气的同时,也不可察觉地产生了几分畏惧。
如此场面,这么多大人物,大汉的天子和三公九卿都在就有关其封赏的事情进行讨论,但他竟然像是置身事外,完全看不出受到这个场面一丁点的影响。
再说樊陵那边,虽然袁逢亲自出列发声了,但作为天子刘宏的心腹,即将被其从少府提拔为太尉的樊陵,只能先不考虑得罪袁氏的后果,硬着头皮反驳着。
“司空此言差矣,桑弘羊出仕担任朝廷官员的时候也不过才十三岁,卫青担任建章监的时候肯定也没有行冠礼。
依下官看来,凡事皆靠人为,司空又怎知,今日之孙伯符,不能做到往日之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呢?”
樊陵说完,就有官员反驳道:“桑大夫和卫将军那可都是人中龙凤,又岂是随便一个凡人可以媲美的?”
然而还不等更多人和他一样出言反驳樊陵,袁逢竟然轻笑出声,随后说道:“想不到樊少府今日之言竟如此发人深省,这倒是令老夫有些自惭形愧了!
好吧,那老夫就收回先前的话,对陛下的旨意表示赞成,也就听本初说过孙伯符的天赋异禀,既然如此,就让老夫见识见识天才的与众不同吧!”
在场不论是刘宏,还是樊陵,甚至是那些以袁氏为首的门生故吏,当然也包括何进,都没想到袁逢为什么突然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竟然同意刘宏封孙策为官了。
何进此时的心里比别人更加的疑惑,袁绍上次在他府上跟孙策比试文采之事,他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在他看来,袁逢身为袁绍的生父,肯定会为丢了脸面的儿子出头,抓住孙策年龄不够的由头不放,阻止刘宏封其做官。
刘宏也是如此,不过他比何进聪明点,知道袁逢肯定有所图谋,所以在其话说完话,一直没有搭腔。
果不其然,几个呼吸后,袁逢又说道:“袁氏子弟袁本初虽然上次在与孙伯符的文斗中落入下风,但其先前也曾替汉室立下剿贼之功,也算是不输少年英雄太多。
老夫听闻陛下决意要改革中央军制,本初也发誓要誓死效忠汉室,此番老夫便豁出这张老脸,恳请陛下到时封其一个军职,全了他报效大汉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