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回 法尧禅舜(1 / 1)包子手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大军午时开拔,短短几个时辰之内,赵匡胤部便控制了整个东京开封府,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兵变,历代以来素是刀兵之祸,前有玄武门,后有郭太祖之兵变,无一不是血流成河,死伤遍地。

而今天这场政变,却和以往不同,只因有了赵匡胤约法三章的前提下,部队进城没有惊扰一人,都是持枪列队于街道,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对于那些不知天命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留给他们一个全尸。

殿帅府,兵甲林立,大堂之中赵匡胤坐在上首,捧着一本书简,倒也乐的悠闲自在。

赵普侍立在下,眼睛时不时瞄向门外,王审琦已进宫多时,自己又和符彦卿等老臣通气。

如今整个开封具已在掌握之中,现在只是在等宫中的消息,如果符彦卿能劝解其女符太后让周帝禅位,自然是万事大吉。

如若不能,说不得要做过一场……

“启禀殿帅,高怀德求见。”

突然,这时从门外进来一名军士,拱手行礼。

赵匡胤闻言将书简放下,赵普眼睛一亮,挥挥手示意让人进来,片刻间进来一中年将领,不是高怀德又是谁。

“殿帅,王将军传来消息,范质等朝廷要员具已到齐,符太尉差人来报,言陛下太后正在垂拱殿,特命末将恭请殿帅移驾。”

高怀德进来以后,淡淡看了身旁的赵普,拱手说道。

话罢,高怀德见半晌没有声音,望向赵匡胤,发现此时的这位殿帅居然还在闭目养神,又转头看向赵普。

赵普拱手一礼说道:“殿帅,该进宫了,万不可让陛下太后久等。”

赵普的请求让赵匡胤渐渐睁开双眼,右手撑在桌案上起身,脚步虎虎生风走了出去,高怀德赵普慌忙跟上。

一行人出了府门,自朱雀门而入,穿过各式殿宇楼台,一路到了垂拱殿。

赵匡胤前脚刚一踏入,又紧接收了回去,将腰间的长剑解下,这才重新进入殿中。

此时的殿中不似刚才,文武分品而立,见到赵匡胤进来之后,公卿将领连忙行礼。

不过话又说回来,总有那么一两个犟驴在“哼哼唧唧”。

“臣,赵匡胤拜见陛下太后。”

赵匡胤步止御座下方五步远处,俯首拜地。

符太后摆了摆身子,眼神扫视其父符彦卿,见其默认点头,轻声道:“赵殿帅行军劳顿,平身!”

“谢陛下,谢太后!”

“训儿,听话!”

符太后见赵匡胤起身,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眼角有些泪水,摇了摇其胳膊。

“娘!”

柴宗训抬头望了自己娘亲,这位母亲虽不是他生母,却是比生母还要亲。他知道自己下来将要扮演什么角色,他要步那献帝禅让曹魏的后尘。

祖宗两代,他父亲亲手交给他的基业,马上要在他手上终结。

可是,他却无能为力。

“训儿,乖,这个位置咱不要了。”

符太后摸了摸儿子的头发,悄悄给儿子示意下方所站之人一眼,如今大势已去,能给将来的这位新皇留点好印象,她们母子今后生活也不至于太难。

柴宗训听见其母的言语,昨晚母亲就给他讲了一晚,当即尽可能的坐直身子。

“赵匡胤!”

柴宗训稚嫩的声音,在这个落针可闻的大殿,显得格外清晰,殿内甚至还有回音相伴。

“臣在!”

“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天命所在,苍生所系,真命之主也,朕感念天下计,愿禅…禅让帝位于赵匡胤,以肃成天命。”

公元960年显德七年,正月初五乙巳。

自昨日垂拱商议,周帝定于今日东京皇城太庙举行禅让,二帝相商,言今天下未曾平定,各下旨意命礼官从简而办。

清晨时分,偌大的皇宫兵甲站立,十步一人,防备森严,宫人无不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什么差错。

赵德昭在昨夜就被楚昭辅等人接回,身为赵匡胤的儿子,他倒是没有进过皇宫,一脸的好奇之色。

上一世的时候,虽说见识过后世的故宫,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赵德昭跟随几名宦官,一路来到太庙,今天他皇帝老爹要在这祷告上天神祇以及历代先祖。

当然,太庙中的祖先神位已经换过,这是毋庸置疑的。

赵德昭到了太庙之后,一尊数丈大的龙纹大鼎立在太庙门前,鼎身刻画这山川鸟兽,鼎中冒着阵阵狼烟。

随之赵德昭在宦官的带领下,找到自己母亲和奶奶杜氏,两人凤冠霞帔,华贵雍容,身后站立的文臣武将。

“见过奶奶,见过娘!”

赵德昭拱手行礼,声音带着稚嫩,说道。

“二郎,到奶奶这来。”

杜氏脸色一笑,伸手将赵德昭揽在怀中,赵德昭踩着脚踏,坐在杜氏的旁边。

赵德昭今天早上起的早,在杜氏怀中玩闹一阵就觉得有些疲倦,刚想着要不要偷偷眯一会的时候,整个安静的场中突然传来一声鸭声般尖叫。

“吉时到,奏乐。”

呼喊中,相继有乐人敲钟打鼓,随着礼乐奏响,赵德昭见太庙中走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其中的中年男子身穿龙纹冕服,腰间金丝玉带,系着一柄长剑,脚踏一双云纹足履,就是老爹赵匡胤无疑。

而此时他老爹身边,却站着一名跟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孩童,整个人颤颤巍巍,时不时看向左侧的中年贵妇。

赵德昭也不是历史小白,他自然清楚这两人是谁,又有何关系。

“有请周帝训宣读禅位诏书!”

又是一声呼喊,赵德昭听得真切,不过宣读禅位诏书这种事,绝对是不能让柴宗训宣读,因其本就年龄小,又是这么重大的场合,容不得半点错误。

果然,柴宗训将盘中的诏书拿起,轻轻递给跪在起前方的一名文官的手中。

陶谷将诏书捧在手中,下了两个台阶驻足,朝着两位帝王行了一礼,缓慢展开诏书,声音也随之传出。

“大周皇帝陛下,诏曰: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之革命,其极一也。

兹尔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赵太尉,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列祖,恪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战,厥续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欲颂,归于至仁。

朕今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天命无常,归于有德,如释重负,与其作宾,呜呼钦哉,只畏天命。”

待陶谷念完禅位诏书,赵匡胤连忙走到柴宗训身旁,弓身一礼。

“新帝加冕!”

这时,在礼官的帮助下,柴宗训拿起盘中的冕旒,亲自戴在赵匡胤头上。

帝王十二旒,赵匡胤当既直立身子,两个宦官上前将冕旒穿戴整齐,又退在一旁。

完事之后,符太后亲自上前,将儿子的冕服去掉,俯身拜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