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孤军向北(1 / 1)沧海逍遥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羌族起兵一事事关重大,姜维丝毫不敢耽搁,简单收拾衣冠,便急匆匆地赶往皇宫。

抵达皇宫不久,蒋琬也赶来了皇宫。

刘禅便在偏殿接见了两人。

见到刘禅和蒋琬,姜维赶紧把马岱提供的情报给刘禅汇报了。

刘禅圆嘟嘟的脸蛋泛起了一丝得意:“羌族人心思汉,欲归附大汉,孤以为这是件极好的事情啊!”

蒋琬说道:“人心思汉的确是好事,然而我大汉距离上次北伐不到一年,如今蜀中仍是疲惫,国库也极为空虚,倘若此时大军北伐,难度不小。”

姜维也皱了皱眉头,他心知蒋琬所言非虚。

自己南征交趾,基本上没有怎么消耗蜀汉的国库,但倘若现在北伐,就不得不靠国库支撑了。

不过在姜维看来,羌人反魏,这件事于蜀汉而言利大于弊,无论如何都是要鼎力支持的。

只可惜蜀汉的国力又决定了,蜀汉此时无法大规模地调动军队,在雍凉和曹魏打大规模的会战。

也就是说,蜀汉当下要守住现有北方战线还勉强可以,但论及北伐,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姜维说道:“阿斗、公琰,我大汉如今尚需休养生息,无法派出大军入雍凉北伐,然而羌人反魏归汉,乃是天赐良机,战机不可失,我提议,出兵一万接应迷当大王。”

“出兵一万?!”蒋琬有些惊讶。急忙说道:

“伯约,曹魏在雍凉屯有重兵,故丞相诸葛孔明每次北伐都是兴兵十万之众,尚难取全功,出兵一万,怕是太少了些吧!”

刘禅也说道:“大哥,出兵一万的确太少了,就算蜀国无法支撑十万大军北伐,至少也要出兵五万,方有取胜的可能性啊!”

姜维却说道:“阿斗,五万大军,倘若在雍州一打就是一年,国库撑得起么?军粮撑得起么?大汉现在的国力还撑不起北伐,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

蒋琬点了点头,他心中清楚,防守战和攻击战完全是两回事儿,譬如守汉中,因为有汉中的屯垦,军粮不必长途运输,所以打起仗来守几年都没问题。

但是进攻战就不一样了,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运输的粮食会在运输途中消耗巨大,倘若孤军深入,被断了军粮,很容易陷入绝境。

南中之战时,姜维一直最担心的就是粮食问题,好在东吴在交州驻军不多,但屯粮却是不少,顺利的化解了粮食问题。

倘若全部是靠从蜀汉调粮,交州肯定是极难打下来的。

姜维便叹道:“只可惜当年恩师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失传了,否则后勤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刘禅好奇地问道:“诸葛丞相没有把木牛流马之术传给你么?”

姜维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丞相所传,皆为行军战阵之法,并未传我木牛流马之法,而且我还怀疑,木牛流马并非恩师诸葛孔明所制,而是师母黄月英的杰作。”

刘禅点了点头,觉得姜维说得有道理,平日里与诸葛亮相处,的确从未见他摆弄过木工之术,怎么会突然制造出木牛流马来。

蒋琬便问道:“不知道黄月英有没有将这等神物的制作方法传下来?”

姜维想了想诸葛果和诸葛瞻两姐弟,一个醉心于经商,一个沉迷于奇门遁甲,似乎都不怎么对木工感兴趣,诸葛瞻还稍好点,但似乎也没听过他会制作木牛流马这等神物啊!

于是叹息说道:“应该是没有传下来,可惜啊!”

蒋琬见眼下的确没有办法发动北伐,然而作为同朝为臣的朋友之谊,他又万分地担心姜维孤军北上,觉得这样做过于冒险。

于是对姜维说道:“伯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毕竟信中所言,迷当大王是准备五月举事,还有近两月的时间可以筹划。”

姜维却说道:“公琰兄,此事拖不得,毕竟是在曹魏的眼皮子底下起事,曹魏在雍凉遍布耳目,一旦事泄,可就不好收场了!”

“可是一万兵马太冒险了!”蒋琬仍然不放心。

“公琰兄,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我这次率军去雍州,目的与恩师诸葛孔明北伐有本质的不同。”

“有何不同?”蒋琬追问道。

“恩师诸葛孔明目的是北伐中原,收复汉室江山;而我的目的是支援迷当大王反魏,收复这一支羌人部落,增添我大汉实力。所以我此行,其实算不得北伐。”

刘禅听姜维说此行的目的并非北伐,终于稍微心安了一些,便对伯约说道:“大哥你想好了只要一万兵马?”

“是的,只要一万!”姜维郑重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大汉境内的所有精兵,任你挑选!”刘禅豪气地说道。

姜维想了想道:“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刘禅笑道:“就怕大哥你跟我客气。”

姜维便把他看中的部队一一说了出来:

“陛下,我只要一万人,这其中包含了我南征时陛下给我的三千御林军,仍由梁绪统帅;此外花鬘带到成都的两千南蛮兵,都是十里挑一的精锐,我也要了。”

姜维顿了顿,接着说道:“关银屏麾下有三千东吴兵,这三千人留给别的将领带我还不放心,不如也交给我。”

最后,姜维面带狡黠地对刘禅说道:“阿斗,最后还有两千的兵额,我可要狮子大开口了哦!”

刘禅笑了笑:“大胆的开口,大哥的请求,我一定答应。”

“好吧,我要带走两千白耳军!由傅佥统率。”姜维一点没跟刘禅客气。

蒋琬一听姜维要带走两千白耳军,顿时脸色一变。

白耳军,可是蜀汉最精锐的部队,这支部队最早创建于徐州,乃是当年刘备在徐州陶谦麾下时,创建的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兵源乃是大汉赫赫有名的丹阳兵。

自徐州起,白耳军便一直跟随刘备转战各地,由在刘备阵营中与赵云齐名的陈到统率,以装备精良,忠勇无畏著称。

因为白耳军全身着铁甲,持长枪铁盾,头盔上有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故名“白毦军”,也称白耳军。

白耳军曾多次挽救刘备于危难之时,跟随刘备一路从徐州到荆州再到入蜀,直到刘备称帝,成为御林军的一支。

然而如今的白耳军,早已不再是以丹阳兵为核心了,因为原有的丹阳兵大多早已战死或者退役,即便如此,军中仍有不少骨干是最初那一批丹阳兵。

之后补充进来的士兵,也都是从各军中遴选的精兵,无论装备水平还是战斗素养,在蜀汉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蜀汉国力弱小,无法装备太多的甲士,即便是白耳军,也无法做到人人着全身铁甲,但因为白耳军的战斗方式乃是类似秦军的长枪方阵,所以铁质胸甲加铁质头盔,还是可以做到的。

白耳军兵额只有两千,姜维竟然一口气把两千白耳军全部都要走,不由得令蒋琬倒吸了一口凉气。

“伯约,此事不妥,即便是故丞相诸葛孔明北伐,也从未要过白耳军,这可是拱卫皇宫的精锐啊!”

姜维反驳道:“如此精锐,不放在边关征战沙场,却要留在成都守卫皇宫,太久没有闻到鲜血的气味,终日困顿于安宁之中,即便是白耳军也会堕落的。”

“白耳军以鹰羽为饰,当有雄鹰之志!是雄鹰,注定该翱翔九天之上!雄鹰震翅凌空飞,天高海阔任翱翔,这才是正途!岂能困于皇城,碌碌老去?”

听到姜维的一番话,刘禅顿觉热血上涌,于是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大哥说得对!雄鹰注定该翱翔九天之上!大哥要白耳军,我便全部给你。此外汉中有八万驻军,如有需要,大哥可随时调用。”

最后,刘禅不无激动地说道:“此番北上,大哥仍以代天子巡雍凉的名义北上,愿大哥能够率领雄师,在雍凉建功立业,为我大汉再立新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