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二现场(1 / 1)志鸟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咔咔咔咔。

穿着崭新制服的警员们,从江村小区的门前路过,引得路人纷纷打量,并有人拿起了手机拍照。

伍军豪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他的一中队还没有改组成巡警防爆大队呢,但步行巡逻的策划,他早就构思过好些年了,如今有了机会,伍军豪是迫不及待的用上了。

步行巡逻对普通的刑事犯罪是有极大的震慑的,能够极大的提高治安水平,这一点,香港警署已经有相当的经验了。日本警署的经验也不少。美英等国则是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更多的采用警车巡逻的方式。

要说步行巡逻有什么不好,第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累,以至于各地都是采用剥削年轻人的方式,让新入职的警员做巡警,不愿意做的要么解雇,要么取消晋升让你自己离开,这样做,沉没成本也能尽量低。

第二点,就是大量的资金消耗。步行巡逻是纯粹的开支,还会对警员产生一定的危险性,等于要给年轻警员就相对高的薪水才行。而警务工作是不产生直接的价值的。治安变好,并不会让刑事案件的成本降低的。

总而言之,让警员在城市内巡逻,是非常有用和有意义的。

要问以前的宁台县,或者国内城市为什么不推行这个策略,归根结底一句话,缺人缺钱罢了。

等再几年,一些城市从财政泥潭中挣脱出来了,步行巡逻就一定会安排起来的。就像是宁台县这样。

事实上,如果一个地方的警局真的想通过业务来提升,学港警从来都是一条捷径。

伍军豪越走越爽,有种带薪锻炼的感觉。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琐碎的刑警案件,尤其是最近些年,办案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文书工作纷繁,动不动就要补充侦查,但所有工作最后又都要表现在纸面上,这让伍军豪觉得很不痛快。

当然,不痛快归不痛快,工作大部分都是不痛快的,要说的话,伍军豪也还是有上进心的,否则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精力练兵。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机会来的如此突然且幸福。

伍军豪昂首阔步,从今天起,他也是一名实职副科了!

江远在家又呆了两天,略做修整,王传星和唐佳就将最近审阅过的案子送了过来。

如今全国各地都有邀请江远和江远积案专班的,这么多案子,让江远自己看已是浪费时间。尤其是有些重大案件,涉及到方方面面,还得看的非常细才行。

王传星和唐佳就负责了初选的工作。

江远特意挑选午餐时间,带着一大筐的肉,到刑警大队的食堂来。

江家的肉是真的吃不完,江富镇的业余爱好就是烧肉和煮肉,他就希望家里的灶台里能不停嘟嘟嘟的煮着东西。

现在江村人的条件都好了,谁家也不缺一口肉吃,所以江富镇经常要花大价钱搞宴会,或者将肉煮好了送人,才能将之消耗掉。

至于开店什么的,江富镇是不考虑的,他既不愿意辛辛苦苦的装修店铺,更担心店铺弄好了又被拆迁了。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遇到过。

刑警大队的警员们,自然是不挑剔的,见江远端来的肉颤颤巍巍的,心里也不禁颤颤巍巍起来,一个个又是撒盐又是弄酱料的,忙的不亦乐乎。

江远也切了一大块给自己,再弄了一碗阳春面,将大块的肉随便切切就丢进汤里,再加一勺子自己带过来的牛肉汤,就感觉像是回家了一样。

“说说吧。”江远喝了两口汤,再吃块肉吃筷子面,舒舒服服的抬起头来。

“我们筛选出来的第一起案件是分尸案。”王传星看看江远的表情,再接着道:“案件发生于20天前,是长阳市局在台河狮山路段的草丛边,发现的部分尸块。疑似第二现场。”

“哦,被移过的?”江远果然来了点兴趣,吃了口肉,道:“细说说。”

“是。”王传星发现第一起案件就引起了江远的兴趣,大为振奋,道:“尸块总重量大约40公斤,发现前两天,当地正好有大雨,台河涨潮,所以,初期怀疑是江水将一部分尸块给冲走了,但打捞无果。”

唐佳此时已将案件相关的内部页面打开了,放在PAD里,展示给江远看,道:“尸块里没找到头颅,指纹等关键信息也没有。长阳市局提取了DNA,没有比中。”

“就是说,尸源都没能确定?”江远并不意外的点点头,这要是确定了,估计也不会找过来了。

“是,尸块腐败程度较高,又是在草丛中发现的,基本没有随身的衣物,加上大雨……”唐佳说着说着,眉头皱了起来:“这个案子,难度应该很大吧。咱们要接吗?”

“要相信犯罪嫌疑人的智慧。弃尸在河边草丛里的犯罪嫌疑人,不会太专业的。”江远隔空说了一句,再笑笑道:“你帮我翻一下图片。”

江远说着低头大吃一口面,再抬头看唐佳给自己一页页的翻着现场的图片。

现场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狼藉。当然,大部分的现场都是这样,要单人处理100多斤的同类,想要优雅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现场只有一些头颅大小,或者两个头颅大小的尸块,说明凶手的体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切分的也很细致。

再跟上一起案件简单的联系一下,猜想这个案件有两名凶手的概率就很低了。有两名凶手反而不必将尸体切的这么细碎,因为两人相对容易搬运尸体,反而是将尸体切的这么小的话,油乎乎黏兮兮的,都没个抓手的地方。

就算是两个头那么大的尸块,其实也需要两只手来抱了。想象自家买肉买这么大一块的话,丢袋子里都得勒的手疼。

江远一边看一边吃面,几筷子将面吃光了,再夹着肉,问:“有凶器和包装物吗?”

“没有凶器,现场有找到一些布条和纤维袋,上面沾染有血迹,初步确定是包装物。”王传星手里也拿着PAD,此时立即翻到相应的照片,展示给江远看。

第一张图就是对着尸块所在地方的远景照片,可以看到有五个绿色和蓝色的纤维袋半淹在泥水中。

王传星道:“涨潮把一些尸块给弄走了,但散落的纤维袋里面灌进去了泥沙,反而淤在了边上。”

“上家查过了吧。怎么说?”

“都是比较普通的编织袋,市场上的用量很大,暂时没什么结论。”

“袋子做微量痕迹,多取点。尸块也是,每个尸块都DNA,确保是同一个人的。”江远吸溜吸溜的开始喝汤。

昌勒市局的案子带给他的经验就是,能用的高科技还是要尽可能的拉满的。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刚到宁台县时的小卡拉米了,黄强民的要价也不再是一辆二手车就能抵扣的了。

所以,他如今面对的案件和案件的辖区警局,根本不在乎一次几百块的检测费用了。

当然,表面上他们还是在乎的,但内心里,大家已经能够认同这种有点靡费的开销了。跟破案相比,跟江远领衔侦办的案件相比,这种检测开销也实在不算什么了。

这就好像病人好不容易通过身边的强力人士,联系到了某某专家的医疗团队,并入院治疗,虽然他内心中希望治疗花费低一点,但对于医疗队开出来的检查项目,他是绝不会提出异议的,也不应该提出有异议。

江远也是有意识的将这种检查前置。微量物证本来就比较费时间,不必等他到了再做。

而就这个案子来说,一地西瓜大的尸块,又没有比中DNA,那能用得上的东西就已经非常少了,微量物证几乎是必用的。

王传星也是毫不意外的应了,一边记录一边道:“我跟他们沟通一下,微量物证的点多取一些。不过这样的话,编织袋估计要被剪烂了。”

“有logo的地方多拍照,剪破了就剪破了吧。”江远只点点头。物证也是有损耗的,对物证的检查,就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对物证的损耗,但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江远,也只能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