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消息来源(1 / 1)志鸟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已经给牛场主做了一次笔录了,要不要借笔录的名义,再讯问一次?

”王志豪走的还是普通案件的模式。

一般的案件,警察稍微严厉一点,审讯的时候诈两句,普通的嫌疑人很容易就交代了。

像是牧健牛场的牛场主这种人,本身就是富二代出身,没遭过什么罪,跟社会人士接触的少,又是搞艺术的,属于是最容易被审讯的对象。

柳景辉却是没等江远回答,第一时间拒绝道:“既然要把案件重视起来,那就按照重案的标准来做。即使是小案子,咱们也当训练来搞,如果不是的话,第一次审讯还是准备充分了再进行。”

柳景辉这段话说的不算客气,但是讲逻辑的。

这个案子要是个小案子,那就按照标准来做,权当训练,否则,自然是要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要不然就是拿江远的名气打滚了。

王志豪听明白了,忙道:“肯定是要按照标准来的,我这边给队里也说了,

全部都要按照标准走。”

“可以。那就以第一次审讯为目标,先做调查。”柳景辉三言两语的就做了决定,再看向江远,道:“咱们确定个方向吗?”

“我准备看看足迹和监控,其他的你来安排吧。”江远说的也很轻松。

也确实是个小案子,用不着太复杂的流程。

柳景辉点点头,也没有再跟江远玩谦让的游戏,只道:“这个案子如果不是碰巧的随机作案的话,应该还是动了点脑子的。这样-销赃查了吗?”

“还没有。”王志豪摇头。

“那就先查一下销赃渠道。虽然随机作案的概率很低,但不能排除案犯是个急用钱的。”柳景辉停顿了一下,再道:“案犯能认得出画作的价值,本身就值得注意。”

王志豪配合的点头:“到了牛场这种地方,看到画,多数会当做假的,不可能看成是值钱的名画,特别是有两幅没有锁在柜子里的画,牛场主把它们挂在墙上,很多人都会当工艺品了。”

王志豪的这个推理,后半程就不太严谨了。事实上,有了柜子里的画作打底,小偷顺手带走墙上挂看的画作,并不奇怪。

柳景辉没有多说这方面的东西,求同存异道:“那么,就把排查销赃渠道作为第一个方向。”

“好。”

王志豪先是应了,再略有点犹豫,道:“如果是排查立元市内的销赃渠道的话,我们这边还可以———再大范围的话,可能力有未逮了。”

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就是立元市刑警支队的一名大队长而已,再上面的支队长乃至于副局,能覆盖的也就是立元市范围了,哪怕是局长,也不敢说对省里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柳景辉应道:“这是我没有考虑完善,销赃渠道这一块,我跟省厅相关的同事说一下。”

柳景辉就是省厅的人,这方面的情报确实是有的。

王志豪遂表态道:“麻烦柳处了。”

销赃对盗窃犯来说,是非常容易出错的一环,但不销赃,往往会让盗窃失去意义。

历史上著名的“100号产品失窃案”,案犯于61年在代号615的造币厂盗窃了80公斤黄金,消息直达最高,成立的专案组自然也是顶格的。最终也没能侦破,

可见盗窃案的侦破难度是真实存在的。而此案的最终侦破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它是时隔20年,到了80年的时候,案犯带着一部分黄金去银行兑现的时候露馅的。

同样的类比也适合前两天侦办的“阳光超市案”,那超市老板因为有自己的超市用于销赃,偷其他超市的东西就很难被发现。

至于艺术品销赃,其实也有一些特别之处。一些有预谋的艺术品盗窃,尤其是艺术馆博物馆之类的地方的窃案,往往是先有买家再有盗窃的。

也就是说,盗贼往往走的是定制化路线,属于是先接单后干活的雇佣行为。

这种情况在欧洲极为盛行,一些老欧洲的贵族,是真的愿意花一大笔钱,买来被盗的艺术品,然后深藏在自己的“城堡”里几十上百年。

不过,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想要达到这个程度恐怕不容易。

单单一副张大千的非精品画,似乎也勾不来这个级别的艺术品大盗。

柳景辉摆摆手,继续道:“第二个,熟人作案这块,按照正常的流程查就是了。不过,就目前的调查进度来看,如果不是熟人作案,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

王志豪听的眼皮子直跳。做刑警的,谁愿意自己的案子有意思!

稍微对前途还有点期望值的,听柳景辉这种人说有意思,就跟听恐怖故事一样。

柳景辉却是呵呵一笑:“其实我觉得不太像是随机作案和熟人作案,这个牧健牛场运营的也有些年了,牧场主购买艺术品也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他自己家里放的也有画,案犯不去家里,却来牛场另外,为什么是现在失窃?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王志豪仰头看着柳景辉。

礼堂内的民警则是乱哄哄的开始回答。

“一定是通过某个渠道获取了信息的?”

“不一定是牛场的员工给的信息?牛场老板或者来往的商贩也有可能知道这个事。”

“牛场老板监守自盗有必要吗?他这种画上不了保险的,监守自盗也赚不到什么钱。”

“那说不定是卖画或者询价的过程中,被人给盯上了。”

“卖画询价是你猜的。其实也不用卖画,他手里有这些画,不炫耀的吗?有没有什么群,或者论坛之类的地方,他炫来炫去的,让人注意到也是有可能的。”

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要钱的丢上来,让人一时之间,有点分析无能。

柳景辉倒是认真听着,哪怕是对他来说,获取新思路也是有必要的。

很快,柳景辉再次总结观点,道:“我觉得从信息入手很有必要,盗贼如何获取信息的,为什么是偷牛场而不是偷牛场主的家,从这一点上,也许就能将嫌疑人给分界出来—”

柳景辉没有进一步的推理下去,转头看向江远,问道:“有新证据吗?”

“我准备把牛场里的足迹先分析一遍,结合监控看看,可能要一天的时间吧。”江远给了个时限。

柳景辉想了一下,道:“那正好,我这边分析一下消息来源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