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四章 颍川,那简直就是天堂(1 / 1)牛奶糖糖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温香阁内,一阵悠扬婉约的琴声徐徐从薄纱般的帘幕后传来。

柳羽坐在雅间,隔着薄纱般帘幕,他能看到一个婀娜的身影,青丝如瀑布,霓裳似彩霞,素手抚琴时的坐姿略有些慵懒。

动静之间,尽显恬然与温婉。

这一幕,让柳羽有些忍不住,去撩起那一层薄纱,看一看这位将“黄忠”迷的神魂颠倒的霍玉姑娘,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当然,柳羽没有唐突。

他只是坐在胡凳上,静静的听着这琴弦。

霍玉弹奏的琴曲,仿佛一条流淌着的小溪,水流不急,溪道也平缓,从始至终都是那个曲调,让人隐隐能体会到恬然祥和。

只不过

这琴声的归宿,却仿似一条没有目的的小溪。

随波逐流

乃至于放弃了一切的希望与愿景,永远流淌着,直至生命的终结。

一曲作罢屋内寂静了起来。

还是柳羽当先开口。

“收拾一下”他从怀中取出一封公文。“这是你摆脱官奴身份的公文,半个时辰后,跟我走!”

很明显,霍玉愣住了,她的一双瞳孔睁大,不可思议的望着帘幕那边的人影。

“真真的?”

她做梦都幻想着摆脱奴籍,这样,终究是有个盼头,有朝一日能够攒够钱赎身,找个老实人嫁了。

可这么突然的么?

这么意外的么?

“你可以自己看一下。”

柳羽轻声道

霍玉快步迈过珠链,连忙接过这文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了起来。

青楼中的“妓”往往自小都要学习琴棋书画,故而,文书上的字,每一个她都认得

她的确的确恢复了自由身!

不不是自由身,而是而是摆脱了官奴、罪奴的身份,成为了眼前这位公子的家奴。

家奴总好过罪人之女吧?总不用一直待在这温香阁卖笑吧?

穿过珠链

柳羽看到了霍玉的真容,五官精致、肌肤胜雪,倒也漂亮。

只是区别于待字闺中的少女,这个年纪之下,难免多出一些风尘,就跟后世许多夜店的公主一样。

可怜黄忠这个老实人哪。

“公公子与我这是第一次见面吧”

霍玉抬眼望向柳羽。

柳羽在观察着她,她也在观察着柳羽,这位公子有些太年轻了吧?

且不说,他有通天的本事,能让自己赎身,这个年龄就算是选丫鬟、侍女亦或者是填房,那些十四、五岁的不是更合适么?何必是她霍玉呢,她可并不年轻啊。

“现在换身衣服,换成丫鬟的模样从后门出去。”

柳羽的话像是命令。

“这是?”霍玉抿着唇,下意识的问出一句。

“之后你就会知道,走就走,不走的话,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柳羽起身就打算离开。

“公子”霍玉连忙抓住了他的衣袖。“公子可否可否答应奴家一件小事儿?”

“小事儿?”

“奴家想想等到一个人,奴家想告诉他,让他不要再等了。”

这话脱口,柳羽竟还莫名的有些感动。

霍玉口中的这个人,多半便是黄忠吧?

“呵呵”

柳羽浅笑一声,“别等了,很快就能见到了。”

一言毕,柳羽踏步走向香闺的大门,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待会儿,你不妨亲口问下他,十年,他是为了娶你,还只是为了报恩?”

幽气疾呼,霍玉痴痴的望着柳羽的背影,一时间竟是怔住了。

这位公子口中的“他”和霍玉口中的“他”是是一个“他”么?

半个时辰后。

温香阁有女子失足落水,不治身亡。

当官差赶到,大家发现,这个女子是霍玉时。

似乎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

一个将近三十岁的“妓”,不值得引起过度的关注。

温香阁外的江风中,依旧带着胭脂的味道,这里宾客云集,这里每一夜都在上演着身体与金钱的交易。

一切如故

唯独有五匹马正从洛阳,被送往此间荆州刺史的官署。

幽州,涿郡。

十常侍之首的张让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又是一个习惯了高高在上,缺乏底层生活的人。

毕竟,从小就割了那么一刀,生在皇宫,哪里知道底层百姓的疾苦。

那时候,他只以为在这世上,只要哄好了天子,便可无忧。

甚至,党锢之祸时,他的权利到达顶点,别人办事儿时,张口就能喊出,“睁开你的眼睛看看,这天下谁说了算?”

现在,他渐渐的琢磨出一点儿别的味道来了。

这是幽州涿郡哪,他还杀了涿郡的太守

这段时间,很明显的,送礼的人少了,取而代之一干官吏再望向他的眼神都变得“凶神恶煞”,还有那些百姓,有粮食的时候亲切的称呼他为“张常侍”。

可粮食消耗的速度,超过他的想象,甄家送来的十日粮食,这才五日,就又,又,又又断了。

这下,百姓们再望向他,又有几分凶相。

就连

他直接统辖的幽州官兵,也对他开始若即若离。

啥意思?

张让十分怀疑,保不齐某一天,他蹲茅房的时候,悄无声息的被人给做了,那一点也不奇怪。

幽州,涿郡,边陲

这地方黑呀,真特喵的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这里军、民暴躁起来,是真的会造反的!

张让连忙又去寻刘备。

可刘备却泰然自座,就坐在涿郡县衙里,在在看书!

都这种档口,明儿个粮食又没了?到时候暴动,都完犊子了,这刘备竟然还能看得下去。

日他先人的!

当然,对于刘备而言,虽这趟与张让同行,可打从心底里,他是看不起张让的。

看不起他那阴损狠辣的手段,也看不起他的为人

但,不可否认,这些是防止瘟疫蔓延,必不可少的!

所以

见到张让来了,他也并不奉承眼眸微微一抬、

“张常侍?怎生来我这里了。”

“刘玄德呀刘玄德,你还有心情读书?”张让冷笑道。

“柳弟之前告诫过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刘备感慨道:“柳弟这诗做的好,也只有读书,才能从先贤的事迹中汲取到知识、财富?又何论什么心情呢?”

张让有点发懵,当初这小子求自己的时候,一口一个张常侍,谦卑至极!

如今

倒是趾高气昂,装逼起来了?

张让也是醉了。

“咱们来这涿郡也一个月了,这瘟疫阻绝的也差不多了吧?咱家方才去粮仓,甄家送来的粮食已然见底,咱家觉得差不多该解封了,免得最后瘟疫倒是没有蔓延出去,可你与咱家怕是就成为下一个涿郡太守的下场,身首异处了。”

边陲重地,除了官兵、百姓之外,还有边防军。

而无论是官兵、百姓,亦或者是边防军,他们都是有地的,特别是那些大地主、大氏族谁家没有良田千亩。

如今

涿郡封城,多少这些大地主的田亩都无人耕种?

再这样下去地就都荒废了。

这些地主的佃农出不了城,更是无从种地,无从赚取那微薄的盈生,上一次是用一个涿郡太守平息的民怨,那么下一个,又轮到谁了呢?

顿时,张让就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只是,刘备却格外坚决,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

“不行!”

“啥?”张让觉得自己的脾气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他气冲冲的说道:“刘玄德,这次你是奉柳羽之命来此涿郡抗击瘟疫,咱家一路上可都敬着你呢?你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刘备语气依旧坚决。

“我是经柳弟举荐,奉的是陛下的旨意,陛下只说让我与张常侍抗击瘟疫,刘备的任务便只是防止这瘟疫蔓延,其它的刘备一点儿也不关心!”

“你”

张让打了个激灵,气呼呼的说道:“抗击瘟疫抗击瘟疫,你你这样值当么?瘟疫蔓延出去,不过是多死几个村子、几个县的贱民,犯得上搭上你、我的性命了?咱家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可别以为这些涿郡氏族都是吃素的,上次他们能纠集起百姓暴动如果这涿郡再封城下去,这次他们一样可以甚至官兵官兵都会支持他们!”

“瘟疫一旦蔓延、失控,多死几个村子、几个县的百姓这些”刘备语气果决。“这些百姓就不是人么?他们在张常侍眼里就只是一个个无关痛痒的贱民么?”

言及此处,刘备豁然起身。“我刘备也是贱民一个,我老家就是这里,这里的每一个百姓都是我的同乡,封城他们疼,我刘备心里更疼!”

“而若非柳弟抬举,我刘备一生断无可能担此涿县县令之职,可如今我既是担此阻止瘟疫蔓延之重任,那定不会让柳弟失望,也不会让陛下失望,纵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这是把身家性命都搭上去了。

“你你想死,别托着咱家咱家可还不想死!”

张让也是无语了。

他一边喘着大气,一边急问道:“那那你说说?这些时日,除了除了天师道分发符水,治好了一些一些轻症的人外?那些重症的?你能治好么?你总不会要告诉咱家,你打算把这涿郡封到天长地久吧?”

“一定”刘备语气笃定,“一定会有转机。”

“转机?”张让急忙问道。

刘备一脸不容置疑的模样,“因为,柳弟说会有转机!”

张让又是一愣

他算是彻底的服了,这刘备怎么在这事儿上这般的执拗?

他竟是个固执的人

外表看起来软弱不堪,极好对付,可事实上他的心如磐石,这是“咬住了就不松口”啊!

张让依旧不甘心

“可若是柳羽错了呢?咱们会死涿郡也会暴动!这后果你担得起么?”

此时,刘备已经不再望向张让,他再度垂头翻看着桌案上的竹简,连带着语气依旧果决。“玉林柳郎绝不会错!”

自打他刘备选择从涿郡南下的一刻起。

他他就坚信,玉林柳郎绝不会错!

疯了

疯了

张让只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一个疯子,他对柳羽已经执着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张让急红了眼,你刘备不怕死,咱家还怕呢?

咱从小就丢了最重要的玩意,不就是就是为了好好活着么?

“刘玄德,咱家最后忠告你你把涿郡郡守的印绶拿出来,这城你不解封,咱家解封!”

“住口”

原本温文尔雅的刘备,突然厉喝一声,脸色瞬间多出了几分严厉,手拍在腰间的剑上。

“你若敢抢,那你的项上人头也将悬于城门之上!”

“你!”

这算是撕破脸了,可莫名的,张让在面对刘备那冷冽的眼神时,竟是怂了彻头彻尾的怂了。

刘备狠狠的盯着张让。

“我刘备再说最后一次,来时柳弟交代过,不惜一切代价阻绝瘟疫的蔓延,就算柳弟没能找出控制瘟疫的方法那也没有关系,他既唤我一声刘大哥,那一切干系,我来承担!我刘备家有老母,涿郡亦有许多兄弟,可柳弟待我恩重如山,我宁死也不会辜负他,也不会让他失望!”

“张常侍,你不要逼我,我也不想杀你!”

虽然比起张飞、关羽来,刘备的武功不算高,可面对一个阉人,刘备自信几招之下足够割下他的首级。

“你就是个大傻子!”

张让是欲哭无泪。

他无奈的跺脚他已经彻底的服了。

怎么遇到一个柴米油盐不进的主儿!

就在这时

“踏踏踏”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玄德,玄德”

是简雍与张飞同时闯了进来,简雍尤自气喘吁吁,张飞却是扯开嗓门大喊道:“柳观主派人来了,有救了,咱涿郡有救了!”

“啥?”张让有点没听懂,啥叫柳观主派人来了?凭什么涿郡就有救了?

你柳羽再牛逼,还能根治了这瘟疫不成?

反观刘备

在听到这一条消息过后,原本刚毅的身子一下子瘫软了一般,他双腿一个踉跄,刹那间跌倒在地上。

“玄德”

简雍连忙去扶

可刘备已经扶着桌案再度站起。

如果说曹操是善于攻心术,那刘备就是最擅长藏心术的

表面上波澜不惊,可谁又知道,他他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呢?

“咕咚”一声,一口口水咽下,刘备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来了,终于终于来了。”

“啥?啥来了?”张让还在问。

“你这鸟人。”张飞毫不客气的回道:“自然是柳观主派大夫来了,这些大夫能治涿郡的瘟疫!”

啊啊

此言一出,张让大惊。

“真真的假的?能能治瘟疫?”

“你这厮还不知道吧?”张飞继续道:“南阳的瘟疫已经被柳观主给治好了!自然,接下来要治愈的就是咱们涿郡!”

瘟疫治治好了?

张让一双眼睛瞪得硕大,不敢相信耳中听到的话。

等等

他猛地反应过来,如果如果瘟疫是可以医治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意味着一旦涿郡的瘟疫治愈,那就不用不用再封城了?

张让倒吸一口凉气。

他下意识的望向刘备,看到的却是这刘玄德“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后潜藏着的脆弱。

这家伙,真的能藏。

真的精于藏心。

若非听到这消息,看到这一幕,张让险些要以为他心如磐石。

南阳最南处,新野城。

邓家选择的擂台,乃是新野城外依山傍水的一处空场,台周以彩幔围绕,上悬一个硕大的“武”字。

此时的台上还空无一人,但台下已经围了几百人。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家与近来声名鹊起的柳羽要打擂台,还是三场,这是南阳以南、荆州以北许多年没有出现的盛况,

自是少不得一些吃瓜的百姓

百姓们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无数窃窃私语的议论声接踵响起。

“这位柳郡守也真的是神了,听说他带来的大夫已经治好了许多城郡的瘟疫”

“那邓家族长还坚持什么?新野城瘟疫治愈了那不是更好么?”

“有人囤积着大量的药材与粮食,不想让这瘟疫结束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就在这时,有一个声音悄悄的传来。“柳郡守这一场能赢么?”

这话传出所有人默然了。

过得良久,才有人开口:“听说邓老爷手下的黄忠有万夫不当之勇,普天之下,无人能敌!”

“还有魏延,小小年纪,就手刃十一大盗,有他二人在或许”

“我还是希望柳郡守能赢,至少给咱们这新野城的百姓谋一点儿希望吧?”

此时,台下人越来越多,香车宝马,浩浩荡荡数千人。

人群中出现了邓家族长邓某,初生牛犊的儿子邓同,一脸无所畏惧的魏延,黄忠似乎还没到。

那边厢,柳羽也从马车中走出,关羽、徐晃护卫在两旁,倒是唯独缺了文聘。

区别于柳羽这边的气定神闲,邓某有些慌了。

黄忠可是他的王牌此刻竟迟迟不到。

“汉升呢?”

“父亲放心,已经派人去传了。”

邓同回了一句。

邓某颔首,他抬起头来日头正好,距离午时的擂台,还有一刻。

洛阳,何府。

桌案上堆着成捆的文书,袁绍凝着眉拱手朝桌案前的袁隗一拜。

“叔父唤侄儿?”

“有个人,你跟我一起去见一下。”

袁隗见袁绍来了,缓缓起身

袁绍的目光犀利,他注意到了叔父今天的眼神有些怪戾,这种眼神倒是与昔日见何进时一般无二。

话说回来

那何进自打去了南阳,就没有消息?

只是传回柳羽的“攻城拔寨”,俨然南阳一行就要让这位柳弟名声再度暴响,风光无限了!

这何进到底在干什么?

刚刚想到这里,袁隗向袁绍招手。

“走”

说话间,两人一道迈出了此间。

坐上马车,走过几个街道,在一处酒肆门前,两人下了马车。

袁绍忍不住问道:

“叔父?这般神秘,到底是何许人也?”

“他?呵呵”袁隗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对内,咱们汝南袁氏扶持的是何进,可外面,也要扶持一个人”

讲到这儿,袁隗缓缓走上了楼梯。

而此时酒肆内的一方雅间。

一个年过四旬、颇为魁梧的中年男人正负手而立,他眯着眼

似乎,因为再度回到中原,曾经经历的一幕幕跃然眼前。

他叫董卓,许多人都说他是西凉的野蛮人。

恰恰相反,他出生在洛阳帝都的邻郡颍川,就是荀彧、郭嘉、钟繇他们生活的颍川。

这是天下“名”族的发源地。

一想到这儿,董卓那幽深的眸光中多出了几许冷冽,冷若冰霜

一个个画面涌现在眼前。

十三岁时,他曾与世家子弟的孩子们打起来了,世家来告状,他的父亲是县尉,却也理亏,只能赔礼道歉。

父亲问他,为什么打架?

董卓如实说,是这些世家子弟嘲笑他与弟弟,说他们是西凉人,说他们是野蛮人。

那时候,董卓的母亲走了过来,语重心长的告诉他。

“你和你弟弟生在颍川,长在颍川,怎么算是西凉人?你叫仲颍,你弟弟叫叔颍,你们名字中都有颍,怎么不是颍川人?”

可董卓知道

那些世家子弟从来没有把他们兄弟当成是颍川人,说他们是西凉偷跑到颍川来的,因为自卑,才在“字”里加“颍”!

哼?

颍川有什么好的?

董卓立刻就去求父亲,他不想待在颍川了,他不想受尽这些氏族子弟的白眼,他想回西凉,西凉的马特别多,可以随便骑!

只是

董卓的父亲笑了,他说他努力的半辈子,才把家从西凉搬到颍川,怎么能回去呢?

后来,渐渐的长大了,董卓才发现。

这个世道上是有鄙视链的。

关东的鄙视关西的,名士鄙视将门,颍川名士傲睨天下,鄙视一切!

若是想要家族发展,只有在帝都的旁边,在这繁华的地方,遍地贵族他们将来才有可能成为贵族。

那荒蛮的西凉

回去又能做什么呢?

这就是他受尽世家子弟白眼的理由么?

董卓暗下决心

终有一天,终有一天他要让任何人,都要仰视他,他要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爬到最高的地方,他要让所有的这些氏族跪在他的面前。

只是

可能是老天为了满足董卓的愿望,十七岁时,他们全家又被调回了西凉。

也只有到了西凉

董卓终于明白,为何父亲穷尽一生也要调入关东,入住颍川

只有来到西凉后,他才知道!

颍川那简直就是天堂!

题外话

最近精神状态比较差整夜的头疼,烦躁,码字时也心不在焉。

两章真的码不出来,容我缓一段儿,调整一段。

不会断更,保底一章还是有的。

不过,哪怕是一章也有6000字,相当于别人的三章了,诸位读者老爷见谅,抱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