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两道的顶尖势力一同出手,金刚门自是没有幸免之理。见得自家徒弟痊愈有望,张三丰也是心情大好,想起陆渊所言请教之事,便拉着陆渊来到自己平时的闭关之地,与他交流起武道心得。
就听陆渊道:“小道幼时在青城修习,后来下山游历,于昆仑得了九阳神功借此突破先天之境,但此后不知为何进境缓慢,请真人指点迷津。”张三丰抚须道:“老道此前见小友出手,劲力阳刚霸烈,所修内功当是至阳之法。”陆渊点头称是。
张三丰道:“小友的问题便出在这至阳之上。”陆渊不解道:“真人此言何意?”张三丰解释道:“虽然常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之言。但何为极?大道无边,其极限又岂是人力所能得窥。况且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阴阳二气乃人身之根本,若是阴阳不协,修行又岂能长久。小友便是阳气过盛,故而才有进境缓慢之感。若欲解决,当于阴阳并济上寻求突破。以老道观之,小友出手之时身负大鹏之意,或可细观南华经,当能有所得。”陆渊闻言略有所得,却又不慎明了,心知此非得自家明悟方可,不然张三丰说的再多也是无用。
而后便按张三丰所言,寻来南华经仔细研读。这经书他自是读过,甚至当初创立逐龙手时也曾借鉴过逍遥游中的鹏鸟之意,他也明白自己若要寻求阴阳并济之理,这逍遥游一篇许是机缘所在。但文中所讲道理自是明了,先贤注解也看过不少,却是依旧未有所得。
思及此,陆渊索性放下杂念,整日游荡于武当七十二峰之间,体悟南华经中的那股子逍遥于世外的意境。张三丰见状便下令不许任何人打扰陆渊。渐渐的,陆渊沉浸其中,忘却外物,或是于顶峰观日出,或于溪边听风吟,与走兽奔于山谷,与飞鸟舞于林间,于有意无意间遁入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的高妙境界。
这一日,陆渊于大莲花峰观云海翻腾,见一禽鸟于空中飞舞盘旋,而后又没入云海之中。忽然脑中流过逍遥游中关于鲲鹏的描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心神之中不自觉的浮现出大鹏之形,而后大鹏入水化为鲲鱼,这鲲鹏变化亦是阴阳之变。陆渊心中不自觉升起欢喜之意,这是闻道之喜,就在这时变化突生。
一道灵光浮现,将陆渊的意识拉入识海深处,随后一股信息涌入,陆渊好不容易将其吸收消化完毕,脸色不由得浮现莫名之色,却是终于弄明白了自己为何穿越。
这道灵光实则乃是一唤作阴阳图的先天灵宝的先天不灭灵光,这阴阳图乃是洪荒开辟后一为大能的伴生灵宝。这大能唤作阴阳老祖,亦是先天神圣。后来道魔相争,阴阳老祖应道祖请求前去破解魔祖所布下的诛仙剑阵。后来大阵被破,魔祖见大势已去,证道无望,竟是引爆洪荒灵脉,阴阳老祖避之不及身陨其中,随身灵宝阴阳图亦是被这股力量打入时间长河之中。
阴阳图受损言重,根本无力抵抗时间长河之侵蚀,无奈之下只好毁去宝体,借着自毁之力脱离时间长河,只留一道不灭灵光却是落入陆渊体内。因着沾染了时空之力,却是使其有了穿梭诸天之能,也可借着诸方世界之不同增强底蕴,至于最终目的自然是重返洪荒。
这次也是借着陆渊悟得一些阴阳道理方才被唤醒,而随着灵光照耀,陆渊识海之中却是浮现一虚幻图卷,其上鲲鹏变化不定,正是不灭灵光之功效,可助陆渊感悟阴阳大道,不过眼下陆渊境界低微,所悟所得连皮毛都算不上。饶是如此,陆渊也是借此一路突飞猛进,竟是直至先天圆满,只差一步便可更上一层楼。这自然不是不灭灵光不能让陆渊再进一步,而是陆渊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在这里,若是再多便是有害自身了,灵光自有灵性,自然不会如此。
而在外界,随着陆渊开始飞速突破,天地元气疯狂灌入他体内,自是惊动了张三丰与张松溪,两人来至大莲花峰,见得这动静是陆渊引起这才放心下来,随后张三丰让张松溪下令暂时把大莲花峰划为禁地,不许任何人踏足,自己更是在此亲自为陆渊护法。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诸般异象缓缓散去,片刻后,陆渊自定中转醒。见得张三丰坐在一旁,便知其是在为自己护法,当即谢道:“有劳真人了。”张三丰笑道:“些许小事,无需客气。倒是道友果是好天资,好福源,顿悟一番竟是有这般功果,当真不凡。”
陆渊道:“真人言重,当不得道友之称。”张三丰道:“道友如今距离宗师之境不过半步之遥,已是我道中人,称呼道友正是恰如其分。”见得张三丰坚持,陆渊只好道:“即使如此,贫道僭越了。方才道友所言宗师是何意思?”
张三丰见得陆渊求教,反问道:“道友可知如今这内功修行之道从何而来?”陆渊也算博览群书,当即道:“当是自先秦炼气之法中传来。”张三丰道:“不错,上古先秦之时,炼气之法乃是修行正途,只不过流传不广。而后两汉之时,道门兴起,炼气之法方才流传看来,及至魏晋之时,谈玄之风大起,炼气之道才真正广传于世。而后事随时移,天地元气凋敝,内修之法作为炼气的筑基功夫逐渐衍生,等到了隋唐之时,天地元气进一步衰落,而后内丹法兴起,成为修行正统,而内修之法也演变为内功法门。”
“此时乃是武道盛世,时人将武道境界分作后天、先天、宗师及大宗师之境,若是臻至大宗师之境,传言可以武入道,破空飞升。及至北宋之时,大宗师已不可见,只传言少林寺中有一高僧或臻至此境,但宗师高手却是不缺;到了宋末元初之时,便是宗师高手江湖上也不过寥寥数人,武道凋敝已然可见;等到了此世,诺大江湖之中,便是先天称雄,除了老道外,再无宗师现世。原本那明教教主阳顶天及少林三渡资质不俗,有几分希望窥得此境,可后来阳顶天消失无踪,少林三渡也困于心魔执念不得解脱,已然无望。若非今日见着道友,这江湖也是无趣的紧啊。”
听得张三丰所讲,陆渊总算是对武道修行有了个明确的认知,但对于如何突破宗师却是毫无头绪,由是继续请教。
张三丰也不藏私道:“武道修行既是脱胎于炼气之法,自当遵循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之理。其中,后天境时,炼化精元为内力,本质上仍是在炼精,内力不过是更为纯粹的精元而已,待得炼精圆满,贯通玄关一窍,便可使得内外天地想通,于丹田之中化生先天真气,这便是炼精化气。”
“而炼气化神,说来老道如今也不过是仍在炼气之境,难见顶点,依老道猜测,怕是自先天至大宗师之境当都是炼气之境,若按典籍所载,炼气圆满当有阴神出,至于有何奥妙就不得而知,也不知老道今生是否有望一窥啊。”
“至于自先天突破至宗师,便需从神意下手,所谓神与气和,便是将武道神意与内力相融,便可如臂指使,更可离体操纵。”说着伸手一抓,漂浮的云朵却是被摄了过来,在两人身旁化作诸般模样,但片刻散去,老道也有些气喘吁吁,显然此举对于其负担也是不小,但这份手段已有几分神仙中人的风采了。说着张三丰提点道:“到了这一步已无秘法相助,全凭自家领悟。老道当年也在此困顿数年,直到参悟动静阴阳之理,方才得以突破。”陆渊躬身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