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棉布只要三百文,比起市场价格大概少了一百文,如此大的差额,加上质量也比其他棉布好,自然引起了各地的疯抢。
棉布在明清不单单是取暖的商品,更是一种可以流通的货币。中国古代铜钱与白银长期短缺,故而市场上棉布,纱,绢等也是广泛参与流通的。
朝廷俸禄,官兵军饷都是可以用棉布代替,并且广泛接受的。
而清朝所有货品流通中,除了粮食占比45%外,排第二的便是棉布,占比25%左右,像盐这样的商品也没有棉布比重大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商品市场。
棉花在明清之际广泛种植,作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各省都广泛种植。
清朝三斤棉花织一匹布,各地的棉花收购价格不一,山西收购家均价在七十文左右,但有董亮大肆收购扫货,所以这棉花也是应声上涨,落到了近八十文,这样的高价也吸引了陕西,与山东棉花流入大同。
珍妮纺纱机几乎是使英国进入了工业时代一个里程碑,其效率纺织起来也是十分的恐怖。一匹布纺织好成本只要几文钱,如此低廉的成本这也是造成了英国市场完全不够商品倾销,逼的英国政府满世界找殖民地倾销商品
董亮若是有心压价,可以进一步将棉布价格降到二百七十多文,但是这样做,会造成大量自耕农、以此为生的织户破产。这些顾虑让董亮的定价没有那么疯狂,还是留给这些农民一些喘息的空间。
然而纺织机一旦开动,就像一个巨兽,源源不断的吞噬市面上所有的棉花,大肆的扫货,让物流成本上涨,董亮也顺势提高了二十文的售价,但即便如此,各地闻到味的富商便蜂蛹来到,防治科织出一匹布,他们就买一匹,然后再转手卖到其他地方。
因为即便是同样的价格,大同步的质量也是好于其他地方的棉布,不愁销量,况且这玩意又有货币的价值,就算销不出去,留着也没任何影响。
巨量的财富涌入,也让董亮在大同境内实行了业务教育,凡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借可以免费开蒙三年,并且提供早中晚三餐。
十五岁以上可以免费学习手艺两年,也是提供三餐,并且每月发放十文钱。
免费学手艺还可以有钱拿,换做其他地方的人,早就趋之若鹜了,但是大同境内的人都慎重选择,因为大量资金的涌入投资,让大同境内的百姓和市民充分就业,并不缺少生计。
这玩意反而其他的地方的流民趋之如骛。
时间也来到了九月。
之前扬州的陷落,清国并没有立刻做出反应,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但是碍于现在的制度,没有谁想把主动权交出去的。
因为这个体制纯粹是董亮故意恶心人的东西,上下掣肘,它既不专制也不集权,整一个四不像。
一般玩转这个体制的,也有一个叫战时机制的东西,议会会授权给统帅,可以在战争期间无限集权,但是集权容易,交权就难了。
西方国家在交权方面已经形成了社会共识,所以能平稳落地。
而现在的清国也在这方面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谁能拿到战时指挥权,就会毫不犹豫的先搞死政敌再说。
大家都不傻,史书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者都冠以了明君的称谓,死亡者者则是一群无耻的懦弱的蠢货,是丝毫不值得同情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谁不想成为战时统帅,互相争的狗脑子都打出了。
这也是清国面对继社的主动进攻,迟迟没有反应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有一件更加头疼的事情摆在了议政大臣的面前。
那就是如何安抚那些绿营还有汉人,毕竟满清忠犬吴三桂都被毒发身亡,还有洪承畴等人,虽然罪名都推到了多尼等人的身上。
可是这最多只能算是惩戒,安抚还是没有。
更何况现在满清的实力下滑,在南方已经折损近一半的兵力。要想维持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必须更加依赖汉人。
所以为了安抚汉人与绿营,清朝将吴三桂的爵位给了在京的吴应雄,并将四川封给了他。
四川被大清大明两个政权坚壁清野,现在已经成为了无人区。
这个分封虽说有些搞笑,但是谁叫吴三桂的本钱已经折损在了贵州,清朝能够在名义上给他儿子四川,任谁也说不出个委屈来。
同时清国还与在广东的耿继茂与尚可喜联系上了,暂时安抚好了这些人,许诺江南之地,他们打下来多少,就封给他们多少。
接着议政会议又废除了剃发易服,还准备大肆扩充了汉人议政大臣的名额。
如此组合拳下去,还真有些厉害。
然而还没等董亮表态,改名为天子亲军的粘杆处,便到了大同行宫伏阙,请求让他们杀进京去诛杀国贼,以正视听。
因为在这群人眼中,咱们满人依旧是天下无敌,那里需要安抚汉人,京城那些权贵这些举动,完全与那秦桧没有任何区别。
乃是地地道道的满奸,于此同时,在京师,受到董亮义务教育的那群学生也发生了暴动请愿,结结实实把议政一会议下了一跳。
任何时候,军队独走都是十分危险的信号,这种情况虽然是董亮有意造成的结果,但是也危及到了自身的安全。
面对这种情况,董亮也选择了与议政会议达成妥协,于是以皇帝的旨意处理了带头闹事的人,呵斥他们自以为是。
皇上都没说话,便自作聪明,自作主张,以为比皇帝都看的远,想的深,实乃狂悖至极,也快刀斩乱麻,三两下就带头的处决了。此事才终于平息。
饶是如此,议政会议都下了一条,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一思潮,于是退了一步,只将剃发易服废掉,同时扩充汉军八旗的名额,但是不增加议政大臣的名额。
此法一废,民族矛盾得到一定的缓解,黄河一代的绿营暂时稳住了,并且有条不紊的准备秋季攻势。
此时时间已经迫近了九月,李定国终于平定了江西,收复了安徽。并且与继社还有郑成功在江宁会师,并且也正式将将您改为了南京,江宁府改为了京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