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启他们到达襄阳的这一天,南方的各方势力都已经得知了明确的消息,弘光帝被多铎俘虏了,正在启程押往京城,敌国皇帝落到对方手上,朱由崧的下场可想而知。
不过这也意味着大明的皇位再一次空缺了,现在需要的就是有一方势力,既有收复南京的实力,又有得以服众的资格去站到那个位置上面,除了朱常胜和左良玉以外,也有其他的势力蠢蠢欲动。
诸如唐王朱聿鐭,桂王朱由榔这样正统的皇亲国戚,同样觊觎着皇位,只不过他们目前的实力,不适合当这个出头鸟。
在经过一天的休整以后,左良玉和朱常胜率领着麾下的部队开始向南京城进发,双方的联军规模高达二十五万人,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一路上他们都勒令士兵一定要军纪严明。
现在他们要代表的是王师,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为所有为,在他们真正掌握打朝政大权之前,一定要尽可能的不在别人手下留下把柄。
正在南京城内的多铎也接到了左良玉和朱常胜组成联军将要反攻南京的情报,拿着这封记载着军情的信函,他陷入了沉思。
清军之所以可以顺利南下,完全是因为江北四镇的内讧给了他们渡河的机会,之后四镇守军的抵抗之弱也远远的超出了他的预期,可以说现在他能够待在南京城中,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件十分意外的事。
左良玉虽然之前广为人知的是逃兵的形象,但是行军打仗多年的多铎不会把主动出击的对手轻视到这个地步,左良玉和朱常胜的联军,这一次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
根据多铎多年的经验,他们的实际兵力大概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而反观自己这边,留在南京城的守军,在围城战中投降的士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现在可以投降自己,到时候就可以投降对方。
那么除掉这些在防守中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士兵,他手
上剩余的兵力只有三万人。对外号称的三十万守军,实际能用的兵力只有十分之一。
原本南下的清军人数就不算多,现在突然之间取得了那么多的领土,都需要派遣士兵留在当地驻防,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军队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拿下整个江南。
现在摆在多铎面前的困难已经十分的严峻了,即便是以骁勇善战著称的他也没有信心可以守住南京,如果南京重新回到对方手中,那么继续南下的部队为避免腹背受敌,也需要立刻撤退。
那么本次清军的战果,就仅仅只是攻破了江北四镇。虽然这是他们本来的预期,但是当清军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战果时,先前的计划再也不能满足他们了,更有激进派认为应该乘着这个机会一举吞并大明。
多铎没有因为暂时的顺利而妄自菲薄,仍然能够保持冷静去审查眼前的局势,南京的战略意义不容小觑,按照现在的布防难以抵挡朱常胜和左良玉的联军,思虑再三,他开始动笔写信。
收信人是阿济格,博洛和准洛,三人都是南征的将领,思虑再三多铎决定将他们先召回,先守住南京,再考虑吞并江南之事。
朱常胜和左良玉的联军还在行进着,现在他们打着勤王军队的旗号,一路上的郡县都没有理由阻挡他们的去路,还需要配合他们行军,所以联军的行进目前相当的顺利。
“夏指挥,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就这样跟着大部队一路走过去吗?”
侯巡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沦落到大权旁落到一个恶劣的军阀和藩王手中,但是却对此无能为力,越是在这个时候,他越是痛恨自己的无能,只能寄希望于夏启能想到什么破局之策。
“都说了,这件事我们只能顺其自然,凭我们现在的能力什么也做不了,与其去思考这些无力改变的事,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
夏启能够理解侯巡焦虑不安
的心情,但是受到实际情况所限,他屡次三番忍住将底牌告诉侯巡的冲动,这一次都孤注一掷是一个冒险,他不敢保证这样的冲动换来的会是成功。
若是失败了,自己肯定是死路一条,不光是左良玉会杀自己,连朱常胜都不会在去顾虑朱由检的面子,到时候自己无疑是死路一条。所以夏启不希望把侯巡牵扯进来,这样即便自己死了,朱由检也还有人可以照顾。
他答应过骆大人会保护朱由检的安危,便不会因为自己的冒险就将他撒手不管。
“我知道了,或许有些事我们真的无力改变吧,但是,但是我还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在自己的眼前发生,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
夏启轻轻地拍了拍侯巡的肩膀,安抚道“不用这么忧虑还没有发生的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别再去操心了。”
南京的四处城门现在都被严加看守,进城的人都会被详细的盘问,何越典等人各自分散,从不同的城门进城,然后再按照三到四人一个小队的规模进行汇合。
每个小队的小队长在汇合以后再来各自汇合,避免聚集太多人引起城内官兵们的注意。
尽管如此,他们的行踪并没有瞒过所有人的眼睛,多铎早就意料到会有敌方的探子想方设法潜入城中,于是便对城中的无业游民许以重利,让他们积极举报在城内聚集的人。
“你当真看清楚了?你说的那个人和两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交头接耳了?”
“是啊,军爷,小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一次是在城北,一次是在城西,因为那个人右手有一道很明显的刀疤,小民才能确定看到的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
“嗯,不错,你做的很好,等我们确定以后,你至少有五十两银子的奖励。”
“诶诶那就谢谢军爷了。”
何越典等人也没有料到,他们的行踪可能会在一个无业游民手下被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