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杂碎汤(1 / 1)打湿纸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走走停停,高原上的天气并不好,车的玻璃也不是很牢固,冷风在不停的往车里灌,李耐的脸有些僵硬了。

但是这个藏族的老司机显然是很开心的,他吹着口哨,时而望向窗外或对着窗外指指点点,时而面朝李耐向他讲话。

但是因为他说的是藏语,李耐完全听不懂,只好看着他在那自言自语,手舞足蹈。

不久之后还路过了不知是车撞牛还是牛撞车的地方,然而这时候车已经不见了。

车是李耐新买的,不贵但是也不便宜,只是没有开多久就这样没了。

就是不知道它是被拆卸了还是又重新卖给了别人。

简直是越想越气!

来到城市里,这是一个不算大的城市,其实叫大镇子也不为过,城市叫日喀则,很奇怪的名字,它意味着这是一块肥美的土地。

这位开心的老司机停下了车,指了指窗外,李耐就懂了他的意思。

下车之后,正在掏钱的时候,司机摆了摆手,朝高原的方向指了指,就开车离开了。

李耐站在那儿愣了良久。

回归城市是一种很有安全感的事情,人是群居动物,当人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的时候,就会显得异常脆弱和胆怯,而当一个人融入到一个足够大的群体的时候,他就开始变得开始张扬了起来,仿佛不惧怕任何事情,越是人多越是如此。

城市的天气很好,人来人往,很有一种大城市那种工作的急促感,这很明显的展示了大城市对于周边无声无息的影响,即使是偏远的地区也无法躲避。

漫无目的的走着,转过街角,李耐发现一个小屋门口大群人在那安静的排起了队,周边还有人在不停的观望。

等他靠近了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半厨房半居家类型的小摊,里面居住,外面做生意。

两个人在劳作,应该是一对夫妻,丈夫负责剁肉,妻子则在不停的翻动锅里的东西,有时候看着差不多了,就拿起放在旁边的勺子给排队的人打上一碗或是一罐。

排着队也无事,问了问前面的人,才知道这原来是牛杂汤,而周围的人则一脸奇怪的望着李耐。

接过老板娘递来的碗,接住一勺的牛杂汤,顺便拿起一个放在旁边已经炕好的馍。

将装有牛杂汤的碗放在店里的桌上,拿起馍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馍并不大,约一个成人伸开手掌的东西,有点类似秦地那边的炕炕馍。

但这个上面是不沾油的,点缀的有少许芝麻,闻起来一股淡淡的麦香。

馍是冷的,直接咬起来有些干硬,吃起来好像是在咀嚼木头,没有办法直接吃。

但配起牛杂汤就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牛杂煮沸过后的牛油直接附着在馍块的表面上,牛杂汤将馍润湿,使其不再干涩,反而是称着热,一块馍蘸一下汤,一口一个的享受。

牛杂汤有些过于烫,刚起锅的汤,牛油漂浮在汤的上面将里面的精华保住温度,也阻止了其香气的散发,使人不能闻香而来。

直接大口喝汤是不行的,只有小口小口的吹气,吹开表面上的油层,将里面的热气散发出来,这样才能慢慢的品尝汤的美味。

牛杂是都是一些牛的内脏,也叫做牛下水,生在大城市的李耐是很少见到这样直接的做法的,也很少能看见这样直接一碗牛杂的。

将洗净的牛杂放入大锅里,加入冷水,点燃柴木火,这是吃完后李耐问老板才知道的。

柴木火可以有效的提高食物的味道,使其保有纯洁感,而食用煤炭和天然气则会使食物丧失自然的气息。

点火后将锅里的牛杂和水一起煮沸,等到锅里的水变成白色且要水的表面布满油之后,再将牛杂捞起,放到旁边烧好开水的锅里。

仅仅一锅水是没有办法将牛杂煮好的,而且牛内脏里面总是有些脏东西,是直接用水无法洗净的,只能这样靠热水慢慢将杂质里面煮出来,去除杂质之后从新再煮,这样才能得到一锅干净的牛杂汤。

牛杂换到第二锅之后,重新加入姜,蒜,及特有的干葱丝和香菜,然后盖上锅等待着牛杂的出锅。

牛杂的味道确实很好,高原牛不同于平原牛,高原牛由于身处氧气稀薄,气候温差较大的地方,所以身上的皮都会更为薄而敏感,所以这就造就了高原牛皮独特的味道和嚼劲。

同样,由于对于氧气的需求,高原牛的内脏和血液都更为发达,使得内脏的味道极为好吃,甚至还带有一丝微甜。

牛杂的肉香混着馍的麦香进入嘴里,使人感觉仿佛是身处在高高的草原上,四周传来隐隐约约的牛叫声,简直难以自拔,回味良久。

牛杂汤是可以免费续的,在你喝完后,拿着碗,老板会再给你打上一勺,只是馍是需要收费的,但价格并不贵。

李耐是连吃两个馍后才离开的,付钱的时候,老板仍旧在剁碎肉,老板娘也在不停的给来的人舀上一勺汤,还时不时的甩了甩手,只是后面排队的人仍不见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起身离开,远处是闻不到牛杂汤的香的,而且这种美食也不是通过香气来吸引人的,它是通过口口相传,让真正的美食家历经坎坷才能寻找到的美食。

到了晚上,找到一个价格合适的宾馆住着,房间不大,但是电视机,空调和洗澡间齐全。

这是李耐从蒙古包下来第一个可以好好休息的晚上,这里没有嗡嗡不停的蚊子,也没有时不时传来的羊叫,躺在床上不想动弹,翻过身,沉入深深的睡意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