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贾玦被小红吵醒。
今日是太后寿诞日子,她担心三爷睡过头,错过日子。
特地早早来叫贾玦起床。
大早被吵醒,贾玦心中有些气恼。
小红一句话让贾玦没有脾气。
这是老祖宗特地吩咐的。
然后贾玦就像个木偶人一样,被小红和晴雯两人来回摆弄。
两人又是穿衣,又是梳头,又检查仪表。
整整折腾了两个时辰。
贾玦开始还能反抗些,到最后已经彻底变成提线木偶。
收拾完毕,他独自走向荣庆堂的方向。
昨晚贾母就吩咐过了。
众人今早在荣庆堂会和。
然后一起乘马车去宫门前。
刚一进门,但见到黛玉满脸羞涩的看着自己。
王熙凤丝毫不顾及丈夫贾琏就在身旁。
手拿锦帕一脸笑意的走到贾玦面前,道:
“我原以为是天谪仙下凡,原是三弟来了。”
堂内众人听了王熙凤的话都哈哈大笑起来。
贾玦一身流苏白衣,配俊秀的脸庞,还真如谪仙临世。
贾珍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贾玦。
下意识的拿贾玦与府的娈童想比较,发现还是贾玦更胜一筹。
贾玦也注意到贾珍的眼神。
心底暗道,这贾珍不会是死基佬吧。
其实还真被贾玦猜对了。
不只是贾珍,如今男风盛行,很多人都是如此。
林黛玉看着眼前如谪仙一样的贾玦,目光中微微漏出一抹羞涩。
只觉脸色有些微微发烫。
贾母一身诰命夫人妆容尽显女中豪杰气质。
贾宝玉身披大红披风,身穿锦丝红衣,额头带着嵌有珍珠的护额。
宝气尽显。
众人在荣庆堂中说说笑笑,过了半个时辰。
贾母吩咐众人登马车。
便带领贾玦等人从荣国府正门走出。
出门入目是挂着贾字旗的马车。
马车用玄铁打造而成,整车虽无半点贵气,但气势非凡。
赶车的马夫也不简单。
一股彪悍之气从其身散发。
一看就是久经战场的老卒。
老卒对着贾母微微起身道了声夫人。
贾母连忙走去虚身扶起。
这是跟随夫君贾代善在战场冲杀的老卒,值得她这般对待。
据贾母介绍,这个马车是太皇赐予先荣国公贾代善的。
后来贾代善去世,马车也被珍藏起来。
如今进宫,贾母又把它找了出来。
这代表着贾家曾经的辉煌,不可小觑。
贾母带着众人登马车。
马车很宽敞,几人坐在里面也不是很挤。
出了荣宁街,周围街道热闹非凡。
百姓都在讨论今日太后寿诞之事。
贾家马车路过大街,周围百姓没有过多谈论。
今日路过的华贵马车太多,他们已经习惯。
片刻之后,马车行至宫门前。
只见到宫门前的广场停着数辆马车。
马车大多华贵无比,也有很多人相互攀谈。
贾母领着贾家众人下车,一下子吸引了周围人的眼光。
毕竟贾家一门三国公,属于神朝顶级勋贵。
虽说贾家自从贾代善去世后,渐渐蛰伏下来。
但留在外的香火情还是不少。
“哈哈,看着这个马车如此熟悉,原来是贾家老夫人到了。”
一个粗犷大汉一脸笑意的走过来。
这人正是镇国公牛清之孙牛继宗,随他而来的还有理国公之孙柳芳等人。
都是同属于开国四王八公一脉。
看到这些人前来,贾政前微微一行礼。
众人也走到贾母面前都微微问好。
贾母没端着架子,一副关心晚辈的语气与众人说话。
四王八公同属一脉,共同进退。
在这种重要聚会,自然是要团结在一起的。
宫门前,两伙人站位很明显。
一边是四王八公开国一脉勋贵。
开国一脉主要是跟随圣祖驱除鞑虏,在血海中闯出的功勋。
神朝自圣祖而始传至四代,圣祖驱除鞑虏,开天辟地。
成祖稳固河山,定鼎中原。
太皇将匈奴人赶至塞外草原。
一些特殊原因,皇位传至当今圣。
只是当今神朝两日齐天,争斗日益激烈。
元平一脉正是太皇时期的功勋。
他们现如今手握兵权,看不起腐朽的开国一脉。
元平一脉封爵时间太短,开国一脉认为他们是晚辈,自有一股傲气。
而元平一脉见证了开国一脉如何由昌盛迈向腐朽。
也许是吸取了开国一脉的教训,元平一脉众多嫡子均去九边打磨资历。
为的就是以后能熬个勋贵回来,能把富贵多传几代。
而自圣祖而始,便规定,武勋之后,可去九边戍边。
这也是圣祖特意为武勋们留的一条后路。
只需在九边熬几年,便能有个小小爵位。
运气好,遇见小规模战事,封个侯也不在话下。
只是近年来开国一脉后人逐渐沉迷享受,戍边之事早已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
九边环境恶劣,留在那里的戍边武勋子弟不在少数,久而久之。
戍边成了开国一脉不愿提起的梦魇。
正是因为这点,元平一脉才看不起他们。
认为他们只是一群仗着祖宗余荫过活的废物。
而开国一脉则认为元平一脉不过是一群没有文化底蕴的武蛮子。
双方小辈只要在神京之中遇见,必定是唇枪舌战。
有时还会大打出手。
开国一脉因为在朝廷示弱的原因,每次都吃亏。
久而久之,开国一脉子嗣,在神京遇见元平一脉中人,大多绕着走。
好听点就是不与这群武蛮子一般见识。
难听点的话就是打不过,嘴还硬,毕竟祖宗的威名不能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