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一槌砸了一个亿!(1 / 1)嵇叔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古学院的林非老师,是《华夏鉴宝》节目的青铜器组专家。

“哦?你们想去现场看?”林非老师抽着烟,打量着祝桐和孙阔。

“是的,老师!下期的节目,有一件杏林春燕图碗,难得一见,我想去看看!”

“嗯!你小子挺识货。假如那碗是真的,估计起码值一个亿!”

“一个亿?”孙阔瞪大了双眼。

“是的。既然你们这么想看,把身份证号和电话留给我,我给你们留观众席第一排的位置。”

“太好了!谢谢老师!”

第二周周六,《华夏鉴宝》节目录制现场。祝桐他们早早到场,导播录了几个气氛镜头后,主持人登场,灯光全部打亮,现场舞台效果还是蛮震撼的。

随后是专家入场。

谁都看得出来,王秋石是专家组里最大的咖,因为他出场时欢呼声最高。

祝桐手里捏着一把汗,他似乎有点怂了。

这次要是成功了,他便一举成名,甚至因为专业知识过硬被保研都是有可能的;若是失败,那代价可就大了!

他想:嗯,到时候一定要自己揣摩一下实物,再慎重行事。

杏林春燕图碗,是第三个出场的宝物。

那只碗被拿到王秋石面前的时候,他表现出的那种惊讶,已经说明了:他会鉴定此碗是真品。

“杏林春燕图碗,珐琅彩瓷。清乾隆年间官窑烧制。造型秀美,白釉温润,工艺精湛,同款碗在香港曾拍出1.5亿元的价格。无论从釉色、年款、画工来看,这只碗都是真品无疑。现代人是仿不出来的!”

王秋石语气十分坚定。

台下惊叹声一片。

“这碗也得起码一个亿吧!这主人一下发财啦!”

“王秋石大师坚定过了,这碗肯定错不了!”

“唉,听说这碗一直是宫廷之物,民国初年才流落民间……”

……

主持人一边鼓掌,一边笑着说道:“恭喜恭喜,这位嘉宾,您一定要好好保存这碗。”

时机到了!

“不好意思!能不能让我看看这碗,我看这碗好像不太对!”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祝桐战了起来。

全场都惊呆了!主持人更是愣着半天说不出话。

因为前两排的演员,都是现场专家的随员或者节目组安排好的,一般根本不会出幺蛾子……

祝桐说着,便走台去。

“你说什么?这碗有问题?”王秋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镜,他下大量着这个小伙子。

“是的,我敢肯定这碗是赝品!您老……要不再仔细瞅瞅?”

“你是做什么的?”王秋石很明显有点气愤了。

“哦……这是我们学院大三的学生。叫祝桐,今天说想过来看看现场。”林非老师赶紧出来打圆场。“祝桐,你在下面看都看不清,你一个学生而已,来这里主要是学习经验,赶紧坐回去……”

“能不能把这碗给我看看。”祝桐似乎胸有成竹。

“这……”主持人一脸犹豫,毕竟,这可是一个亿啊!

“那……你过来,到桌子这来看吧。工作人员,给他拿副手套。”王秋石似乎并不怕祝桐看碗。

没想到,祝桐也没有拿放大镜,就是直勾勾地盯着碗看。

几秒钟之后,一条日后在各大视频网站播放超十亿的名场面诞生了:祝桐在看了半天碗之后,忽然拿起桌的木槌,一槌砸了下去!

我靠,一槌砸了一个亿!!!

孙阔看得两腿发软,喉咙发干。

全场惊呆。

“你……你……”王秋石惊恐地看着他,说不出话。

祝桐微微一笑。

“大家请看!”祝桐拿起碗底,事宜摄像头凑过去、

“这碗的底是没错,这款也的确是乾隆年间的,这个釉色和年款完全没问题。”众人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何意。

“但是!这个碗的碗底,和碗身,是粘起来的!大家看,这里是接口。因为用的特质胶水,而且接口处做的特别细致,再加外面又了釉,因此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这碗底,想必是宫廷瓷器中的残片中找来的,而这碗身,则是当代人造的。珐琅彩瓷并非一种失传的绝技,如今的景德镇,能够做到这种水平的厂家不少。因此,判断珐琅彩瓷器真伪的最主要方法,就是碗底的年款,还有碗底沿磨损处的痕迹。大家看,这个碗底,有一部分已经脱釉,这里便是专家们大显身手的地方,从这里一些细微的痕迹便可以判定瓷器的年代。”

摄像机镜头对准祝桐的手,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清清楚楚,那断面处有些发黄,而且明显有打磨胶的痕迹!

新碎的裂口怎么会发黄?这碗打碎之后,其“拼接”方式,几乎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王秋石当场瘫倒在了椅子。

当晚,就有视频网站把祝桐砸碗的镜头配成龙的那一声“Duang”完美地衔接在一起,然后……全网爆火。

火遍全网的,还有祝桐这个名字。

******************************************************************

新书启航!!!求收藏!!!求鲜花!!!求评论票!!!求书评!!!

跪求各种数据!!!一定好好码字回馈读者!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