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杨烁已经察觉了什么。
他唯一不放心的,是祝桐的正义感。
即便祝桐那天获得了诺尔贝尔奖,杨烁也不会感到惊讶。
但是,杨烁害怕的是:万一这样的一个人走歧途,那么他完全可以实现完美犯罪。
当然,他不知道祝桐在内心已经达成了一个约定,与一个香港老太太达成的约定。
他越来越感觉到,假如自己的内心稍微出现一丝邪恶的偏差,那么必将开启潘多拉的魔盒。
犯罪是会瘾的,尤其是能够做到完美犯罪的人。
孙阔的死,没有让祝桐陷入仇恨的旋涡而不能自拔。
到达人类世界的巅峰。
先做到这个再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祝桐的数学水平已经差不多达到了数学院本科大四的水平。但是,这显然远不足以在数学取得惊世骇俗的成就。
祝桐的第一步,是打算获得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号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祝桐打算,从哥德巴赫猜想入手。
哥德巴赫猜想出现在时间已经三百多年,难倒了一批又一批的数学家。然而,其内容却又如此简单。
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
小学生都可以理解这个猜想的内容。
但是,无数数学家却在这里折戟沉沙。
最终,数学家们发现了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殆素数。
然而,沿着这个思路,最优的结果也就是陈景润的陈氏定理。
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加另外两个素数的积的形式。
也就是广为人知的1 2。
祝桐不亏是天才,他很快就发现了殆素数发很可能不是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方法。
这也是陈景润最终为何最终劝告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在哥德巴赫猜想的原因。
祝桐不打算走这条路。
因为他是祝桐。
天才祝桐。
几天之后,祝桐收到了一份奇怪的短信。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数学,要去做最能发挥你能力的事。”
祝桐想了想,这似乎不是一个普通的粉丝的忠告,更像是一种另有深意的规劝。
祝桐回了一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身,谁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祝桐心中很平静。
他现在似乎有点理解了,那位香港老太太,为何连当年差点杀死自己的人,都已经懒得去追究了。
身为天才,就应该去做天才做的事。
对方是谁,祝桐一点也不好奇。
反正,终究有一天要面对面的相遇,不是么?
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数学研究中。
很快,他发现哥德巴赫猜想,的确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
在某种程度,它似乎验证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任何一个形式系统,只要包括了简单的初等数论描述,而且是自洽的,它必定包含某些系统内所允许的方法既不能证明真也不能证伪的命题。
祝桐犹豫了: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真的是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就是完全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
既然如此,是该发挥自己超能力的时候了。
他们认为我的能力不适合数学,呵呵,那就让你们瞧好了!
祝桐在网搜到了哥德巴赫的一些手稿,然后开始研究。
有一张图引起了他的兴趣。
那是一个正向坐标,只有X轴和Y轴正数部分。
在图,画着一条条斜线,向右下方展开。
这是什么?
尽管巴德巴赫手稿有诸多外语文字,祝桐不解其意,但这幅图让他忽然有了一丝解开猜想的灵感。
他紧盯着那页手稿,然后发现:哥德巴赫画出的一条条斜线,就是2n=x y。
其中,X和Y都是正整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这让祝桐眼前一亮!
他想起了另外一个人:伽罗瓦。
这位21岁的天才数学家,在1832年5月31日死于一场决斗。
为了一个女人,伽罗瓦被迫与两位神枪手决斗。
这是一场必死之斗。
为了将自己的数学思想留存下来,在决斗的前一夜,伽罗瓦将自己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写成了一封信留给自己的朋友。
几十年后,他的数学思想得到数学界认可,后来发展成为现代数学最重要的一门分支——群论。
吴桐心想,这个数学手稿中的东西,或许不仅仅是群论那么简单。
群论,应该只是伽罗瓦发展思想中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并非全部!
于是,他搜遍资料,终于在师大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本书,面有伽罗瓦留给朋友的信的手稿——是照片版!
祝桐仔细看了这本书,发现伽罗瓦的确是一个不可限量的天才!
因为别人都只看到他写出来的结果,并没有看到他写的过程。
更没有看到伽罗瓦用笔涂掉的内容!
祝桐艰难地用翻译器翻译着伽罗瓦被涂抹的内容,他有了惊人的发现:
伽罗瓦曾在一页纸写下了一句,讲的是图形对称的同构研究!
因为伽罗瓦理论当时最重要的用途是要解决高次方程求解的问题,伽罗瓦时间很有限,因此,他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又觉得时间不够,就涂掉了!
也就是说,伽罗瓦本人,一定在这个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这一行被涂抹掉的法语文字!
简直如醍醐灌顶!
难倒世人近三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将会被一种全新的数学思想来解决!
这是祝桐真正的天才觉醒!
他即将向那些躲在黑暗中的人昭示:这种透视历史的超能力,在天才手中,才会发挥天才般的作用!
窗外的世界很平静。
但是,没有人知道,一个困扰世人几百年的难题,正在一位少年的笔下被解决!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