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跑偏了(1 / 1)无色非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安白雪皑皑。

在丞相府内。

崔胤挥挥手,让家奴下去。

他颓然的跌坐在榻上。

刚刚,他得知了确切消息,宿卫军都指挥使朱友伦酒后玩乐,打马球时跌落而死。

一时间崔胤的后背发凉,冷汗直流。

他抖手抖脚的从盒子里拿出几个月前某人给他的信件,依然是触目惊心。

“公为国之栋梁,然宵小叫嚣,对公不利。宿卫朱空有其表,贪杯好乐,恐有失足之险,若此则梁王怒,公大祸矣。”

“未雨绸缪,可先书一封,梁王怒亦无籍口,可保公富贵平安。”

看着书信上的字迹,崔胤暗舒一口气。

这封信是九月间送到的,没有署名,但言之凿凿。

当时崔胤没当回事,连真名都不敢署,怎可能是真的。

过了十几日,他在无意中听下人说起,朱友伦经常大醉,每次都把自己搞的鼻青脸肿,他这才心里一惊,回想起了那封匿名信。

再次细看,琢磨了一宿。

崔胤提笔写了一封书信,提醒梁王,朱友伦在京宿醉好乐,恐生危险,要梁王劝劝他,以免不测。

这就是他一步闲棋,防患于未然。

谁知道就在今天,朱友伦醉酒打球,跌马而亡!

我去!

想想朱全忠得到消息后的盛怒,崔胤的冷汗一身一身的冒。

好在自己根据匿名信的提点,去信劝解了,否则这要是怪罪下来,怕还真是大祸。

其实信中还有隐情,既新建禁军中有汴卒混入。

这几个月崔胤把有汴州口音的禁军士兵都打发出了城外,城内的禁军大多是本地人。

如今的丞相府就有五百人的卫队护卫。

京兆尹郑元规则严把城门关卡,就连宿卫军也不得随意进出。

……

汴州开封梁王府。

啪~~~

朱全忠双目血红,脸色铁青,把自己心爱的茶壶又摔了。

“岂有此理!这些奸贼!这些乱臣贼子!”

他在大堂上来回的走动,把周围的官员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做声。

敬翔、李振传看了邸抄,都沉默了。

这一年,老朱家接连损失了两大助力。

一个是朱友宁,被王师范所杀,一个是朱友伦,都是朱全忠的亲侄子,得力助手。

你说他能不怒吗?!

“你们说,是不是崔胤这个老小子的阴谋?暗害了伦儿!”

朱全忠满面怒容,瞪着下面的敬翔和李振。

敬翔和李振对视了一眼。

敬翔上前一步,施礼说道:“主公,我记得崔胤在十月来了封书信。”

“嗯?”

李振也上前一礼说道:“主公,我记得崔胤曾力劝侄公子少饮,不要酒醉后玩乐,以免不测。”

两人都提醒朱全忠,崔胤早就提前跟您打招呼了,让您管着点。

“嗯!”

朱全忠来回的渡着步子,猛一转身。

“这么说,不是阴谋?”

“……”

这话谁敢说?

“主公。”

敬翔进言道:“青州战事未了,大军牵制在侧,长安方面尚不成熟。”

“最近河东有异动,恐有敌情。”

“嗯……”

朱全忠长出了一口气,按住内心的烦躁,逐渐的冷静下来。

现在的局面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本打兖州青州,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大将杨师厚从无败绩。

谁知道,青州围了好几个月,人死了上千,可依然打不下来。

劝降王师范几次无果。

这边一僵持,李克用又看到了机会,蠢蠢欲动。

京师长安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发生这样的事,真是岂有此理。

今年是怎么了,诸事不顺!

迁都的计划看样子要推迟了。

气煞我也!

“友谅去接手宿卫,加强宫廷戒备,不得有误!”

“是。”

朱友谅出班领命。

梁王府里为应对局势召开紧急会议,彻夜灯火通明。

……

河东太原府晋阳城。

晋王府。

李克用眯着碧蓝的眼睛,紧闭嘴唇,听着手下谋士分析。

“主公,今年休养了一年,兵强马壮,朱全忠忙着青兖战事,无暇西顾,我正好收复晋、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几年,朱全忠是越打越壮,自己越打越弱,要不是老天爷帮忙,自己早跑回大漠了。

一次是下大雨,发生疫病,汴军退兵,去年也是疫病,汴军才退。

今年自己老实了一年,原本冬季不宜用兵,可这个机会真的难得。

干不干?

他又想起了几个月前送来的匿名信。

信中分析了天下大势,此时攻取晋、绛正是好时机。

果然,局势向着信中的方向发展,青兖战事焦灼,汴军撤兵不甘,不撤又打不下来,后勤保障也困难。

此时正是犹豫之际,自己出其不意一举拿下晋绛是有可能的。

……

南阳德王府。

李裕看着手里的邸抄,目光幽远。

长安的朱友伦果然摔死了,朱友谅接替了职务,把陪同朱友伦打球的大小官员都斩首了。

按照历史上的轨迹,应该密函弹劾崔胤,然后把老崔和郑元规斩杀。

如今看来,历史真的跑偏了。

朱友谅到了长安只是加强了宫禁,对崔胤和郑元规没有弹劾,也没有动手。

这就好,这就好。

青兖战事依然焦灼。

青州王师范还给李裕来了书信,述说了这段时间的战事情况,果如德王所料,到现在青兖各城仍然在手,通过奇袭,零敲碎打,已经斩杀汴军近千人,烧毁粮道多次。

李裕放下邸抄,眯眼琢磨了一阵,他相信李克用这个枭雄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裕的原计划是,一旦朱全忠逼迫迁都,那么他就得撕破脸,想办法把父皇母后救出来,在长安的时候他还不能救,因为没有合理的理由和借口啊,只有迁都洛阳了,他才能救人。

现在,历史发生了点点的偏差,迁都的事被延后了,那自己就有时间了。

首先就是烧砖筑城。

如今新城的规划已经出来了,就等着开春筑城了。

……

太极宫内。

李晔与皇后何氏自从得知李裕的王妃有了身孕,心情一直就很愉快。

这就说明皇家血脉绵延不绝,好事,喜事。

何皇后急着给将要出生的孩子们准备衣服和玩具,这些都是皇家的东西。

就在前几天,德王李裕给李晔送来了一批粮食,有五万石,解了燃眉之急,而荆襄今年也送来了十万石粮食,一时之间,李晔和崔胤都心满意足。有了这些粮食,就可以再招募一批士卒,加强京师的守卫。

君臣在偏殿饮酒畅谈。

“圣人,如今梁王在青兖大战,王师范誓死不降,搞得梁王进退不得。”

“哦?有这回事?”

李晔心里暗喜,这样我看你还怎么逼迫我迁都!

“河东晋王前天突然出兵,攻打晋州绛州。梁王东西难顾,只怕是两边都不讨好啊。”

崔胤遥遥举杯,对着李晔敬酒。

李晔听的认真,竟一时忘了喝。

“圣人,正月一过,咱们还得募兵,不然京师危矣。”

“呃,好,好啊!”

李晔这才回过神来。

原本他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谁想还有几步缓棋!

“哦,崔爱卿,我看就去荆襄募兵吧,那里人口众多,兵员尚好,你看呢?”

“呃……”

崔胤眼珠子一转,略一思忖,点点头说道:“圣人,这样也好,还可让赵节帅帮衬帮衬。”

崔胤在宫中喝的晕头转向,他心里高兴。

那封匿名信也不知道是谁写的,朱全忠没有借口对付自己,竟然躲过一劫。

哈哈,天助我也!

李晔回到寝殿,高兴的手舞足蹈。

“哈哈哈哈,皇后,我今天太高兴了。”

“圣人有何喜事啊?”

何皇后好久没见李晔这么高兴了。

李晔压低声音把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重要的是,迁都这事朱全忠怕是暂时不提了。真是天助我也!”

何皇后也是心里一安,这样就不用去洛阳受人摆布了。

虽然在长安也是受人摆布,可还有帝王尊严啊,要是去了洛阳……

那真是不敢想象。

南阳新城的规划经过周宽等官员的商讨,认为以老城为中心,在外围重建城墙,形成一个周长八十里的大城。

明年先建北城墙,然后是西城、东城,南城则是续接原来的城墙,这个新城城墙计划四年完成,争取三年提前完工。

也不知道朱全忠给不给他这个时间。

李裕皱眉想到。

“是不是太大了?缩小点也行吧?”

“主公,如果城小就失去了筑城的意义,慢慢筑,不着急。”

手下这些官员不知道时间紧迫啊。

“我们再研究研究,不急,不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