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存心殿内,铁铉皱着眉头说道:“五年内二十万人,着实强人所难了些。”
“要不臣书,向朝廷求求情,降到十五万也行啊!”
闻言,朱允熥摆了摆手,神情严肃的说道:“不论是十五万,还是二十万。”
“若我们不想办法发展台湾,就算朝廷给我们降到十五万人。”
“在朝廷不向台湾迁移人口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在五年内增加到十五万人。”
“所以呀打铁还需自身硬。”
说到这,朱允熥扫了眼围坐在圆桌周边的一众文武道:“台北城其实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别看咱们好像孤零零的悬在海,其实此处才是最好发展的地方。”
“自古以来,海洋的资源比之陆地不知道丰富了多少。”
“从古至今,从西洋而来的外国商人,想要与我中华交往,大抵都要经过台湾。”
“特别是到了宋朝。”
“为何丢失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宋朝能够持续四百年,而且经济比我大明还要发达?”
“诸位臣工你们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吗?”
“你们可要知道,宋时的泉州府,人口最多之时有近百万人啦,想过原因吗?”
“这...”
连续三个问题抛出,众文武皆是一脸茫然的看着朱允熥。
这三个问题,跟台北有关系吗?
“不明白?”
朱允熥看着一众文武,微微一笑道:“其实啊这几个问题总结起来不过四个字,海洋贸易。”
“宋时之所以经济发达,持续四百年之久。”
“泉州之所以人口堪比南宋的都城临安,无不因为这四个字。”
“海洋连接着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从海洋你几乎可以去到这个世界任何你想去到的地方。”
“广袤的大海,无尽的财富。”
“只要将台北城,打造成堪比宋时的泉州港,咱们台湾的人口自然是不会少的。”
“到时候无须朝廷下旨迁移,自然会有无数人慕名而来。”
“这个过程不会太久。”
“殿下,您,您是想开海吗?”
听完朱允熥所言,铁铉终于知道朱允熥的意思了,当即满脸震惊的看着朱允熥。
“对,开海!”
朱允熥很是肯定的说道。
“可...这禁海是国策啊。”
见朱允熥回答得如此肯定,一众文武都露出了忧心的神色。
特别是铁铉,眉头拧成了川字。
禁海令是洪武二十三年陛下亲自下的诏书。
如今还不到五年。
吴府想要开海,岂不是要与朝廷对着干。
到时候吴王可能没事,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亲孙子。
他们这些大臣了...
怕是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会有好下场的。
只是,看殿下的样子似乎已经下了决心。
作为吴王府属官,是生是死都是吴王府的人。
算了,跟着吴王干吧,大不了就是一死。
接着,一众文武跟商量好似的,突然起身,向着朱允熥拱手行礼道:“臣等听从殿下号令。”
见此朱允熥微笑道:“不用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没那么严重!”
说着,朱允熥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朝廷之所以禁海,无不是因为海寇猖獗,倭患泛滥。”
“又有东南沿海百姓,有犯事亡命者逃亡海,成了那海贼、倭寇的一员。”
“若我吴府能够剿灭倭寇和海贼,还这西洋安宁,禁海之令朝廷自然就会收回。”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海舟师的原因。”
“这件事情,我会亲自书陛下,诸位臣工做好份内之事便是。”
“诺!”
“还有一件事!”
朱允熥说着,看向铁铉道:“如今台北城已经有了规模,朝廷特旨设立台北府,暂辖基隆、桃园二县。”
“朝廷的旨意,是长史还得以吴王府左长史的身份,兼这台北府知府一职。”
闻言,铁铉赶紧离开座位,朝着朱允熥叩首道:“臣万死不辞。”
“起来,起来!”
朱允熥示意铁铉起身后,微微一笑道:“既如此,这两日长史便走马任吧。”
“至于台北府知府衙门属官,长史可从国子监调来台北城的监生当中挑选。”
“具体如何安排,长史回去后拟个条陈来,咱给你批了。”
“台北府成立以后,除了发展民生,最主要的还是围绕如何打造台北港的事情来。”
“诺!”
“诸位臣工,还有其他事情吗?”
朱允熥说着看向了围坐在圆桌周围的一众文武。
良久,见众文武似乎都没有要奏的,便挥了挥手道:“既然都没事那就散了吧。”
“不过台北城的建设虽然逐渐接近尾声,却也不能松懈。”
“大家回去以后继续监督建设,争取在今年五月前全部完成。”
“诺!”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