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工业园区(1 / 1)村民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马汉的要求,之前有心建设纺织厂的掌柜露出了难色。

招募女工其实做纺织业的,一直以来都是有的,不过这些女工一般只占很少一部分。

像马汉所说,占总人数的六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而且如果是那种大型的水利纺织厂,那么工厂的地址势必要建在郊外。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如果女工下工时间太晚出了事情,那可就是一场灾难。

“大人,招募女工不是不可。如果是在城内做女红倒是无妨,但是如果是在郊外,这安全问题恐怕无法保证啊!”孙文远道。

马汉摆了摆手:“这点大家不用担心,王上有心在兴平县附近划出一片区域专门作为以后工厂的所在地。”

“这,有何联系?”李安邦不解。

“王上的意思,这里以后将会专门有县衙,有衙役捕快,城卫军。因此如果是治安问题,大家完全可以不用担心。”马汉解释道。

孙文远想了想道:“王上的想法的确不错,但是兴平县远离主道太远,就算东西都生产出来,一时半会也很难运出去。”

“没错,不仅是东西运不出来,就是原料也很难运进来。”有人附和道。

马汉今天似乎是专门过来解释的,他一听便继续道:“这点大家可以无需担忧,工厂建立肯定需要一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王上已经吩咐工部把水泥路做好。”

“一旦水泥路做好,”马汉继续道:“大家就可以集资建立一个货物集散中心,到时候就可以利用官道,港口把货物送到其他地方去。”

这也是叶楚文选择兴平县的原因,兴平县这边不仅水利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靠近海岸。

等到把兴平县远离的渔港码头扩建,以后便可以利用帆船把货物送到其他国家。

之前系统所说的宁国短缺,叶楚文想了好几天这才发现是海事的问题。

宁国有海岸线,但是却没有正式的海军部队。

华国以前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师,不过随着华国的分裂,这支水师也随之四分五裂。

其中得利最大的,便是九雄之一的齐国和周国。

不过这些年,齐国和周国的水师,却被东边的倭寇所袭扰。

所以说,华国的水师算得上是有名无实。

之前叶楚文一直把重心放在陆地上,主要是宁国周边都是敌人,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安心发展。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宁国有人口三百来万,坐拥数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有了足够的纵深,宁国才能安心的发展。

那些商人们听到马汉的话,一个个忍不住议论了起来,如果真的如马汉所说,那的确是一个好事。

不过有人问道:“马大人,如果把工厂建在兴平县附近,万一有遇到倭寇或者海盗怎么办?”

虽然这些年宁国这边一直没有海盗的踪迹,不过万一哪天遇到海盗偷袭,那岂不是倒霉了。

马汉听了道:“王上也想到了这点,因此准备在港口附近修筑炮台。如果真的有海盗过来,定然让他们有去无回。”

随着这次的安国之战,宁王炮的名声也随着一些人的嘴巴传了出去。

“既然如此,我宁瑶商号愿意在兴平县建立一个纺织厂。”武康顺把玩着文玩核桃,很不在意的说道。

其他的商号掌柜见国丈爷都同意这个条件,也犹豫了起来。

“我泰民商号,也愿意在兴平县那边建立工厂。”李安邦也道。

孙文远也发言了:“我们文远商号,也要愿意。”

其他掌柜见宁国最大的三个商号都同意了,也纷纷咬牙跟风了起来。

“多谢各位的支持,我可以给你们保证,未来你们绝对不会后悔这次的选择。”马汉拱手道。

虽然说大型的工厂建立需要一些时间,不过像是一些小型的机器却可以马上就投入使用,比如缝纫机,手摇式纺纱机等等。

在收到定金之后,工业部麾下的机械制造司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了生产。

机械制造司,是工业部除了军器制造司外,最大的部门。

这个部门,有多个工厂专门负责制造各种大小型机械。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架架珍妮纺纱机,缝纫机,新式的畜力磨面机,畜力锯木机,被送到了那些商号掌柜的手上。

紧接着,宁国的百姓发现,他们宁国半旬一次的邸报上,多出了几个版面,而且居然是各个商号招工的信息。

一时间,整个宁国都议论了起来。

不过叶楚文现在没有精力管这些,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宁国下一步该怎么走。

“王上,现在安国境内的残余敌人已经被扫清,李国的青如县,昌国的水云县也相继被我们的大军拿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

早朝一开始,兵部尚书江流就直接询问道。

以宁国现在的兵力,两线作战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想要吞下青如和水云两县,似乎又有些困难。

叶楚文似乎早有准备,他道:“放弃青如和水云是不可能的,所以寡人决定,两县各驻扎一万兵力,再送二十门宁王炮过去。”

一万大军配合二十门宁王炮,就是来千军万马都不怕。

“这,会不会太危险了?”凌云山道。

“没事,宁王炮的威力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被证明了。有二十门宁王炮防守两个县城,完全没有问题。”叶楚文道。

叶楚文说完,陈文韬却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王上,青如和水云刚刚被拿下,恐怕一时半会不可能给大军提供粮草。”

“没事,国内的粮食充足,两万大军的粮草寡人还是给的起的。”比起粮食,叶楚文更加在意地盘。

陈文韬听了,便没在说话。

“王上,如果让两万大军常驻在外,那就不得不防备一下舜国。”江流提醒道。

叶楚文一听眉头轻皱,这事的确也是一个麻烦。

叶楚文想了想:“那就再派一万大军与二十门宁王炮驻守在丹阳县。”

百官们一听,一个个议论纷纷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