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陷入绝对的寂静。
脸色苍白的刘伯温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默然不语。
朱元璋扫过诸公,道:
“你们可还有谁,要书罢免国师的吗?”
群臣漠然。
之前叫的有多凶,现在就有多老实。
朱元璋正要继续开口,宦官走到勤政殿门口停下来。
朱元璋望向门口的宦官:
“何事?”
“魏国公来了。”宦官道。
朱元璋喜怒不形于色:“让他进来。”
宦官退下,十几秒后,徐达跨入勤政殿,当看到大殿中央,那裂开的地砖时,他愕然了一下。
这是谁砸的?
朱元璋示意徐达先等候,然后扫视群臣:“说话呀,怎么没人继续提了?”
“刘先生,你不是要让朕罢免国师吗?怎么不继续说了?”
“臣,臣……”刘基低头,看着距离自己几步之遥的裂缝,心底一阵惶恐。
方才陆涯若是想对他出手,自己是完全没有招架的机会的,也就是说……自己方才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刘基哪怕再镇定,此刻也不由后怕。
想了想,刘基道:
“一切由陛下做主。”
朱元璋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这帮文人,你跟他们讲道理,是说不通的。
你有道理,人家也有道理。
谁也不服谁?
那该怎么办?
简单啊。
直接亮拳头,看谁的拳头大。
这也是文官不喜欢武夫的原因,他们喜欢讲道理,可是武夫只会打打杀杀,道理完全讲不通,文官能喜欢才怪了。
朱元璋目光落在徐达身,问道:
“徐达,你有何事?”
此刻,徐达目光盯着刘基前方的裂缝,眉头紧蹙着,似乎在思考这个裂缝到底是怎么回事。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他这才回过神来,抱拳道:
“陛下,大军已经完成整备,臣来请示陛下出征之日。”
此话一出,文官之中,有人脸色惊讶,不由道:“魏国公何出此言?大军用的粮草,户部都还没有点齐,你怎么就要准备出征了?”
说这话的,是户部尚书杨思义。
徐达道:
“哦,这事儿我还没跟你说,我原本想着先和陛下商量,再差人去告知杨尚书。”
杨思义脸色不悦,却没有再说什么。不过他余光倒是瞥了一眼旁边的官员。
兵部尚书陈亮。
他可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
徐达要出征,怎么也得和他通个气,可是现在,直接绕过了陈亮,和皇帝禀报。
虽然徐达才是军中实际意义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于理于法,陈亮都是他行政的长官,徐达要出征,不和他通气,怎么都说不过去。
陈亮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朱元璋颔首:
“说说你的部署。”
徐达犹豫了一下,目光在殿内其他官员身扫了一眼,似乎觉得这个场合不太适合说军事部署。
朱元璋看出了他的顾虑,说道:
“不必多心,有话直说。”
能聚集在这里的官员,几乎都是大明朝堂最有权势的一群人,且都有从龙之功,朱元璋虽然不喜欢他们,但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徐达说道:
“陛下,臣自从平定山东,攻下河洛(以洛阳为中心、黄河与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之后,王保保龟缩太原,犹豫徘徊,不敢向我军主动出击。”
“而今潼关又为我军所占,张思道(元朝将领)、李思齐(元朝将领,割据军阀)大势已去,往西逃窜,元军后援已经彻底断绝。”
“臣等只需要秉持大势,必然攻克大都。”
朱元璋认真听着,等徐达说完之后,他微微点头,道:
“你组织了多少兵马?”
“八千!”徐达道。
“多少?”朱元璋眼睛一瞪,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其他的官员们,亦都是愕然不已。
徐达重复道:
“八千!”
“……”
殿内寂静无比。
这些文官,虽然不怎么懂军事,但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八千你就敢北伐?
开玩笑吧。
作死啊。
李善长这时忍不住道:
“魏国公,莫非是打趣陛下和我等?”
“八千兵马?你能打谁?只怕是山里的土匪你们都打不了。”
陈亮也跨步而出,道:
“徐达,军国大事,不可儿戏,八千兵马,怎么能和元人打仗?”
“你知不知,北地多平原,十分利于骑兵作战,而元人最强大的,就是骑兵,你用八千人就想对付人家的骑兵?简直荒唐。”
众人纷纷点头,都被徐达的‘荒唐之言’给吸引了注意力,没再去管陆涯。
就目前来看,击败元人才是更要紧的大事。
徐达面不改色,朝朱元璋作揖道:
“陛下,臣并非戏言,而是……”
徐达余光偷瞄陆涯一眼,迟疑道:
“八千兵马当然不能对抗北元,可是……若是让他们吃了国师的罐头,其战力……足以灭北元。”
“……”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