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新看向上首的赵老太爷和赵大爷,又对上了陆三爷和沈南珣的实现。
知晓黄文珊不会心甘情愿地认错道歉,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是万万没想到。
沈南珣无所谓地低下头,一个黄文珊,和离也好,义绝也罢,对自己的大业无甚影响,若非要说影响,或许,他会担心黄文珊没了赵家看管对陆风禾不利,但,陆风禾性子好不代表她是泥人没性子,这是虽然担心,但也不是大事。
陆三爷见沈南珣不做表示,便知晓了沈南珣的意思,便也老神在在吃了口凉茶。
至于赵老太爷和赵大爷,黄文珊嫁到赵家本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娶进来的,和离也好义绝也罢,这种事对男子的影响不可能没有,但不大,赵明新也正当壮年,也有了嫡子,从赵家来看也没什么所谓的。
赵明新看到懂了长辈们的意思。
就是再不喜欢黄文珊,这么些年同床共枕,黄文珊在养儿育女操持家事上也确实尽心尽力,真要和离,赵明新多少还是有些不忍心的。
“此事你还是莫要冲动,和离之后呢,在赵家至少温饱无忧,平安无虞。”
黄大娘也劝黄文珊,“对呀对呀,珊娘,你莫要冲动,女子和离能有什么好下场,姑爷说的有道理。”
黄文珊冲动过后也确实冷静了下来,她最想摆脱的不是赵家,也不是身上的罪名,而是……黄家,之前她在京都,黄家有心无力鞭长莫及,这一会的功夫,她也算看明白了。
她若是回了苏州,只怕黄家每個月要去找她一次,会变成她身上的吸血鬼,可她于赵家而言已经没用了,她哪里还有多余的血肉让他们吸。
黄文珊看向赵明新,“我想与你单独说两句话。”
夫妻一场,哪里就能完全没了名分,沈南珣也看出来了,赵明新不会轻易和离的,跟不可能义绝。
沈南珣低头与陆三爷耳语,“黄文珊不可能再去京都,我们府上的烂摊子十有八九要扯上她,到时只怕赵二郎……”
沈二娘子刘氏能拿出千两黄金,刘家什么家底,沈南珣同陆三爷都是知道的,刘氏背后肯定有人,可刘氏一个闺阁女子,她父亲干净的可能性太小了。
这拔出萝卜带出泥,黄文珊若是在京都,肯定是要被带出的,这样一来赵明新怎么也会有污点在身上。
赵明新中不中用对沈南珣来说无所谓,但……对赵氏和陆风禾来说不行,尤其是赵氏,在明知道赵明新会有污点的情况下,陆三爷还坐视不管,肯定会与赵氏生了间隙。
陆风禾只怕也是差不多的心思,沈南珣突然有点迟疑了,他不敢赌陆风禾的心。
翁婿两个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和妥协,他们是不在乎赵家,可他们不能不在乎他们的娘子啊。
看来这要保赵家,就得保赵明新,这要保赵明新,黄文珊就得继续膈应下去。
沈南珣想了想茶盏微斜,慌了一些茶水在桌上,他用手指沾了茶水就写下两个字,“成”、“米”。
陆三爷微微皱眉,很快便舒展开,手指点着圈椅的扶手,好半晌才曲起手指,用指关节敲了一下。
沈南珣了然,这陆三爷是赞同了自己的提议。
沈南珣有些伤脑筋,这事要怎么说,这种迂回的事真的不适合他来做,可总不能让岳丈来当这个恶人。
赵明新同黄文珊一前一后进来了。
黄大娘又上前拉着黄文珊劝她不要和离,好好在赵家带着,黄大郎也在旁边帮着腔。
黄文珊看着眼前两张喋喋不休地嘴,只觉得聒噪,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黄文珊不禁自问,自己之前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从没觉得是自己家除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她刚刚同赵明新说的话也很简单,求赵明新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助她离了黄家,要关要罚,悉听尊便。
沈南珣被吵得脑仁疼,“黄氏你可想好了,若是和离了,你同赵家就没关系了,同我沈家更是半分关系都没有。”
“那我沈南珣作为京都府界提点刑狱官,官虽不大,但也有权当场将你拿下。”
黄大郎拍案而起,“你莫要乱用职权,此事可牵扯不上刑狱。”
沈南珣眼神都没给一个,面无表情地说:“不知黄家郎君说的事是哪一桩,害人子嗣不值当,还是买卖禁药不值当?”
黄大郎无赖归无赖,毕竟有个举人爹,书也是念了一些,道理也是知晓的。
黄大娘赶紧劝黄文珊,“珊娘,离不得啊,离了便是牢狱之灾,不离最多在佛堂清苦些。”
“若真的要对簿公堂,就算义绝,此二桩赵二郎也摘不干净,依我看,还是不要离的好,安安生生忏悔祈福吧。”
黄大娘劝着,“珊娘你倒是说句话啊,你到底怎么想的。”
黄文珊看向赵明新,赵明新一时也不知道沈南珣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沈南珣姿态十足,“不想对薄公堂也行,我沈家也不能白吃了这个亏。”
黄文珊问沈南珣,“你待如何。”
沈南珣轻蔑一笑,“你倒也什么我看得上的,我看赵大人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不错。”
黄文珊强装镇定嘲笑沈南珣,“你一个武将,还能绉公文,当少卿不成?”
沈南珣无所谓地说:“我西北两路总不能一个能成的都没有。”
赵大爷坐不住了,这沈南珣什么意思,这时候那身份压人了?
赵老太爷心里虽狐疑,但也强自按住,想看看沈南珣到底要干什么。
陆三爷出来唱白脸了,“好了,大郎,都是一家人,得饶人处且饶人。”
沈南珣顶了一句,“敢情禾娘那些药白吃了。”
陆三爷说不出话来,赵家人也有些气弱。
“即然不和离,禾娘也说了不想再看到黄氏,禾娘总是要去外祖家走动的,哪能就避得开,不若,黄氏离远些吧,岭南怎么样?”
沈南珣敲着桌子,“岭南,不成不成,岭南可是好地方,气候宜人。”
沈南珣还抬头问赵明新,“赵大人想外放到哪里,不妨说出来在下参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