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着队,顶着大日头的官员学子们,这会儿,就跟喝了一碗冰镇绿豆汤一样浑身舒畅,人人都聚精会神,不再说话了。
“齐泰,你当过兵部尚书,我就不考你这个了,就我刚才的问题,在加强皇权,或者说国家对军队的控制方面,你认为,眼下我大明的兵部,需要做那些改善?”
这个命题实在是太广了,齐泰都没听懂,他既紧张,又害怕,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最后道,“臣,臣以为,要多,多让武将打仗,避免纸上谈兵!”
全场默然,连朱棣都半晌说不出话来!
朱高燨叹了一声,“这可真是肺腑之言啊!”
他想了想,“齐泰,你想要为我大明发光发热的精神,我很敬佩,也很认同。不过,我想,就像你说的,为了避免纸上谈兵,我们会针对每一個岗位,尽量选用有实际经验的人上岗。我这里有一个适合你的岗位,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来做?“
“四皇子之命,臣谨遵吩咐!”
朱高燨朝门外招手,狗儿等候在外面,看到之后,忙带着一台机器进来了,这机器也不大,长不过一尺半,宽和高都不到一尺,全是金属所制,放在桌子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朱高燨围着打字机转了一圈,指给众人看,“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我大明的最新发明,这是一台打字机,我想请几个写字最好,最快的人,来和我比试一下!”
朱棣顿时就起身了,他兴奋异常地来到了儿子身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和儿子站在一边,声音都在颤抖,“你们谁有这个本事站出来,不论输赢如否,朕做主,都给你们一个岗位。”
当下,就有那勇敢者站出来了,朱高燨随意指了五个,让人搬来了桌椅板凳,备好了笔墨纸砚,道,“就以《论语》为例,我们来比试《论语》抄写,你们肯定闭着眼睛都能默出来,不用翻书,也不用浪费时间,我们不比谁写得完整,要是默错了没关系,就比试写字的速度,和工整程度。”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站在后面的人也都踮起脚尖开始看了。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众人看到四王子的十根手指头就跟飞一样在那机器的操作面上敲击起来,清脆的声音悦耳。
而五个人笔尖也如飞一样,既要求工整,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让皇上看出自己的字不值一提;又要求速度,不一会儿,五个人便汗流浃背了。
朱棣目不错睛地看着儿子的十根指头,不一会儿,便看到有咔咔咔的声音传来,从这机器里慢慢地吐出一张纸来,上面正是《论语》,而不同的是,这论语的句子里面居然还有像蝌蚪,还有小圆点一样的东西。
初时,朱棣不知道是什么,但他看了一会儿才发现,原来,儿子居然用这个在断句。
夏原吉等人看到朱棣来,早就过来了,此时围在旁边,还有茹瑺,看到咔咔咔,纸张吐出的速度是如此快,关键是,上面的字大小相同,整齐划一,关键速度何其快。
不用看其他人的写字速度,只看四皇子手指头敲出来的这些字的速度,高下已是立现!
“好东西啊!”朱棣骄傲得想要飞起来了,有了这东西,省多少事啊!
他两眼冒着星星地看着儿子,“好儿子,这是你弄出来的?”
短短几分钟时间,朱高燨已经打出了满满一张纸的《论语》,他朝那五人扫了一眼,已经不需要再比试了,他站起身来,对朱棣拱手道,“爹,儿子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朱棣已经预料到儿子要说什么了,他没有不答应的。
“朝廷里用来誊抄公文的小吏可以裁撤十分之八九了,不过,在此之前,要多培养几个打字员,这个机器叫做打字机,是儿子的团队弄出来贺父皇的!”
朱棣自豪不已,哈哈大笑,拍拍儿子的肩膀,笑道,“还有什么条件,一并说出来,爹都答应你!”
朱高燨道,“儿子想开办一所学院,大明帝国学院,将来,工部、兵部的人尽量从这所学院录用,请爹批准!”
“准!”朱棣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儿子的条件,他似乎明白了,儿子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便很给力地问道,“你这所学院,准备教些什么?”
“儿子开办这所学院,将要分四级,县学启蒙,州府学教一些深入一点的知识,省学参加考核,合格者录入大明帝国学院,将来为我大明的高科技人才。”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高科技”这个词,很多人也都不懂。
有人从北边来,趁此机会,激动地道,“我知道,北平那边耕地用的是拖拉机,一天能够耕三四十亩地,有的操作熟练的,可以耕四五十亩地,拖拉机还能拉货,比牛车拉得多多了,还快!”
拖拉机?好多人摇头,听说过!
夏原吉想到了拖拉机,想到了纺织机,想到了缝纫机,看着眼前的打字机,他太清楚朱高燨说的高科技是什么了,浑身的鲜血沸腾,朝朱高燨拱手道,“四皇子,臣想求一个恩典!”
“什么恩典?”朱高燨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臣有一子,天资聪颖……”
朱高燨不等他说完,摆摆手,“老夏,入我这个行当,要吃得起苦,要有国家荣誉感,要把大明当做自己的家,要不然,将来北元的人花重金把人挖走了,我找谁哭去?所以,我只招收贫民之子,军户之子,匠户之子,给我大明纳赋税,服徭役的阶层,我才收!”
朱高燨拍了拍脸色难看的夏原吉的肩膀,哈哈一笑,“你说,你一个专门朝我大明伸手,半点功劳没有,不肯做贡献的官员阶层,我收来做什么?”
眼下,在这大堂里的,全是读书人,听了这话,虽一时义愤,但看着不费吹灰之力,将五个对写字非常自信的读书人,碾压在脚下,他们也敏锐地意识到,时代恐怕要变了。
如何追赶上时代的潮流,不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他们需要抉择,眼下,到了他们不得不抉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