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地球上的时候,有段时间一些人开始怀念起min国时代,并称之为“盛世”。
刚穿越来的时候王舜之也不是没想过,像他所看的一些穿越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按部就班的发展,遵照“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九字真诀,混个逍遥军阀当当,再娶几房姨太太,生活岂不美哉。
直到第二天,他们的队伍路过一个村庄,他才见识了这个类似地球所谓“盛世”的时代,最底层也是最真实的样子。
他看见村里面黄肌瘦的佃农在田里耕作,身上穿着的衣服很多地方已经破烂不堪,眼神中尽是空洞没有一丝神采。
这些佃农给地主耕种田地,忙活一年到头勉强能保持家里没有人饿死,如果遇到灾年就要卖儿卖女,如果是大灾年全家人都可能会饿死。
他们平常的口粮只是一点杂粮豆子配一些麦麸和野菜,而这些在一些地主家都是用来喂牲口的。
李忠告诉他,在大乾,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这个样子。
而且随着军阀混战的日益加剧,很多军阀为了筹措军费或者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横征暴敛,大肆搜刮农民财产。
一些小地主也仅仅能维持一家人温饱,很多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本就是佃农的生活就更加悲惨,饿死、冻死、交不上租子被地主活活打死。
王舜之认识到,这个时代可能是“盛世”,但却是军阀的盛世、是官僚的盛世、是大地主、大资产家、大买办的盛世,但绝不是数亿农民、工人的盛世。
是少数人的“盛世”,是大多数人的灾年,是毫不夸张的万恶的旧社会。
他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他要让那些上等人看一看,他们瞧不起的泥腿子、打工人一旦觉醒并团结起来能迸发出多么伟大的力量。
前世王舜之很敬重那个时代的人,那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哪怕他们不知道这条道路到底行不行的通,但是他们仍然愿意为之去努力、去奋斗,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王舜之作为一个新社会穿越来的人,他知道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不仅行得通,还可以让国家变得强大,可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
接近傍晚,王舜之的队伍终于赶到了鹅城。
鹅城面前是大乾著名的河流源河的一条小支流,这条支流在流到这里后因地势变得平坦广阔,形成的了一大片平均水深不足三十公分的浅滩。
这片浅滩是一些鸟类天然的栖息地,尤其以天鹅居多,鹅城也因此得名。
只不过现在人们的日子不好过,这些鸟类也不敢在此久留,否则稍有不慎就将在名字前添加红烧、清蒸等字样。
此时,鹅城前的空地上正站着一排人,人数不多,只有二十来个,这些都是鹅城的一些官吏和当地士绅。
李忠在之前队伍休息的时候派人通知鹅城的官吏县长的队伍就快到了,让他们派人迎接,这些人自然是不敢怠慢这位马上上任的顶头上司的。
在鹅城,或许有人可以不鸟这位县长大人,但绝不是他们。
现在,眼看县长的队伍缓缓靠近,这些人一弯腰,齐声喊道:
“恭迎县长大人。”
李忠见机把花了一百万乾元从军阀那买来的委任状拿了出来,高声喊道:
“委任状!兹委任王舜之为鹅城县县长。”
“此状,大乾南涯州代州牧齐立元。”
“大乾昌庆六十三年四月十日。”
王舜之听李忠喊完等了半天,见没人出来喊什么“黄老爷驾到”他这才放下心来,他听李忠说这鹅城县里可确实也有个姓黄的大家族。
只不过这个黄家在鹅城还不算最有实力的家族,而且今天黄家已经派人来迎接王舜之,此时正站在士绅那一拨人里。
王舜之不再多想什么黄家的事情,和这些人客套了几句就在鹅城当地的官员的引领下,向县城走去。
而那些士绅也没有过分热情,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他们这些家族世代盘踞在鹅城,那个县长来了也要依靠他们。
更何况,自大乾内乱以来,来来往往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任县长,没几个能在鹅城待得长久的。
这位年轻的小县长也不知道能在这鹅城待多久。
王舜之在几个小吏的带领下来到县衙前,鹅城县长官邸就在县衙之后。
大乾现在正处于一个很矛盾的时期,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变,而在鹅城这种偏远的县城,则和几百年前的封建王朝没什么太大区别。
鹅城的县衙或许几百年也是这个样子,县城里最近代化的可能就是王舜之带来的守备队手中所拿的步枪了。
他们使用的步枪是大乾本国生产的宏章35式步枪,据说这款步枪是大乾昌庆三十五年的时候由一个名叫刘宏章的枪械设计师仿照海外步枪设计的。
这款枪推出后,由于先进性、稳定性、低成本等一系列优点,快速成为了各州军阀装备军队的首选。
王舜之前世也算是个伪军迷,为了解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特意要来一把研究过,这款宏章35式步枪已经使用金属定装弹,旋转后拉式枪机,和前世的Gew.98式步枪非常像。
这让顶多能帮助发明一下纸壳定装弹、米涅弹、膛线的王舜之彻底没了用武之地,他对武器装备的知识已经赶不上这个时代的专家了。
就步枪的科技水平已经到达地球一战时期的巅峰了,而在鹅城,人民的生活却还是肉眼可见的愚昧和落后。
县衙和县长府邸虽然不够近代,但整体环境还算不错,面积也够大,住个五六十号人不成问题。
王舜之带来的几个小伙计和守备队加起来也不到四十人,住下来绰绰有余。
如果未来守备队扩编,县城里还有一个专门给县城守备队准备的营房,能住几百人。
王舜之让李忠先把带来的人都安排住下。
李忠是李家的远方亲戚,所以也算王舜之的长辈,李忠从小在李家长大,在李家干了一辈子,和妻子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也没有再娶。
王舜之对那个便宜亲爹没什么感情,甚至连姓都没改,但是李忠一路以来依旧对他十分关爱,真的把他当作自己的后辈一样。
王舜之见李忠安顿好了众人,便把他喊了过来。
“忠叔,咱们到了这鹅城,不能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也不知道,明天你从手底下挑几个机灵的小伙计,把鹅城县还有周边的情况,事无巨细全都打听一下。”
“好的,舜之,这种事你放心交给我,绝对出不了岔子,你想知道的都给你打听清楚了。”
老让李忠喊他少爷也不是个事,之后在他强烈要求下李忠才改口喊他舜之。
李忠替李家在外经商十几年,这些事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
李忠自己没有子女,一直就把李家后辈看作自己的孩子,王舜之虽然是个私生子,但却为人和善、知礼节,做事也颇有章法,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他对这个孩子也是越来越喜欢。
“对了忠叔,那个余豪的情况你了解吗?”
王舜之想从李忠这里先了解一下余豪,如果这个人可以信任,那么初期能替他训练守备队的人就有了。
“余豪这个人情况有些复杂。”
李忠见王舜之打听余豪的情况,也不含糊,当即给他说了起来。
“舜之你是海原州的人,对南涯州还不太了解,我得先从南涯州现在的局势说起。”
南涯州在大乾南部,整个州都在一个突出的半岛上,面积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大约和地球的QH省差不多大,但环境要好得多。
治下有三个郡,在西南方向半岛尖上的海峡郡、中部的中尧郡和靠东北方向的也就是王舜之他们目前所在的河口郡,每个郡都有地球上一个正常省的大小。
之前整个州都在南涯州牧也是军阀张忠和的统治下,两年前张忠和突然遇刺身亡,而在张忠和身亡之后,他手下两元大将郑克爽和齐立元互相指责是对方派人行刺的大帅,两人也是反目成仇。
郑克爽占据海峡郡,齐立元占据河口郡,两人都自称代南涯州牧,围绕着中尧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但是郑克爽的海峡郡地处半岛尖上,除了齐立元并无陆地上的威胁,只要一心一意的打赢齐立元就行。
而齐立元的河口郡不仅要面对郑克爽进攻,还要面对来自东北部海原州和西北部星诚州的威胁。
所以齐立元的军事压力要远大于郑克爽,而且这场战争也让齐立元的财政情况捉襟见肘,为了筹集军费不得已才开始大肆卖官,这也是王舜之能来鹅城当县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家是海原州的重要经济支柱,齐立元本就和海原州军阀有合作,再卖个面子给李家,这样他和海原州的合作关系就能更加稳固,就可以把北面防务重心只放到星诚州一侧就好,这样他在北部的防守压力也能大大减轻。
而余豪这个人之前就是张忠和的警卫营营长,是属于张忠和的直系部队。
张忠和身亡后,军中分裂为两大派系,各方都开始站队,而余豪则不愿站队,但是没想到警卫营的副营长却突然宣布带领警卫营归顺齐立元。
齐立元接收警卫营后,也没有为难余豪,而是安排了个闲职。
再后来李春生来花钱买官,齐立元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余豪分配过来做了鹅城守备队长。
“那会张大帅还在的时候,人们的日子要比现在好过多了,张大帅死了两年,这南涯州百姓的日子早就一日不如一日了。”李忠说罢感叹道。
李忠一直在南涯州做生意,对于南涯州情况最是了解。
“这张大帅还在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部队侵扰百姓的事情,不像现在。”
听完李忠的话,王舜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中有了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