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清气爽,惠风和畅,梅乾在院子里伸了个懒腰,他使劲的呼吸了一下这带着甜味的空气,顿觉精神了许多。
“今日天气晴,气温差不多二十多度,空气质量是真特么优啊。”梅乾自己给自己播报着天气预报,同时在院子里做起了前世单位里的工间操。
梅公明看着儿子气喘嘘嘘的擦着额头上沁出的汗珠,便明白了儿子的烧已经完全退去,不过他刚才那又蹦又跳的是做了些什么,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乾哥,你慢些活动。”
梅乾回头咧嘴笑道:“不打紧的,我已经完全好了,昨日的鸡汤很是管用呢。”说完他看到了梅公明手里提着的书袋,便想起今日要去城里见李使君的计划,当即跑到木盆前准备洗把脸。
就在手指快要触碰到水的时候,梅乾停了下来,他看到了木盆中映出的那张脸,总的来说除了黄和瘦之外也没什么大缺点,至少看起来还算是小帅哥一个。梅乾满意的对着木盆笑了笑,木盆里的影子也对他笑了笑,他这才撩起水洗了洗脸,然后用袖子擦干了脸上的水珠。
“阿耶,如果这次能逃过此劫,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梅乾看着自己的老爹道。
梅公明想了想说:“继续写文书,继续读书,继续……”
“阿耶,咱不能换一种人生吗?”梅乾没耐心的打断道。
梅公明没想到儿子居然提出换一种人生的想法,他问道:“那,你想如何?”
“或许咱们可以考虑一下赚很多钱,给你续个弦啥的。”梅乾摸着下巴道。梅乾自付凭借着前世的知识在大唐当个富家翁应该没问题。
梅公明摇摇头笑道:“乾哥,都洗过脸了,该清醒一下了。”梅公明自是觉得儿子是在做白日梦。
父子二人边聊着边离开了自家的小院,沿着梅家坞通往江边的小路向村外走去。
“书生,你是去县衙吗?”一个声音在两人背后响起。
梅公明拉着梅乾站定,回头看去见是村正梅梁忻,他刚要开口,却听梅乾先说话了。
“我们正要去城里呢。”
“那便好,可有什么要交代的事情?”梅梁忻问道。
这是惯例,村里如果有人要去应征打仗,村正都会询问是否有要交代的事情,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帮忙喂牛也可以是照顾老小,为的是防止人去了就没再回来。当然村正也只是例行问话,毕竟在整个村子征调之人多了之后这些事情是做不过来的。
“没有。”梅乾摇了摇头道。
梅梁忻看向梅公明道:“书生,你怎么不说话,全让你家半大小子说?”
“我阿耶心情不佳,不想说话。村正公,我们先去了。”梅乾说完就拉着梅公明向大路上走去。
“可不敢逃跑啊,县里已经在各个路口都派了人把守了。”梅梁忻再次提醒道。
……
梅家坞所在的钱塘县本来就是附郭县,县衙门就在杭州城内紧邻西湖。父子二人经过县衙门的时候,梅公明紧张的夹紧了腋下的书袋快步经过,看都没敢看衙门的大门一眼。
再穿过两条街便来到了浙江西道杭州刺史衙门,梅乾远远就看到了刺史衙门的巨大门楼,大门口两座石狮子已经有些发黑,可见年代已经很是久远。
大门两侧分立了两排守门兵丁,按照规制州府是由军队来守卫的,不像县衙门一般是衙役来守卫。梅公明看到兵丁们手中的长枪后腿便开始有些不会打弯,他用力捏了捏自己大腿后的肉,发现已经是发紧发硬了。
“阿耶,你怎么了?”梅乾看出了阿耶的异样。
梅公明轻声道:“阿耶有些紧张,在杭州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来刺史衙门。”
说话间父子二人来到了守门兵丁面前,一个兵丁拦住他们问道:“你们干什么的?”
“我们是来向李使君献治杭州之策的。”梅乾见梅公明往后出溜只好顶了上来。
兵丁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对父子,摆了摆手道:“去去去,一边去,没事休要来消遣。”
“这位将军,你可莫要赶我们走,耽误了使君的大事,怕你吃罪不起。”梅乾自然知道这些守门兵丁的嘴脸。
“就你们?还献策?”那兵丁并不吃这套反而讥笑起来。
梅公明见儿子被人蔑视,一时间竟觉得自己好生无用,一个大人居然让孩子顶在前面,他将梅乾拉到身后,对那兵丁道:“将军,你且去通报一声,若使君不见我二人便离去,可不能看不起人。”
“还真就是看不起你们了,知道刺史衙门每天来的都是什么人吗?你们算是什么东西?红口白牙的就要进去,万一你们是贼人呢?放你们进去我可跟着担罪!”
梅乾心里一凉,昨晚经过一番设计的法子竟然连第一关都过不去,难不成真是要马革裹尸重新投胎了吗?
“那……那我便去敲那登闻鼓!”梅公明脸红脖子粗的指着石狮子旁边的一面大鼓道。
梅公明给无数人写过文书也给无数人写过状纸,自然是知道衙门门口那面登闻鼓是干什么用的,这时他也算是急中生智了。
兵丁冷哼一声说:“你去敲啊,登闻鼓是给有冤屈的人用的,看你敲了之后如何收场!”
梅乾两眼一转道:“确实有冤屈,因为我们本良善之民向使君献策,却遭你无端阻拦,看我敲完鼓后如何告你!”
“你!”那兵丁竟是无言以对,盘算片刻后他道:“你们且等我一下,我去向上官通禀一声。”
见那兵丁服软,梅公明自然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神态,拱手道了声谢。梅乾则对老爹道:“阿耶,方才你真是神气,而且还能想起这登闻鼓来,不愧是有宰辅之才的人。”
梅公明被儿子一捧心里是飘飘然起来,嘴上却说道:“这些大头兵,就是要震一震他们,敢欺负我儿,我是不许的!”
父子二人正在捧臭脚的时候,那兵丁已经回来了,对梅公明道:“这位郎君,很是不巧,使君今日没在衙门。”
“你怎的又换个花样来诓我们?”梅公明刚被儿子捧了臭脚,这次主动的充当起了男子汉的角色。
“可不敢诓你们,我是今天上午换岗的,所以并不知使君是否来衙门了。”
“将军,能否帮忙打听一下,哪里能找到使君?”梅乾见这兵丁不似说谎,便好声好气的请求道。
“你们去庆春坊,可能能见到。”那兵丁说罢便转头离去。
梅乾见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便与梅公明沿着衙前街往西湖边的庆春坊走去。
庆春坊其实是杭州的教坊,早年间称为云韵府,后又改称教坊。教坊的设置是为了弥补太常寺的不足,与太常寺的正式不同,教坊多为俗乐,发展到后期又融合了舞蹈等艺术形式。
没想到李泌老爷子还喜欢看歌舞呢,也不知道这么大年纪受得了受不了,梅乾在心里想着。
待靠近了庆春坊时,父子二人远远看见在湖边上搭着一处舞台,台下坐了好些衣着华丽之人。不多时台边的乐工们奏起了乐,几名身穿艳丽舞装的女子上得台来,台下的人们竞相叫好。
梅乾摇了摇头说:“这就是区别,人家歌舞升平,咱父子俩还在这为生存奔波着。”
“这么多人怎么找到李使君?”梅公明倒是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注意力自然在更加实际的问题上。
正在这时两人听见台上的歌伎对台下道:“今日恭迎李使君、张明府,庆春坊……”
梅乾对梅公明道:“快听快听,李使君就在台下,咱们凑近点。”
还没等两人靠太近,眼前忽然闪出几个壮汉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的一个低喝道:“不许靠近!”
梅乾端详了一下几个人,发现昨日去自家的那两名军士竟然在里面,忙是拉着梅公明转身要走,却听身后有人说了句:“站住!”
几个壮汉围了上来,昨日的两名军士看了看梅家父子道:“你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去县衙门录名册了吗?”
梅乾尴尬的笑笑说:“两位将军,咱们是第一次来城里,没找着地方,是不是,阿耶?”
“对对对,走错了,不知道县衙门在哪。”梅公明假装四下张望着说道。
“往回走,穿过巷子再过两条街就到了,可别耍花招!”
“是,将军,咱们这就去。”梅乾推着梅公明快速远去,进了湖边的一条巷子。
父子二人躲在巷子口,梅公明问梅乾道:“这可如何是好?”
“管不了那么多了,既然湖边过不去,咱们就从水上过去。我见那边有船家,咱们乘船靠近。”梅乾与梅公明商量着最后的路子。
……
庆春坊的台下,浙江西道杭州府钱塘县县令张大悦正在给自己的上官杭州刺史李泌斟着茶。
“使君,来尝一尝这灵隐寺产的茶。”
李泌微笑点了点头,端起茶盏用右手轻轻的扇了扇,但觉一股清香钻入鼻腔。
“不错,闻之清香。”
他将茶盏放到唇边,轻轻的呷了一口,闭上了眼睛仔细的回味。
“好茶,果然是好茶。”李泌对这茶汤十分的满意。
“呵呵,这茶是灵隐寺的高僧亲自采摘,每年所产不多。我与灵隐寺的主持颇有私交,平日里经常一起论禅,因此得了一些,改日给使君送些去。”张大悦满脸堆笑的对李泌道。
“哎,我怎可夺人所爱呢?张明府能请我品上一品就足矣。”李泌捋须笑道。
此时台上一曲终了,乐工和歌舞伎们正是要休息片刻之时,却听湖面上传来一人的吟诗之声。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张大悦一听,兀的站了起来,问左右道:“什么人在那聒噪?”
方才那几名壮汉立刻凑近往湖面看去,就见一艘小船缓缓靠近,船头立着一个清瘦书生,他一手提着书袋一手扶着自己的幞头,仿佛怕它被风吹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帝州!”
“去,把他们给我赶走!”张大悦很不悦,他对手下的壮汉们道。
一只手轻轻拍在张大悦的肩膀上,待他回头时发现却是李泌。
“张明府,且坐下。老夫觉得他这诗颇有深意,不若唤那人近前来,听听他有什么话要诉与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