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有一项制度规定,本地人士不得出任当地地方官,尤其一州之刺史,以及一郡之太守更是如此。
这项制度,在遏制了地方势力坐大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时候,就任官员初到地方任职,人生地不熟的时候,不得不依靠当地大族才能维持统治。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无论是刺史或太守,都需要和当地豪强士族分享权力。
如果地方势力强势的话,刺史或太守,一定程度更是会直接被架空。
比如刘表入荆州,就是如此。
具体到陶谦治下的徐州,也有类似情形。
当然了,陶谦还算有本事的。
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文有陈登和糜竺等人,武也有自己的心腹曹豹能够掌握兵权,手还有丹阳兵这股精锐。
虽然说依旧还是要受到陈登等世家的掣肘,但是大权,还是基本能够掌握在陶谦自己之手。
但也正是如此,他此时就提出要让位刘备,才更为不合理。
哪怕就算因为这段时间里面,被曹操的残暴给打击到了,可还不至于说到无力理政的地步。
所以,刘备的应对措施是对的。
夏诚摩擦着下巴,心中念头闪过。
还是先想办法,谋划点其他实惠吧。
至于说徐州…
反正,陶谦他都六十二了,就算不积郁成疾,也没几天好活的了。
到时候等他嗝屁了,徐州一样能归刘备。
毕竟,与其说是陶谦三让徐州与刘备。
倒不如说,是多方妥协后的结果。
刘备之所以能入主徐州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是平衡各方利益、也是各方能接受的最佳人选。
现在就露出贪相的话,对刘备的名声,会有损耗的。
夏诚现在的目标很明确,也很简单。
或者说,自打他来到这个世界还有以后,所将一直贯彻的观点,就是务实。
好处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了,该争取的还是得争。
这也是夏诚他之前努力帮刘备收服管亥那五万黄巾军,并且接连扩招新兵的原因。
只有自身实力不弱,才能更为得到重视,才能分得更多的蛋糕。
要知道,原本刘备虽然也帮助陶谦阻击过曹操,但是对于徐州人来说,或许印象却并没那么深刻。
加刘备的实力,委实也不怎么强,不过是自有兵千余人,路略饥民数千人。
以至于陶谦推让第一次后,顺坡下马,拨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就给刘备他打发到小沛去了。
而曹操退兵之后,田楷退回青州,刘备继续留在徐州。
为了继续拉拢刘备,陶谦后续才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
然而仅凭这个身份,显然还不够。
陶谦死后,刘备也是在陈登、孔融等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才就任的徐州刺史。
通过向正忙于和吕布争夺兖州、豫州的地盘,无暇顾及刘备的曹操示好,才被表荐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
加自领的徐州刺史,这样,刘备就既有镇东将军的军号,又封了侯,又有徐州刺史的行政职务,方真正成了一方诸侯,地位就比较高了。
这之后,刘备再投靠其他人,都是客人,保留独立性,并不是完全做下属了。
后来刘备于徐州被吕布,袁术联手击溃,妻子儿女被俘虏,单骑逃奔许都,投靠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又表荐刘备为豫州牧,比豫州刺史更高了一级。
从公元193年到198年,刘备从30岁到35岁。
刘备的职务,从平原国相一路高升,先是豫州刺史,后面自领徐州刺史,又晋升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到198年的时候,刘备已经是左将军、宜城亭侯、豫州牧,级别相当高了。
这之后,无论是刘备投奔袁绍,还是投奔刘表,都是以这个身份活动的。
一直到后来朕荆州,刘表让刘备驻屯新野的时候,刘备他依旧还是以这个名义活动,并且招贤纳士,开立军府的。
再后来,赤壁之战时,孙权虽然地盘比刘备大得多了,但在朝廷的职务仍然是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比刘备的宜城亭侯、左将军、领豫州牧要低得多了。
一直到赤壁之战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周瑜已经攻占南郡之后,刘备才表荐孙权为行车骑将军、徐州牧。
而刘备自己这时候,也从孙权手里借来了公安,作为核心根据地,开始逐步占领荆州西部四郡。
所以刘备自己的职务,方改为荆州牧,正式代替了刘表。
可以说刘备他用豫州牧的名义,足足活动了十年。
哪怕刘备实际,从头到尾,并未真正管理过豫州。
不过,这并不重要。
毕竟,他后来表荐孙权为徐州牧的时候,徐州实际也在曹操控制之下,孙权也没有控制过。
这种说法,叫做遥领。
而现在,夏诚他打算,先给刘备提前五年,讨来这个称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