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一脸正色的说道:“四哥,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两广啊!”
朱棣开口说道。
“不对,是南方!”
朱橚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里与北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三熟!”
“什么!?”
朱棣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一年三熟,这怎么可能?
如果真的能三熟,那养活全天下的百姓都足够了!
有道是苏湖熟,天下足。
之所以有这种美誉,除了经济中心的南移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苏州和湖州地区的一年两熟!
这和中原的一年一熟完全不同。
以往春天播种,只有到了秋天才有收获的果实,但是宋朝就完全不同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而现在朱橚告诉他,这里一年三熟!
朱棣自然是不信的瞪大了眼睛。
但是看着不动如山的朱橚,他不得不确认,这似乎是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大明,这句谚语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原因。
因为即使到了湖南,有时候都是一年三熟,更别说更往南的地方了。
这些地方基本都处于亚热带甚至是热带了。
如果非要说,朱橚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跟朱棣分析为什么一年三熟。
当然,朱棣听不听得懂就不知道了……
“若真是如此,确实大有可为!”
朱棣沉吟了一下说道。
他是喜欢北方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将京城搬到了北平的原因。
但是这不代表着他会忽视南方的作用。
特别是在知道了这里一年三熟之后,更是知道了它巨大的价值。
如果真的像五弟这么说,那大明何愁人口不够?
每一个皇帝,都恨不得自己的子民越多越好……
“我会向父皇说明的,你等着好消息吧。”
朱棣这样说着,也想要早点回去了。
他感觉在这里多待一会,都是浪费时间。
朱橚自然也是如此想的,但是他不好催朱棣走。
如果真有大明提供的人口,那他就可以不用浪费粮食去招募了。
实际,一单位粮食足够一个人吃很久了。
但是用来招募居民,只能招募两个!
……
朱棣只是匆匆休息了两天,就决定回京了。
只不过,这次他回京不准备走陆地了,而是准备直接乘船回去。
他想要将自己带来的一大半士卒都留在这里,但是被朱橚拒绝了。
这些都是北方的汉子,本来就不通水性,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
朱橚要的是海军!
朱棣想了想也是这么个理,于是就将这些北方的汉子都带了回去。
士兵们都松了口气,还好不要在海南落户,不然还真不习惯,同时对琼王无比感激,保证会为他说好话。
朱橚满含着‘热泪’欢送朱棣,期待着他带来足够多的好消息。
“放心吧五弟,孤必定为你争取足够多的好处!”
朱棣自信无比的说道。
在他看来,把朱橚贬到琼州,这并不是一件光彩事。
哪怕朱橚自己做得很不错,但是老爹朱元璋绝对会有补偿的。
光是那一份内疚,就足够朱橚获得不少好处了。
更何况……
朱橚还在天底下人面前放出了豪言壮语。
作为老朱的孩子,老朱肯定会倾尽全力帮助朱橚的。
朱橚和徐妙云站在港口,看着几艘大船驶出了港口。
不知不觉间,徐妙云握住了朱橚的手。
朱橚心里一动,含情脉脉的看了一下徐妙云。
人都是有感情的。
而且有道是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徐妙云这般放下脸面的猛烈进攻,朱橚内心不可能无动于衷。
更何况,朱棣已经表示了,回去之后就跟父皇说明此事,让他派人去徐府提亲。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这下子都没有话可说了。
更何况,徐妙云跟着朱橚一路私奔到了香江,还有什么好说的?
朱橚绝对不是个渣男!
“走吧,去扣藤壶。”
朱橚对着徐妙云说道。
他已经派人继续去海南岛开垦农田了,争取有足够多的粮食,能够养活足够多的人!
当然,船只的建造从未停止过,朱橚打造出来的船只,足够组成几支舰队了。
只要有足够多的士兵,可以轻松横扫东南海的海盗!
接下来,就看老朱给不给力了……
而经过次的‘善意’之举,他们能够帮助鲸鱼扣藤壶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这不,直接有鲸鱼找到了香江岛附近,在远处不停的翻滚着,让人们去给它们扣藤壶。
当然,作为奖励,还可以欣赏它们的表演,包括喷水,翻跟斗等等。
朱橚制止了胆子大的渔民,让所有人都不准伤害鲸鱼,不然将遭到琼王的惩罚。
然后就开始开开心心的解压了。
……
回去的速度显然比来的时候更快。
朱棣只感觉到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样,只是不到十天的功夫,就从香江回到了紫禁城。
朱元璋定都在应天府,因为这是他一开始称帝的地方,也就是南京。
实际南京地理位置不好,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棣要迁都到北平的原因。
下了船,朱棣只感觉自己总算是安稳了些。
特别是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让他觉得心里都舒坦了。
看来他不适合在船多待,而是要在地面。
他准备回府里休息一下,明天再去找父皇汇报消息。
而手底下的护卫则散开,一则消息不胫而走。
在应天府,消息传递得很快,只是一个下午的时间,琼王和燕王能够徒手抓鲲的消息就让所有人都知道了。
所有人面对这则消息的感慨都不一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