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天下第一弓
刘基和淮西一脉是水火不容的。
如今陛下召刘基回京,明显是有意打压淮西党。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是念着旧情,和淮西党的功劳,并不想动他们。
只是想召刘基回来,给那些人压力和警告。
没想到,胡惟庸是胆大包天,竟然派人将刘伯温在路毒死了。
这三骑北,锦衣卫打听到,但并不知道是去干什么,也不好查,这是外朝百官的事。
但通晓历史的朱桢立马知道这三骑的阴谋。
救还是不救?
人自有天命,如果强行出手救下刘基无疑是改写历史。
但自己的穿越,就是天让自己来改历史的。
朱桢思索再三,决定派人去提醒刘基。
毕竟这个刘基也是一个好人,还他妈有才。
自己是仁至义尽,至于刘基真的能不能活,就看他自己的命数了。
……
一队护骑,身着飞鱼服,威风震万民,其中却是一辆马车。
马车内并无人。
街头百姓议论纷纷,这马车放的什么国宝,竟然让锦衣卫亲自护送。
百姓指指点点,就连当朝官员也不知道皇宫找到了什么宝贝如此看重。
四方打听,竟然没人知道。
一时城中百姓谣言四起,传言说是陛下找到了前朝传国玉玺。
飞鱼服一路直奔皇宫。
朱桢听得下面禀报,心中惊奇。
锦衣卫居然先不来自己府,却去了皇宫,还是父皇亲自下的旨。
正如所料,不一会,宫中来了宣旨太监,宣召楚王立即进宫见驾。
朱桢进宫,才知道陛下在宫中马场。
到了马场,只见朱标也到了,还有胡惟庸前朝官员。
朱元璋手中掂着一把大长弓,左摸右看。
这弓虽然又长又大,但以榆木制作,比寻常军中用弓并没重多少。
“老六!你来得好,这弓朕就先看了!”
原来,今日是精工局造了一把试验用弓。
这弓是按照朱桢的设计制造,先只造了一把,等朱桢确认才能正式生产。
其实,这是个样品。
是许多工匠连夜打造出来,等待确认才能安排生产。
朱桢本来让他们造个样品后先送给自己查验,没想到朱元璋半路截胡。
看来这个老子,在自己精工局也安排有暗探啊。
“父皇,这只是样品。”
“什么样品?既然你说它厉害,就让大家开开眼。”
朱桢也是醉了,这老爹是丝毫不懂现代生产啊。
拿个样品就要论自己的东西行不行。
“朕也是等不及了,虽然只一把,朕今天就亲自来试一下。”
在这里,只有朱元璋过战场,拉过弓。
“老六,朕先跟你说好了啊,如果不行,精工局你就不要搞了,浪费的钱财全从你奉禄里扣。”
朱桢也是服了,
造出来了东西是你的,造不出来钱扣我的,
天下讲蛮横还真讲不过帝王。
朱标一边道:“六弟多才多艺,必然不会出错,就是有错也是常情,父皇不必责怪老六。”
朱标是个好人,害怕这弓出错,就罚自己弟弟了。
但是朱元璋还是有点得意,毕竟这弓摸在手里,看在眼里就知道不是凡货。
他一生征战,对弓自然再明白不过。
心里其实早就佩服起了朱桢,这家伙不知哪里来的鬼点子,这弓造得确实不错呢。
举起弓四周杨起,对胡惟庸道:“没想到朕的儿子还有这点本事。”
朱元璋农民出身,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儿子,是最朴素情怀。
胡惟庸跟朱元璋打了一辈子交道,非常了解朱皇帝。
也知道朱元璋今日请自己看弓,是有深远的警告意思。
自始至终,他都是脸色凝重,不大说话。
朱桢根据英国造的大长弓,非常简单,只是材料非常考究。
有护卫离了木牌,就放在百丈之外。
众侍卫都是军中有军功者,打过仗拉过弓,但真没见过有什么弓能射这么远的。
心中都不禁期待……
大长弓自然要配箭。
这箭也是朱桢特意改造的。
正常的箭杆都是竹或木。
这样的箭射出去,并不是笔直一条线,而是扭曲游走,像蛇一样。
而想把箭射准,通常不是直接瞄准而是射手的经验,凭经验或感觉瞄准在靶心的面或左右哪个点。
这完全是由箭的材质决定。
所以,在古代想做个好射手,百发百中,那可不是容易的。
毕竟现代的狙击枪,子弹射出都要考虑风和湿气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箭的影响更大。
而大长弓的箭,是朱桢特别设计,是用铝和铁的合金制造。
铝在大明已有应用,朱桢对这种金属更了解。
这种材质的箭射出去,基本是直线,百丈距离内并不会垂落多少。
眼见朱元璋要试箭,朱桢道:“父皇,这箭与众不同!”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