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王尚,就算是以乡卒身份,上过多次战场,见过不少死人的李展,时下那双显得沧桑的眸子,于火光下,也是眯起,沉声道:“刘亭长此间一剑,干净利落,一剑封胸,那黄巾首领,反应过来时,已经倒地!”
说到这里,李展话语一顿,又道:“若是我面对这一剑,亦难阻挡。素闻王君乃是剑术高手,可看出具体问题?”
李展同王尚,以前见过一面,还是那年一同应朝廷招募,起于乡地间,而往平叛,只不过两人关系不算特别熟络。但王尚早于市井间,持剑杀人,早名扬其乃剑术高手。
王尚闻言,摇了摇头:“我刺不出这一剑!这其中,正需要莫大之勇气,足可见,刘亭长乃属大魄力之辈!
刘亭长呢?”
两人专注讨论这一剑,当再转身时,发现正包扎伤口的刘祈,未见于身边。
火堆畔,就地取材,按照刘祈要求,制造简易担架的杜乡乡卒闻声,忙道:
“亭长去处置伤员了!
方才拿黄三对敌时,肚子被划开了个大口子,亭长尚打算寻来针线,帮他缝上……”
闻此,不论是于刘祈相对熟悉的李展,还是游缴王尚,脸上皆难掩惊意。
他们还从未听说过,那肚子被砍破之人,还能缝合活下来,不都是等死吗?
等二人寻到刘祈时,刘祈果然正用乡卒从黄巾军那里缴获来的釜,先行使人烧好热水,为黄三清洗肚子伤口。然后,就这火光,神情专注的缝合起来。
且见刘祈手上动作未停,出言道:“黄三,你可要撑住了!我见过比你这伤势还要严重之人,都能活下来,你小子壮得如同一只牛,没必要活不下去来!可别让你家中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亦别让你那新婚妻子,活守寡才是!”
黄三乃是清水亭人,距刘祈家不过一刻钟路程。这人平时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但没想到真要杀敌了,比谁都猛。
而见刘祈处置伤口的这般行径,旁人哪有见过,感觉比战场上,真刀真矛对敌,还要折磨人。
许多人不忍去往,便也转过头去。且经过此事,旁人于刘祈,不觉间多了些敬畏之态。
正被刘祈缝制伤口的黄三,腹部疼痛过多,已经不觉得痛了,刘祈一言,却使之清醒不少,气息有些微弱道:
“劳亭长费心费力,若……若我黄三能活下来,以后这条命,就是亭长你的!”
两刻钟后,闻知刘祈率杜乡人马,另有王尚部辅助下,大败一百黄巾军,斩敌三十二人,俘虏六十七人,而前侧危机也已解除,王安亲自带了一百多名乡卒前来帮助。
除过王安所领人马外,之前为刘祈和王尚所救的大小商贾,还有同行路人,得闻消息后,也纷纷前来帮忙。
整个小帽儿山前,火光通明。
而刘祈一剑封胸,杀了黄巾军首领,后缝合伤员伤口、治病救人之事,随即传开。
昏沉夜色下,一些人问询刘祈个中情况,许案那张嘴,不由得大声嚷嚷起来:“我亭长,那可是堂堂正正的大汉宗室,是那个鲁恭王之后,你们可不知道那,自那日应郡县招募,往县寺途中,便是太祖皇帝,也派出了黑蛇相送。
我亭长至前,那黑蛇摇曳尾巴,后还直立起来,遥遥一拜,汝等若是不信,可问问我杜乡其他人,便知真假!”
昔日刘祈率杜乡众人,往县城遇蛇一事,经过许久传颂,已然衍生了不少版本。
其中,以许案这大嘴巴所道,传扬最广。
至少这次随往郡治博县的千余名盖县乡卒,无不知晓。
可能想象得到,待战事结束,这千余名乡卒若能活下来,回到家中一说,就是一千个家庭。
而此间之战,让杜乡人,无不昂首挺胸,就算是有幸参与的黄乡乡卒,亦然如此。
故于许案言后,有人嘟囔着不信这神乎其神之事,即有杜乡与黄乡人站出,言之凿凿,由之亲眼所见。
刘祈忙碌了数个时辰,本想休息一二,耳边忽传来争辩之音,不由得摇了摇头,如何能想到那日偶遇,于今日,传成了这样。
胳膊受了轻伤,已做包扎的方真正巧走来,将一碗乡卒煮好的汤水,递到刘祈手中,目光扫了眼前方正在同人说话的县掾吏王安等人,压低声音道:“自即日起,亭长有斩杀黄巾首领之功,又得乡卒爱戴,且太祖以黑蛇传信之事传开,亭长之名,必会远扬。
将来即是回到盖县,借此名望,振臂一呼,从者当是无数。
且以真所见,黄巾生乱,这天下,只怕是永无宁日,亭长有匡扶汉室,振兴天下之志,又以此为己任,手下岂能无多人手?”
方真见王安走来,这才停了话头。
刘祈乃属务实聪明之辈,自能判断他所言虚实。
“刘亭长,这边有人想见你一面,当面道谢你救命之恩!”
刘祈正为方真看事之准,心做感叹之际,忽闻王安相召,便回神将汤水递到乡卒手中,而后快步走去。
能得王安亲自相询,今次莫不是救了某个路过的官吏?
刘祈心下好奇,而王安在看过刘祈所为,但以其中功劳,不论外甥吴猛曾言,他本身也亲近不少,遂提示道:“是本郡郡丞亲眷,其中一家老小,正好从琅琊老家,而往郡治博县。
本见我等乡卒人多势众,便一路相随,怎料黄巾军扑面而至。
这次全有赖你之作为,才能让之逃出贼手。”
刘祈于途中,倒是听人说过泰山郡新上任了一名郡丞,只是郡府之事,距离他这个小小清水亭长,还太过遥远,故没有太注意。
“敢请教王君,不知本郡郡丞名讳?”刘祈问道。
王安笑道:“其名诸葛珪,可是出自琅琊郡名门望族诸葛氏,召你相见者,正是其妻子!”
诸葛珪!
琅琊诸葛氏!
刘祈心神巨动,脸色一变。
可惜夜色下,无人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