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很快,就派使臣前来与孙权结盟,不过孙权将使臣晾在一边,没有同意。
随后,曹魏使臣又请求,用金银等交换,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
孙权没有同意,张昭劝阻道:“不如借此机会,与曹魏交好,同时可以获得金千斤,两全其美。”
孙权则说“如今,已经决定与蜀盟好,又怎么能再此同魏结盟呐?况且,魏吴之间,必定还有一战,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三分之局,魏是大敌。”
张昭无语,只能微微而退。
孙权在邓芝回蜀后,派张温去出使蜀汉。
孙权对张温说:“您本不宜远出,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所以与曹操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
张温回答说:“我在国内没有作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
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张温很有自信。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
黄武三年(224),张温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
……
蜀汉,成都。
张温带着礼物,以及相关的人员等,终于来到了蜀汉的京城。
还没有到门口,就看到有大批的人马,早就在城门之外,亲自迎接张温。
张温本来也觉得没什么,可是再看过去,发现高高举起的旗帜上,赫然写着“诸葛”二字。
张温明白,这是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亲自来迎接他了。
张温不敢怠慢,直接走下马车,仔细一看,前方有许多人在等待自己。
为首者,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先生可是张温张惠恕,亮在此恭候多时了,早就听闻先生在东吴,就有无人可及之名号,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诸葛亮显然是早就知道张温什么时候回到成都,今日特意出门来迎接张温。
“丞相是大汉支柱,今日亲自来迎接温,温倍感荣幸之至!”张温不敢托大,急忙回应。
诸葛亮轻摇羽扇,“先生远道而来,一路风尘,必然疲惫不已,亮早已为先生及麾下准备好,佳肴美酒,就请先生赴宴了。”
“丞相如此款待,温也只能却之不恭了。”张温点了点头,就跟随诸葛亮以及蜀汉群臣去赴宴了。
诸葛亮并没有过多同张温交谈,反而是简单的聊了聊,就请张温休息去了。
张温本来一路就风尘仆仆的,吃饱了喝足了,自然是回到诸葛亮准备的馆驿内,好好休息。
在馆驿内,张温暗暗点头:诸葛亮不愧是蜀汉丞相,言语不多,却字字珠玑,不愧是大汉曹休。
虽然只和张温说了几句话,就给张温带来了如沐春风之觉,真是一代人杰啊!
又过几日,张温这才见到诸葛亮,并且将孙权的想法尽皆告诉诸葛亮。
“丞相,我主吴王,自然也想要与大汉结盟,不过怕邓芝不能说清心意,特地拍我而来,另有亲笔书信送与丞相。”张温随即将孙权亲笔书信送与诸葛亮。
诸葛亮看到书信,眉头一动又松开。
“这东吴的纸张发展的倒是迅速,用此确实可以加快效率,远比竹简强啊!”诸葛亮暗想。
其实东吴的纸张也有早就有一部分,卖到了蜀汉,诸葛亮自然也知道,虽然通过与东吴的贸易,普通的纸张也可以轻松获得,但是顶级的纸张,却也千斤难求。
随着纸张的传播,技术也会发生扩散,尤其是孙登出征的时期,总有一些商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诸葛亮也花了一点代价搞到了最基本的纸张生产技术,然后也慢慢的改进蜀汉的行政与军用,不过毕竟夷陵之战后才一年多,普及还需时间。
如今的蜀汉倒是比曹魏先一步的获得了新纸张的技术,曹丕却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内容,对于内容来说,载体不重要。
诸葛亮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信上确实写明了,吴蜀结盟,共同伐魏!
尤其是孙权信上特别欣赏邓芝,并且说出“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吴王之意,亮已知之,先生可随我一起去见陛下!”诸葛亮看完信,随即对张温。
张温无不应允,自然是同意了。
张温随即前往宫廷上表章说:“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年幼却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们功勋普盖天下,声威振彻四海。
如今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贤良大臣辅佐执掌政务,满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灿,远近人们仰望您的风采,无不欢欣前来依赖。
吴国勤勉军旅国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与有道之君一起统一天下,倾心协力同规共谋,有如河水绝无反顾。
只因战事频频猛烈,我们可供役使的军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强加的耻辱。
现特派下臣张温疏通情况表达友情。陛下推崇礼义,不应以此为耻而忽视我的请求。臣自遥远的边境,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殊礼接待,恩诏不断传至,我受此荣耀感到惶惧,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谨此奉献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蜀汉颇为惊奇张温的才干。
当然,刘禅虽然看了信,但是决定显然不是能做决定之人,还是给诸葛亮。
“爱卿,请起,如此大事,朕不能决也,请相父处置。”刘禅就当个吉祥物吧。
“陛下,这是下臣进贡给陛下的东吴特产,请陛下笑纳!”张温又带来一些东吴的特产。
刘禅对笔纸不敢兴趣,反倒是对一些美食颇感兴趣,显得很高兴。
刘禅于是大宴群臣,款待张温,张温与蜀汉大臣交好不已。
吴蜀结盟,自此成为定局。
等到张温即将从蜀汉返回时,益州的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此人就是在夷陵之战前,劝说刘备不要伐吴之人,结果刘备大怒,将其关到刑牢中,如果不是诸葛亮,就死了。
张温就心中不懑,准备给这个晚来之人一个难堪。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您学习吗?”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天有头吗?”秦宓说:“有头。”张温问:“头在何方?”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诗经》说‘上天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天没有脚,凭什么行走?”
张温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有姓。”张温问:“姓什么?”秦宓说:“姓刘。”张温问:“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
张温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秦宓说:“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张温对秦宓十分敬服。
“您才是蜀中大才,温佩服无比!”张温自感不如。
诸葛亮解围道:“先生是治国安邦之才,不在于唇齿游戏!”
张温这才松一口气,不由得同众臣谈笑,然后再拜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