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晁盖在聚义厅聚集众头领说道:“如今我梁山泊日益强大,在水泊的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但当今天下贪官横行,盗匪猖獗,仍有许多平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梁山泊虽是啸聚山林,但一直以忠义为主,平素与百姓秋毫无犯且一直倡导替天行道。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现如今梁山兵强马壮怎可偏安一隅只顾自身周全,我意荡平寰宇还世间清平。今有淮西王庆,本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平日里只知道吃喝嫖赌,现在却纠集一干江洋大盗,山寨强人倾覆城池,涂炭百姓,我想派人前去攻打,也好保得一方水土安宁,不知诸位兄弟意下如何?”
这时李俊说道:“哥哥有如此雄心我等自当追随。只是我们若是举大军出征,朝堂之上的奸臣一进言,昏君再派遣兵将前来梁山又要如何?”
“此事我已经与两位军师商议过了。如今朝廷四处征战,又与金人盟约出兵攻取辽国南京析津府,已经分不出多少兵力再来梁山,我们只需留下凌州城的兵马防备就可。”晁盖继续说道,“再则,有劳萧让贤弟等下起草一份奏折让朝廷允许我们出征,让燕青和戴宗二人走一趟汴梁城交给宿元景宿太尉,劳烦他在金殿上交与赵佶,满朝文武也只有他能帮得了我们。到时候相信他们也会乐于坐山观虎斗。”
阮小七听了说道:“哥哥要打王庆直接前去就是,为何非要请示朝廷。哥哥此举难不成是想招安吗?”众头领听得此话尽皆动容。
“呵呵呵。小七哥不要多心。”吴用笑道,“自古以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哥哥此举乃是想取得个出师的名分,并无招安之意。”
晁盖接着说道:“众兄弟若无其他意见那就这么说定了。”
燕青和戴宗到得汴梁城之后,得施恩帮助见到了宿太尉,宿太尉在第二日早朝的时候亲手把奏折交给了宋徽宗赵佶,赵佶打开看时只见上书:晁盖等梁山众人,本是平民良善,素怀忠义之心,常有报国之念,无奈奸臣当道,我等众人多受迫害,报国无门,被逼上梁山。如今虽身居草莽,但仍思报效国家,今闻淮西王庆造反,占据州府,搅扰地方,擅改年号,梁山众人情愿前往征讨,尽忠报国,特此奏闻圣听,降旨恩准。
宋徽宗看完之后说道:“宿元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通梁山反贼!”
宿太尉跪下说道:“圣上息怒,微臣并未与梁山私通。”
“没有私通?那这奏书到底怎么回事?”
宿元景解释道:“这封奏书的确是梁山的人给我的,但却是他们寻到我府上让我代为上奏。微臣不敢蒙蔽圣听所以才上奏给皇上。”
“嗯,起来吧。”赵佶接着说道,“晁盖说要带兵征讨淮西王庆,诸位爱卿说说,这晁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蔡京说道:“皇上,晁盖此举乃是居心不良,想趁机扩张怕师出无名因此才来请旨。宿太尉被人利用了都不知道。”
宿元景反驳道:“臣多层听闻梁山行事多有法度,不占州府,不扰良民,只杀贪官污吏,谗佞之人,专一替天行道,非是奸恶之人。”
这时御史大夫崔靖出来说道:“皇上无需理会晁盖到底如何,既然他上此奏疏,便是有招安之念,不若就降下诏书,赐其御酒佳酿,珍馐美味派遣一员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安抚,直接恩准让他带兵征缴王庆便是。”
赵佶说道:“崔爱卿说得有理,就按你说的办。”于是便让殿前太尉陈宗善带上诏书还有御赐之物前去梁山招安。
陈宗善到得梁山,晁盖亲自把他引进聚义厅。在路上陈太尉旁边有两个人在那里指手划脚,想来这两个就是那李虞候跟张干办了。只不过现在高俅都被杀了那李虞候怎么还是跟来了呢?这两人把梁山众好汉惹得满肚子怒火,只是见晁盖在此好似全不在意因此并不敢发作。
到得厅上,陈宗善要宣读诏书让梁山众人跪下接旨,只见并无一人下跪,只听晁盖说道:“山野草莽逍遥自在惯了,不识礼法,请太尉就此宣读诏书吧。”
这时陈太尉旁边一人说道:“天子降诏理当跪听,你等草寇居然敢不跪!”
另一人说:“张干办,说那么多干嘛。这伙人本就是该死之人,我看我们也别读什么诏书了,直接回去就是。”
梁山好汉听了一个个怒从心头起,就要把陈太尉他们都给杀了。晁盖这时取过圣旨看了下说道:“这两人辱及我梁山兄弟,把他二人给我杀了,但这事与陈太尉无关,请太尉就此回去,说梁山领旨谢恩,必定平定王庆叛乱。”
陈太尉一行留得性命的人全都是面无人色,吓得两股颤颤,忙惶惶地离开梁山。晁盖回到聚义厅,再聚众头领宴席。只听他笑道:“你们这群家伙可得改改性子,刚才差点把陈太尉都给杀了。他虽然无甚能力,但为官还算清廉,你们差点就错杀好人了。”
阮小七说道:“哥哥你难道没看见刚才那两个混蛋有多可恶吗?怎么就怪我们性子不好了。看你刚才那样子还真以为你想招安来着。”
“我不想招安,但也不想现在就与朝廷为敌。”晁盖接着说道,“都给我准备好了,军马器械,粮秣船只都要齐备,三日后大军出征。”
回到东京城,陈太尉在朝上把梁山上发生的事全都说了遍,宋徽宗听了当即大怒道:“梁山贼人实在是目无法纪。”
蔡京趁机说道:“梁山众人实在是胆大包天,竟连朝廷钦派之人都敢杀了,臣请陛下再遣大军扫荡。”
崔靖说道:“若非那二人言语不当,也不至招此杀身之祸。况他们也并非皇上钦派,以臣之见,晁盖他们既然接了旨意,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再不济让其与王庆两败俱伤到时再派兵征讨也可事半功倍。”
“好,朕便再信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