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有关公孙瓒在幽州的战报,接连不断的送到袁绍那里。
虽然知道再这样下去,不但老窝冀州都可能没了,还有可能错过农时,迎来更大的危机。但现在和袁术的大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他已经骑虎难下了!
此刻袁绍已经萌生退意,于是召集众谋士商议。
田丰进言道:“主公,我关每次大战之际,袁公路都让吕布、张绣两路人马冲锋在前,撤走的时候又长长派这两人断后。”
“哼!”袁绍不待田丰说完就冷笑一声,“他嫉贤妒能毫无容人之量,肯定是想趁着这次大战的机会,先削弱吕布、张绣,然后将他们一举伐灭。”
“但吕布、张绣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辈。”
“你是说……”
“吕布反复无常,得物便喜,主公只要派人带着稀世珍宝见他,然后以利诱之,其必定会对袁公路倒戈相向。”
“那张绣呢?”
“张绣有勇无谋,万事全凭贾诩帮他做主,只要主公能说动吕布,然后让吕布去当这个说客,贾文和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好!”袁绍听后大喜,随即修书一封,派陈震带上稀世明珠一颗,乔装打扮去见吕布。
吕布见了袁绍的手书,把玩着那颗稀世明珠,心里高兴的没边儿了。
嘿嘿!袁本初让我事成之后和张绣平分豫州,我占东面,那不是还有机会趁机夺取徐州?!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孝起先在我这暂住,我这就去见张绣!”
“那就有劳温侯了。”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吕布说完,便趁夜来到了张绣的营寨,说明此行的来意。
张绣听了犹豫不定,不由看了眼贾诩,见他不动声色的微微点头。
“好!既然袁术不仁,那就不能怪咱们不义了!我这次就唯温侯马首是瞻!”
“太好了!兄弟!只要咱们能同心协力,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业!”吕布知道张绣连自己都不如,于是尝试着对他拉拢。
贾诩冷笑,张绣或许没你有脑子,但是他知道什么人的话能听……
两天后,袁绍倾起大军往南进发,袁术急忙下令出兵迎敌。两军相会,袁术和往常一样,把令旗一举,擂鼓催促前军的吕布、张绣冲阵。
吕布、张绣和往常一样,听到鼓声便往前冲,但到了一半便左右分开,往袁术的侧翼而去。
这时袁绍也下令擂鼓挥军掩杀。
三路人马,吕布在左,张绣在右,袁绍大军居中,和滚滚洪流一般奔着袁术大军冲过来了。
二十五万人马,猝不及防之下被袁绍、吕布、张绣杀得溃不成军,兵败如潮。
吕布、张绣紧追不放。
袁术不敢应敌,领着残兵败将慌忙逃走,一路往南直奔寿春去了……
同时,伊籍奉刘表之命来到雒阳。
刘备听说之后,同众将官出城迎接,十分热情的把伊籍请回府堂。
见礼坐定之后,伊籍说道:“不瞒玄德公,在下这回是为盐而来。”
“为盐而来?”刘备微微有些奇怪。
陈宫、陈登、鲁肃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不错!此前荆州之盐仰仗江淮,可如今江淮大饥,战乱不断,已经没有余暇晒盐、贩盐了……”
“那江东呢?吴郡不也是产盐之地吗?”刘备问道。
“玄德公有所不知,刘荆州得知孙策攻打丹阳,便支持黄祖出兵,抢在孙策之前夺取了豫章。如今孙策又极力控制江东同荆州的往来,严禁往荆州贩盐。”
众人听了一怔,没想到关键时刻刘表竟然这么果决。
“不是还有巴盐吗?”刘备又问。
“巴盐供给益州之后,基本所剩无几,再加上刘璋和刘荆州向来不合,又怎么会给荆州供盐?现在荆州的一石盐,已经被那些豪商哄抬到了二十石米的价格,就算如此,仍旧供不应求,还要继续涨价啊!”伊籍感叹道。
“原来如此。”刘备点头,“盐这东西,河东倒是不缺,直接从盐池边上挖就行。我听二弟说,以往在太平年景,河东盐池的盐销往司、冀、兖、豫、并、凉六州的很多地方,想来应该能满足荆州的需求。”
“正是,刘荆州这次派我来,就是为了和玄德公互通有无,以粮换盐的。”
“那机伯先生认为,这盐到底该如何换法呢?”刘备自己不谈条件,把皮球踢给了伊籍。
“若按以往的惯例,丰年是一石盐换五石米,而饥年则是一石盐换八石米。”
“我和景升兄是同宗兄弟,那就以一石盐换四石米,先生以为如何?”刘备十分大气的说道。
“不可!玄德公千万不可这样!”伊籍连连摇手,“在下知道您仁义,但是恩大成仇啊!还请按照以往饥年的惯例来。而且就算如此,刘荆州将这些食盐分销给百姓,照样可以大赚一笔!”
程咬金一听笑了。
这两人有意思啊!供货方拼命的压价,而买家的采购经理又拼命要求涨钱。
看来只有让对方的采购经理成为自己人,做起生意来才能稳赚不赔啊!
刘备看向陈宫、陈登、鲁肃,征询他们的意见,看到他们都微微点头,才道:“那好,就依机伯先生之言!”
随后,伊籍跟刘备定下了第一批十万石食盐的大单。
并且向刘备透露,后续还得需要二十多万石,才能满足荆州的需求。刘表也是怕刘备知道的太多会坐地起价,所以才准备分批次购买。
刘备倒是毫不在意,如果真能卖给刘表三十万石食盐,那今年就不用为粮食的事提心吊胆了。
就像伊籍说得,这是互通有无,合则两利之事。
一切都谈妥了,刘备安排厮役摆酒设宴,给伊籍接风洗尘。席间觥筹交错,众人详谈甚欢。
第二天,伊籍告辞离开,回荆州向刘表复命。
数日之后,吕布、张绣封袁绍之令继续追击,撵着袁术渡过淮河,躲回寿春再也不敢随便出来了。
而袁术的部将刘勋,在和他失散之后,趁机收拾残兵败将,占据徐州的彭城、东海、下邳三郡,并且修书向袁绍请降。
袁绍见了刘勋的手书,咬牙切齿的老半天之后,不由长叹一声。
这次决战算是打赢了袁术,但他也没占到多大的好处,而且还丢了幽州、青州。就算占下了兖州这个烂摊子,实力也是不进反退。
如今北有公孙瓒、东有曹操、西有刘备,内忧外患不断,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会和袁术一样控制不住局面了。
这样的情况下,又哪有余力对刘勋用兵?
所以就算知道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是假意投降,是用暂时的妥协赢得发展时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