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9.上镇(1 / 1)绝望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有山:“哎,那倒也是啊,算了,就不学了。反正在我眼里,你这孩子跟我亲生的一样儿,有你这小仙人,已经是咱们家,啊不对,是咱们整个江水村的服气。”

周朝:“您可太会夸人了。”

潜意思就是,赶紧多夸两句。

听着听着,姜花眨眨眼:“啥,那刚才是小朝儿的把戏?”

周朝:“是了,对不起婶婶,让您担心了。”

姜花:“哎呀,真有意思呢,小朝儿厉害。”

那温暖的手摸头,总会让周朝回忆起亲娘来,就,特别的羞涩,那平常的脸皮都有些红了。

周干铁:“行了,你看你们俩,夸的这么厉害咋能成啊。”

马有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干铁,我老早就跟你议论过,这教育孩子啊,一定要多表扬,多鼓励。”

周干铁:“有句话说得好,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见两人又跟平常一样论起来,周朝就站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

马有山是谁?

这关系就得再往前讲了。

马有山的爹,跟周朝爷爷,是从小的拜把子兄弟,关系好的爆炸的那种。

这两人后来连结婚都是一块儿的。

还不止呢,周朝奶奶跟马有山的母亲,更是货真价实的亲姐妹。

整个一出江水村版的孙策周瑜,这已经算是一番佳话了吧,但还有后续。

马有山跟周干铁,是同一天生的,真正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生,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不清楚。

但就看着前半句,已经奠定了这两人的关系基础。

马有山和周干铁,一起长大,那感情,几十年如一日。

就周朝自己得感觉,马有山,其实比不在江水村住的亲叔叔要亲的多。

所以马有山说他们是自家人。

周朝只觉得理所应当。

这就是他的家人。

等了一会儿后,人都来的话差不多了,牛车也就起步了。大人们说说笑笑。

周朝跟西照先和齐千岁,则落在后面。

村里人也都知道他们可是小有本事的,所以也不怎么担心走着走着,三个人被那路过得野狼叼走了。

周朝:“做生意嘛,尤其是咱们这种刚起步的,光看喊是没有用的。咱们得有确实的证据!”

齐千岁:“你是说,拉个人过来演戏?”

周朝:“咋能说演戏呢,那效果可是货真价实的。最多,就是一点不值一提的商业技巧。”

西照先:“既然要做,那就要足够惹眼,到时候找一找,最好能逮住一个街头的懒汉。”

齐千岁:“这个好,到时候,说不得两个烧饼就打发了,出场费便宜的很。”

周朝:“你们两还真是机灵鬼,不过确定镇子有乞丐吗?”

西照先:“乞丐这个群体,是会跟着季节走的,他们是无根浮游,不会把自己特意拴在某处。”

周朝:“翻译翻译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西照先递给周朝一个眼神,你懂的!

齐千岁:“没有也无事,到时候我亲自去拉人,小女孩的求助,鲜有人能拒绝吧。”

周朝:“哇,在你说出这话的时候,你就已经有天山童姥那范了。”

齐千岁:“天山童姥?”

周朝:“夸你呢,有着不同于年龄的成熟。”

齐千岁:“那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照先:“有礼。”

齐千岁:“而且,我可是内务部长,比起怎么赚钱,去研究怎么能更省钱,才是我要干的事。”

周朝:“说的太好了,鼓掌!”

西照先:“但,还有一件事。”

周朝和齐千岁异口同声:“安心最重要。”

西照先点点头,好好一个小帅哥,越来越像个爱操心的老妈子了。

……

江水村辖的镇子,名字叫老牛镇,特别的淳朴。

比起城市肯定不算多大,但也非常繁华。

镇子的外圈有两米小高的土墙围着,因为镇子是地处平原,所以总要做些防范,预防野兽。

年代久远,可能还会有强盗。

不过老牛镇的城墙,其实很少起到作用,更多的用处是当个摆设,心理安慰。

对于世世代代生根于周边山内的乡民而言,老牛镇,就是他们眼里最繁华的地方了。

感觉这里应有尽有,哪怕是想要摘天的星星,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不大的孩童而言,能去一趟镇,就是幸福。

但实际,老牛镇的常住人口只有一万。

跟乡民脑子里的想象比较,真正的老牛镇确实没那么繁华。

周朝现在已经十几岁了,但一次到镇子里,还是他几岁大时。那次究竟是为了什么,来到镇子,已经记不清了。

如今脑子里仅剩的朦胧记忆告诉他,对于越落后偏僻的地区而言,哪怕过去十年,风景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这次入镇,就是赚钱。

先试试水,把握一波市场。

以前周朝想到的赚钱办法,肯定不如眼下能用的有效方便,毕竟绝大多数没有太多智慧的人,能赚到的那就是个辛苦钱。

养活自己勉强够,可成家立业,就赶紧闭嘴好。

也有一些点子,是需要启动资金的。

周朝那肯定是没钱的,一分都没有,毕竟在村里过活,他有钱也不知道怎么花啊。

江水村的牛车沿着向下的山路,一路抵达镇子口。

天的太阳温度适中,暖洋洋的。

进城的口子分两边门,靠这边的叫东门,但东门并不是完全的指着东,仅仅只是个名字。

晚这门是闭着的,白天,想要入镇,都得先过一遍检查。

也就是确定身份证明。

这个政策实行了挺长时间了,确实有效的降低了犯罪率。

像这样的镇,平常也不会清冷,但每过几天,就跟过节一样有大热闹,赶集。

这天去镇的人多,门口都得排起队,所以进去的手续又会精炼。

无论进出,每个人,别管年纪大小,都得给一枚铜钱,出来也是,一个人进出,合计两块钱。

这笔钱算进税收,用来支撑老牛镇那个小官衙的平日花销,当然逢年报时,也能当政绩来算。

功可能没有,但一定无过。

这也是政策,从下到,统一进税,增多国库。

这钱,也确实不多,因为一铜钱相当于一块钱,十贯钱也就是一万枚,等于一银钱,十银钱是一金钱。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