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缂丝绣品(1 / 1)雷厉风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缂丝又称刻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古老而辉煌的织绣手工艺。是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根据史料来看,“缂丝”这一名称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彩陶土器时期就已经存在,发展至殷商已经出现了制作比较精良的缂丝成品。

它利用的是“通经断纬”的织法,以生蚕丝作经线,以各色彩丝作纬线,经线贯通整幅织物,纬线依照图案及颜色要求与经线交织,最后拉紧经纬线。

织物本身通经回纬,但是纬线分色块与经线交织并拉紧,充分覆盖于织物部,其表面实际不露出生蚕丝地子,却又能在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种断痕形象,如剪如刻。

一幅缂丝成品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清代,是缂丝织造业最为繁盛的时代。

它保持了传统缂丝工艺的所有特点,还在这一基础采用了将缂丝、刺绣混合制作的方法,出现了一大批精巧工细的作品。

同时,清代的缂丝织物,在内容大量融汇书画,诗文、名画通篇缂于幅面的比比皆是。

是收藏品中的佼佼者。

胡牧之记得,在04年的时候,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就以3575万的天价被人拍走。

17年后,也就是2021年,该缂丝绣品再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这一次,它以2.415亿元被人拍走。

不过对于收藏清代缂丝,清早中期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此时的清朝国力强盛,在缂丝制作不惜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因此成品精美绝伦者甚多。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江南的丝织业被皇权垄断、控制,最好的缂丝作品基本都是宫廷权贵之用,哪怕是高阶要员服装那一块小小的官补,都价值不菲。

但是在清晚期,国力衰微、战乱动荡,即使宫廷所用,真正顶尖的缂丝工艺已经很少见。

这个时期的缂丝作品,如果不是精工细作或者具备重大历史意义,一般没有什么收藏必要。

而胡牧之手里的这件缂丝绣,正是乾隆时期的缂丝蜀葵菊石图。

按照胡牧之的估计,这玩意现在的市场行情也就几万块左右,至于以后,升值到百来万也说不准。

“起床,班,新的一天开始了!”

胡牧之起床后,洗漱了一番,便是离开了大杂院。

由于时间还早,胡牧之在路边吃完了早饭,顺便打包了两份之后,这才朝着古轩阁而去。

来到古轩阁的时候不过七点五十分。

胡牧之以为这会夏语柔还没过来,谁知道,店门已经大开。

而去在店内的里屋办公室门口,还站着一人。

从背影看,不是夏菏泽。

带着疑惑,胡牧之迈步走进了店内。

此时,这人身体微微前倾,眼睛都快贴到门了,好似在看什么。

由于太过专注,就连胡牧之进入店内,这人也没发现。

走的近了,胡牧之才发现,这人竟是张军。

不用问,肯定是来找夏语柔的。

不过这家伙在看什么阿?

“喂。”

胡牧之朝着张军喊了一声。

而这一声‘喂’,吓得张军整个人一激灵,猛地转身。

当看到叫自己的人是胡牧之时,张军一张脸突然红了起来。

“你在这干.....”

‘嘛’字还未出口,张军突然一个侧身,将胡牧之朝着门里一推,转身朝着店外跑去。

猝不及防之下,胡牧之一个踉跄,整个人重重的撞在了门。

而且门没完全关严实,所以这一撞,胡牧之将门直接给撞开。

看着屋内的场景,胡牧之整个人一愣。

因为夏语柔正在换工作时的衣服。

不过只是背影。

唰!

当夏语柔听到门响后,她本能的回头,就发现胡牧之正睁大双眼看着自己。

这一刻,夏语柔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

“夏掌柜,我....”

胡牧之想解释一下,然而,夏语柔却是不给他任何机会,厉声喝道:“给我出去。”

胡牧之知道,这会的夏语柔肯定是在气头,自己说什么她也不会相信,这就从地爬起,退出了房间,并且帮夏语柔关好了门。

“靠,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背锅侠?”

胡牧之心里将张军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