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赶紧站出来说道:“父皇,枫弟言之有理。”
“刘御史和宋大人完全没有徇私舞弊的动机。”
徐妙云点点头,“夫君说的没错。”
“刘御史和宋大人的为人都是出了名的,没必要在这种事,自毁清誉。”
胡惟庸看见朱元璋有些动摇。
心底着急的不得了。
朱枫一出现,准没好事。
胡惟庸赶紧看向朱枫,满脸疑惑道:“既然他们没有舞弊。”
“那为何只有南方学子榜?”
胡惟庸认为只要自己死死抓住这一条。
朱枫就不可能替刘伯温和宋濂脱罪。
只是胡惟庸太高看自己了。
他的那点小心思早就被朱枫看穿了。
朱元璋看向朱枫。
“枫小子,对此你又如何解释?”
这也是朱元璋之所以大动肝火的地方。
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全场人的视线都聚集在了朱枫的身,等着朱枫解答。
朱枫唇角阖动,缓缓道出缘由。
“这就要从大明第一次北伐说起了。”
“自从徐达大将军第一次北伐,把北元赶回大草原。”
“我们大明才彻底收复了大片北方领土。”
“距离现在没几年时间。”
“特别是幽云十六州,自从被后唐的石敬瑭割让给辽国之后。”
“一直被各种政权统治,动荡不安。”
“四百多年了,才被我大明重新收复。”
“不像是南方早就归于我大明的版图之下。”
“况且,北方经济恢复的状况远远不如南方。”
“自然会影响到学子们的学业水平。”
朱枫的话,引起了大家沉痛的回忆。
“是啊,北方战乱频发,百姓都吃不饱饭。”
“哪有闲心送孩子去读书?”
刘伯温连连摇头叹息。
“就算是如此,那也不能一个榜的北方学子都没有。”
“次科举考试,都有二三十个北方学子榜。”
胡惟庸眼里闪烁精芒,自以为抓住了漏洞。
不相信,朱枫还能辩解。
“胡相,次科举考试也是我和刘大人负责的。”
“那一次都没出问题,这一次,难道就一定是我们的责任?”
宋濂没好气道。
“这可不好说,反正榜的结果摆在那里了。”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考官徇私舞弊能讲得通。”
胡惟庸一口咬定,就是刘伯温和宋濂的责任。
就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朱枫再次负手开口。
“其实也不难理解。”
“相较于南方,北方脱离北元的统治较晚。”
“不仅读书人少,而且学习环境也不好。”
“北方很厉害的学子,在次科举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加近些年来,南方经济恢复的较早较快。”
“北方经济的恢复才刚刚开始。”
“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弥补的。”
朱枫说的有理有据,让人难以辩驳。
听到这里,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
“枫小子,你说的没错。”
“当初徐达大将军第一次北伐回来,那是感慨万千。”
“他在北方看到很多农田都被圈起来做马场。”
“田地荒芜,民生凋零。”
“很多人身着胡服,说话中甚至还夹杂着胡语。”
“徐达大将军说,再这么搞下去,我们的孩子连唐诗宋词是什么都忘记了。”
朱元璋对当初徐达的描述记忆犹新。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是每一个字他都记得。
这些年来,他已经大力发展北方。
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只是在科考,南方学子的优势还是很明显。
“陛下,虽说本次科举考试的结果有一定的客官因素在。”
“但是不处置责任人,恐怕难以平息北方学子的怒火。”
“还请陛下三思。”
胡惟庸拱手说道。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此机会,打压刘伯温和宋濂。
“就算是要处理问题,也不能罔顾事实。”
朱枫的眼神变得无比犀利。
胡惟庸想借此铲除异己,打击浙东集团。
壮大淮西集团,增大自己在朝堂的话语权。
朱枫绝对不能让胡惟庸的阴谋得逞。
“那周王殿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还请明示。”
听到朱枫如此为刘伯温和宋濂说话。
胡惟庸有所不满。
但是碍于朱枫的身份,他只能忍着怒火。
但是却又不忘采取更加高明的办法给朱枫出难题。
他认为这个问题无解。
再一次,胡惟庸高看了自己。
“这有何难?”
“就说次科举考试的题目南方学子更加的擅长。”
“为了保证本次科举考试的公平。”
“特开设北方学子专场。”
“开科取士的比例和南方学子一样。”
朱枫信手拈来,拿出了办法。
“好!”
“枫小子,你这方案真是不错。”
“既给朝廷留了面子,又能笼络北方学子,给他们一个交代。”
“让北方学子明白,大明一样是重视他们的。”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