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赶在天黑前走到了青阳县,三人找了家客栈住下。
“来,三间房,你是中间那间,我们两个一左一右的护卫你,你就安心睡吧。”梁乐把房门钥匙递给杨金凤和李青,打着哈欠,眯着眼道:“累了一天,困死了。”
杨金凤实在有点看不下去了,“你根本就是在辕坐上躺了一天好吧,连遇上马贼都没喊过一声,你干嘛了就累?”
“就算光是颠簸也很累啊。”
这倒是真的,马车虽然慢,但是木轮着地怎么也免不了颠簸,坐在车厢里的杨金凤都觉得浑身不舒服。从小锦衣玉食的杨三小姐,家里的马车也都是锦垫软墩,还真没有过这种感觉。
三人回房,各自睡下。
半夜,杨金凤的房门忽然悄悄打开。她蹑手蹑脚的从房门中迈出来,左右张望一下,没有看见人影。再回头轻轻带上房门,预备离开。
再一转身,就看见穿着月白僧袍的和尚静静立在自己身前,披着半身月光,说不出的高洁出尘。
杨金凤吓了一跳,见和尚就竖起左掌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她竖起五指,在和尚眼前晃了晃,和尚依然不动,她便又轻手轻脚的转过身去,开门回到房中。
“吓死我了。”杨金凤纳闷的看了看隔壁,他怎么那么快就发现的?难道就一直在门口盯着我?
又过了半晌,不死心的杨三小姐握着被褥系成的长绳,在窗前得意的笑了笑。
推开窗,外面就是长街,他们的客房在客栈二楼,不高不低。杨金凤将长绳一头系在床角,另一头抛出窗外,背转身爬了下去。
绳子是不够长的,但是她大概估量了一下长度,觉得剩下的距离也就一人高,直接撒手跳下去应该也不成问题。爬到一半,绳子果然不够用了,杨金凤深吸了一口气,一鼓劲就松开了手。
落地的过程中她只觉自己的腰被人托了一把,那人手上一股水流似的劲道带着自己轻轻一旋,便卸去了力道,双脚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谢谢。”杨金凤下意识的说了一声。
“不必。”李青柔声答道。
“······”
杨三小姐沉默半晌,长叹了一口气,道:“大师你就放我走嘛,我实在不想回家。”
李青缓慢而坚定的摇了摇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要不大师你跟我一起走吧?我们可以往西去昆仑山看雪,往东去渤海边泛舟,或者直下江南,改道蜀中,干嘛非要去洛阳啊对不对。你也别跟着这窝窝囊囊的总镖头混了,他给你多少钱,我给你十倍好不好?”杨金凤尽力蛊惑道,她忽然想到,在自己离家出走的过程中,如果有李青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相貌俊美厨艺精湛武功高强的人跟着,岂不是天下大可去得。
“不行,小僧既然答应了要做这个趟子手,就要尽到一个趟子手的职责,绝不会有其他想法。”李青的回答仍然坚定。
“趟子手的职责是什么?”
“带路,示警,探查敌情。”
“······”
这下杨金凤彻底不知道说什么了,难道说大师你清醒一点?你做这几样事情是不可能有前途的······
第二天上午,梁乐依旧起的很晚,三人下到大堂吃早饭的时候,他诧异地看着杨三小姐的黑眼圈,问道:“三小姐昨晚休息的不好吗?”
“呵呵,好极了。”杨金凤冷笑道,现在才一天,她觉得自己已经讨厌死这张脸了,不知道接下来这段路可怎么走。她侧头看了一眼李青,奇怪的是,和尚如果一晚上都在盯着不让她跑掉,那休息的时间一定比她还少。但是李青永远都是那副岁月静好云淡风轻的样子,满面容光,实在看不出有一丁点的缺精神。
难道一直闭着眼真的可以随时休息?
三人正围在一张桌上吃饭,打客栈外面走进来几个劲装佩剑的汉子,看见梁乐他们,立马走了过来。那几人走到近前,当先一人抱拳道:“见过诸位,请问诸位之中可是有一位来自龙渊剑池的少侠?”
梁乐打量了一下这人,只见他身材高瘦,笑容可掬,唇上一抹短须,看上去像个精明伶俐的生意人,又或者是谁家的管家,怎么看就是不像个剑客。他身后那几人虽然身材壮实,但是一看也是没有武功底子的,不知道为什么都穿成这样招摇过市。
“你们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事吗?”梁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先反问道。
“小人只是这青阳县吕家的一名管事,这其中具体的缘由小的也不知道,只是我家老爷有命,一定要请来自龙渊剑池的少侠过府一叙。”这管事仔细看过三人,然后对梁乐说道。毕竟这三个人坐在这里,一个和尚,一个女子,看上去只有梁乐最像是练剑的了。
梁乐婉拒道:“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就不了吧。实话说,我们是镖局行的,走的镖比较急。”
这话听得杨金凤在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急?
那管事一听,有些急切的贴近梁乐道:“少侠只要到府上与我家老爷见上一面,绝对会有不菲的回报。”
“回报?”梁乐眨了眨眼,有些疑惑。
管事连忙点头笑道:“没错,我家老爷嗜剑如命,但凡见了江湖剑客,每每仗义疏财,绝对亏待不了少侠。”
“其实,”梁乐看了一眼李青和杨金凤,“也没那么急是吧,见一面的时间多少也还是有的。”
李青自然是无不同意,杨金凤也只是把眼神斜斜一撇,懒得理他。
三人吃罢了饭,便随着那吕家管事一同前往。客栈外还停着一辆双马齐驾的大号马车,原来吕家还是特地备车来迎的。马车内装潢算不上富丽,但是在这小县城里也颇为阔气了。
“要不你也别收人家钱,就把这马车要过来得了。”杨三小姐建议道。
一路上梁乐与那吕家管事交谈,也了解了大概情况。
原来吕家是青阳县城里最大的家族,坐拥青阳县近半的田产,后来又出本钱做了不少生意,公认的富甲一方。祖祖代代的传承到了吕老太爷这一辈,出了点异数。别的世家子弟若有爱好,顶多是琴棋书画,珍宝古玩,宝马良驹。若有恶习,也不过是吃喝嫖赌,伤身有余,不足败家。但是这吕老太爷自打年轻时候起,就无比向往江湖剑客,梦想便是仗剑江湖,行侠天下。岁数小的时候也曾经一人一剑出门远游,说是要拜访天下名师,修习绝世剑术。后来绝世剑术还没练成,家中老父就过世了,不得已把他找回来,从此不情不愿的继承了偌大家业。
哪怕是做了吕家家主,他的心思也不在家族产业上,一门心思精研剑法,三天两头就要闭关苦修一阵子。万幸他结婚生子都早,没几年老太爷的儿子,也就是现今吕家家主吕青釭就长大成人,能够接手家业了,吕老太爷立马就让儿子主事,自己一门心思投入到了剑道丛林中。
看他给儿子取得名字就能看出来,吕老太爷心中除了剑是真的没有别的。他自号“棠溪”,给儿子取名“青釭”,连家中丫鬟小妾都要取些“凤鸣”“赤练”之类的剑名。比如这位奉命来接梁乐他们的管事,就有幸被赐名“承影”。
除了收藏名剑,给人赐名,吕老太爷还好豢养剑客,只要是左近有点名气的,或者能展露两下手艺的,只要带剑来投,统统悉心招待,家中长期供养的剑客就有三五十人。遑论那些来来往往上门蹭饭的江湖人,这些年接济的何止千百。也就是吕家家大业大,吕青釭也是个精明强干的家主,要不然还真顶不住吕老太爷这样败坏。
但凡好剑之人于世,不可能不对剑道圣地龙渊剑池抱有憧憬。吕老太爷年轻时候也曾经游访剑池,可惜以他的剑道天赋,连剑池入门三关的第一关都走不过去,他当年在那里住了三个月,最后愣是被剑池看门的弟子赶走了。他倒有心拜访一些从剑池出来的剑客,但是剑池出来的人本就不多,而且无一不是天下名家,那样的人哪里会在乎他这样一个土财主。这些年来,一直心存遗憾。
所以昨天偶然听说青阳县城里来了个出自龙渊剑池的剑客,顿时心痒难耐,只是昨天已经太晚,不能出来寻找。吕老太爷激动得几乎一宿没睡,今天一大早就把家里管事都派出来,在青阳县大小客栈寻找,务必要找到那位“懒洋洋一副要死的样子”的少侠。
马车不多时便到了吕家大院,下车看过去,吕家当真是称得上富甲一方的称谓,整个青阳县城的南城有一半都被他们家这片宅子占了。门前大片青石铺就的空地,远远看过去家门也是又高又阔,敞亮之极。门前空处立着一块丈许高的巨石,石头上用朱砂写就通红的四个大字,
“剑气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