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在农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养猪养牛的,养牛是为了种田,没有牛怎么种田?这年代也没有什么机械种田的说法。
大型机械化种田,只适合北方的平原地区,南方以丘陵地带为主,田地高低不平,人均也就一二亩土地,土地少,人口又多的村子,很多人还分不到一亩田地呢,所以机器种田不现实,至少在这个时代还不现实。
以后肯定是慢慢的会实现机器种田的,机器耕田,机器插秧,机嚣收割,慢慢的大家也就不养牛,也不养猪了。
不少地方农民想养猪,都不让养了,说是会污染环境,只能由专业的养猪场养猪了,农民想吃猪肉都得买。
就算是农户养了猪,也不准私自屠宰了,更别说是私自杀猪卖猪肉了。
但这个年代农村人养猪,却是农村老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一年要用的钱,基本上全靠卖了几头猪身上获得。
农村人除了办喜事会杀猪,也就过年杀头猪了,但也不是家家会杀猪,很多村里人过年杀猪,也大半都是卖肉给村里人,自己也只留下一部分过年吃了。
像夏家这样,一次杀两头猪过年的情况,那就相当少见了,而且还没有打算通知村里人,约村里人来买肉。
通常村里谁家里过年要杀猪,其实也是有讲究的,一般都会问问谁家要买多少斤猪肉,好心里有数,不打招呼就杀,基本上是很少的了。
尤其是夏家这种除夕前一天才杀猪的,村里人基本上都已经准备好了,过年要用的猪肉,谁还会来买你家的猪肉啊!
第二天一大早,夏家连着杀了二头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惊动了不少村里人来看热闹。
“有德叔!你家怎么今天才杀年猪啊?而且还杀了两头大肥猪,恐怕不会怎么好卖吧!该买猪肉过年的都基本上买了。”
“这两头猪的猪肉没有打算卖,大年初五我家大丫头结婚,到时候请大家都来喝喜酒。”夏有德脸上带着喜色,笑着说道。
“呵呵!那怪不得了,恭喜有德叔了,对了,你家雪梅嫁的是哪里啊?这办喜事要用的猪肉,不是男方家里送过来吗?”
“唉!她老公是西江那边的,家里也没什么亲人,这喜事也就只能在我们家里操办一下了。”
“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岂不是成了上门女婿了?”
“瞎说什么呢?我家又不是没有儿子,招什么上门女婿啊!只不过是雪梅嫁的太远了,这喜事不这样办,那还能怎么办?”
来打听事的人还不少,不过大家知道夏家收了三十万彩礼,觉得夏家杀二头大肥猪办喜事,也没什么的了。
收了人家这么多的彩礼,别说杀两头猪了,就算杀三头都没什么的了。
再说又是嫁外省,在女方家里大办一下喜事,也是涨面子的事情,至少也说明了男方是有经济实力的,女方嫁过去以后,也是能过上好日子的,总比那些不声不响,嫁到外地去了的人。
夏家也算是村里最早装了电话的人家了,在村里早就已经不是穷苦人家了,又是最早建了三层楼房的人家,村里人提起夏家,都是非常羡慕的,那个不说夏家生了个好女儿。
当然,夏家的儿子,和另外两个女儿也很争气,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在一九九八年这个年代的农村,真的是很难找得到啊!
和二十年后不一样,二十年后的大学生,含金量和现在也没办法比。
所以夏家在十里八乡的名气还是不小的,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典范。
经过了几天的接触,李利觉得夏雪梅的这个弟弟,还有两个妹妹,性格并不坏,人品应该也还可以,知道夏雪梅这个大姐,这些年为他们付出了很多,他们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读大学,都是因为他们有个好大姐,他们心里也是非常感激大姐的。
只要有这个心就够了,李利觉得夏雪梅这些年的付出,总算是没有白费了。
如果这个弟弟和二个妹妹,都是些白眼狼,不懂得心怀感恩之情,那李利可就真要为夏雪梅感到不值了。
以后李利恐怕也会劝夏雪梅,不要再和家里有什么往来了,因为真的不值得。
至于夏雪梅的爸爸,在李利看来就是一个老实的男人,而且还有点怕老婆。
不过男人怕老婆,并不是什么坏毛病?与其说是怕老婆,不如说是爱老婆,只是爱的表现方式有点不一样。
夏有德也和李利进行过一次长谈,话里话外都是说家里这些年,很对不起大女儿夏雪梅,希望李利以后,能够好好的对夏雪梅,夏雪梅是一个性格多么好,心地又善良,又很懂事等等。
同时夏有德又为他的老伴黄桂英说了一些好话,他也知道老伴黄桂英有诸般的不是,这些年为了帮着家里,耽误了大女儿的婚事,确实是做的有些太自私了。
还有刚开始的时候,怎么反对李利和夏雪梅结婚,甚至是想劝夏雪梅去医院打胎的事情,夏有德希望李利不要往心里去,他老伴黄桂英操持这个家也很不容易。
如果她不狠一点心,早早的就让大女儿嫁人了,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也没有办法顺利的考上大学,更不要说顺利的读完大学了。
说完了这些,夏有德又说道:“其实你和雪梅这丫头能够再一起,某种原因上,你还得多谢你岳母,要不是她一直不愿意点头,把大丫头嫁出去,也就轮不到你现在和大丫头在一起了。”
“大丫头从小就长得漂亮,在家里干活又勤快,养猪喂牛,做饭做家务活,带弟弟妹妹,做农活,样样都是一把好手,读书也很认真,当年要不是家里实在太穷的话,她是肯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的。”
“本来我和她娘都是希望她考中专师范什么的,那个时候读中专师范都不需要交学费,而且一出来就有工分,马上就可以赚工资的,也能帮家里贴补一点家用。”
“可大丫头心气大,性格又有点倔,一心想考北大,最后他自己填了重点高中的志愿,把她妈可是气得不轻。”
“最后高中还没有读完,和她妈大吵了一架,一气之下跟着一个远房的亲戚,去了南方打工,虽然每月都寄钱回家,但她也是够心狠的,连着三年都没有回来过年,说是过年也要加班,车费贵,路上不安全。”
“又写信给她弟弟,要他努力读书,一定要上高中考大学,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她会赚钱寄回家里。”
“原本我和她妈也是希望儿子考个师范,出来当个老师就挺好的,儿子嘴上也答应了,但以后填报志愿还是报了重点高中。”
“后面两个妹妹也都差不多,母女两人这些年其实一直都在斗气,关系并不是很好,大丫头过年回来,也不怎么愿意和她妈多说话。”
“虽然说她妈做的有点过了,但其实也不能全怪她,就好像村里那些媒人来说媒,其实也是大丫头自己心气高,看不上那些人,她如果真想嫁人了,她妈又怎么可能拦得住呢?”
“其实千错万错,都是我这个当爸爸爸的错,要不是我没什么大本事,家里太穷了,大丫头也不会中途缀学,去南方打工了,她原本是可以考上大学,好好读书的。”
“大丫头心里受了委屈,她妈过得也不容易,村里人背后没有少说她闲话的,可是家里三个人都要读高中大学,如果不靠大丫头在外面打工赚钱,你让她怎么办?”
“如果不让三个孩子继续读书,那岂不是更对不起大丫头做出的牺牲,还有这些年所受的委屈。”
李利听了老丈人的一番话之后,也是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容易易啊!
黄桂英这样做,错了吗?站在她的立场上,她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这个年代的农村,如果有机会考上中专师范之类的,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读高中考大学,因为你考上了高中,也很难有机会考上大学,并且考高中,读大学都是要花钱的。
但是如果你考上了中专师范,那就不一样了,读中专师范,这些学校都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而且毕业后,基本上百分百的都是有工作分配的。
李利对此也是有亲身体会的,重生前的那一世,李利的父母年纪都挺大的,在他中考前也是说过不少次,希望她考上师范,毕业之后到学校当老师的话。
夏雪梅不听家里的劝,硬是报了重点高中的志愿,她母亲心里没有脾气才怪了,毕竟读高中可是要交学费的。
尽管如些,家里还是让她上了高中,只是不知道母女两个因为什么事情大吵一架,最后夏雪梅一气之下退学了,去了南方打工。
最后还写信让弟弟一定要读高中,考大学,这的确是有点赌气的成分在,但又何尝不是她心里的一个结呢?
夏雪梅自己没有办法去读大学,也只能寄望于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夏雪梅为什么会为了保住自己主管的职务,主动对李利献身了。
因为她知道自己跟李利有过节,因为她也知道,自己如果不能够保住这份工作的话,她恐怕就没有能力,继续供弟弟妹妹们完成学业了。
她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但是为了弟弟妹妹,她又只能低头。
晚上,两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夏雪梅问李利,他爸爸和他聊这么久,都聊了些什么?
李利想了想,便一五一十的,将她爸爸跟她说的话,都告诉了夏雪梅。
李利当然希望夏雪梅早日解除了,和她妈妈之间的心结,毕竟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
虽然说这句话并不是非常的绝对,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对子女都不会有什么坏心思,都是疼爱子女的。
李利重生前的那辈子,小时候可是没有少挨父亲的打,那拳头可是真的很硬啊!直接打在身上,甚至是头上,有时候母亲在一旁看着直抹眼泪,为此和父亲吵架。
长大了之后,李利回想起小时候被父亲经常打的情景,心里都是有些怨气的。
尽管如此,李利也还是选择了原谅,对父亲一直都很孝顺,也能体谅父亲的不容易。
重生前的李利,父母生养了十一个孩子,六个女儿,五个儿子。
尽管最后还活着的只有四个女儿,二个儿子,五个子儿没有一个是因为挨饿受冻而死的,这在那个年代,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大哥三十岁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连尸体都找不到,只能立了一座衣冠冢。
留下了二个儿子,比李利小不了多少,虽然有每月二十四元的抚恤金,但那里够用啊!
大嫂又因为父亲拒绝了一次性抚恤金,对父亲埋怨在心,直接离开了家里,把两个儿子留下来了。
父亲每天都很忙,母亲又因为生多了孩子,没有做好月子,导致身体虚弱,只能在家里做做饭,养养猪,没有办法下田干活。
就算两个孙子再怎么不听话?父亲也不敢打两个孙子,但对于李利这个最小的儿子,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稍有不听话,便是拳脚相加。
李利上面还有二个没出嫁的姐姐,李利的父亲,最多也就是说两句,打是不敢打的,骂也不敢骂的太重。
记得有一回,最小的姐姐因为挨了父亲的骂,差点喝农药自尽了,可把李利的父亲给吓坏了。
李利的父母对李利其实也有点不公,二哥娶老婆花了差不多上万元,那可是八六年的时候。
后来两次建房子,父母都帮了不少,至于李利这个最小的儿子,父母根本不考虑,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顾不上了,他们年纪太大了,先紧着帮二儿子。
后来母亲病逝了,那年李利不到二十岁,还没有成家立业,但料理母亲的后事,李利也承担了一半。
后来李利自己娶的媳妇,父亲,那年都70岁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出钱帮他,而且每年还要给父亲寄生活费。
父亲走之前,也是李利出的钱,为父亲治病,父亲走的时候,李利给他寄的那些生活费,父亲并没有花完,用李利的名字开的帐户,在信用社存了一千五百元。
结果办理父亲后事的时候,二哥和二嫂还要求这一千五百元也要平分。
至于李利这些年给父母的钱,用二嫂的意思说,就是他二哥在没有结婚分家之前,赚的钱也是交给了父母,既然李利是给父亲的生活费,现在父亲走了,这些钱当然是属于父亲的遗产,所以也是应该分的。
至于他们建房子,借了父母的钱没有还,则是只字不提,说也是这钱是父母给他们用的,跟李利没有什么关系。
尽管如此,李利还是选择了原谅,不想为了这点钱,和哥嫂撕破了脸。
二嫂心里也是有怨气的,她的理由就是,他们夫妻俩一直都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而李利则是一直都在外面打工,做生意赚钱。
对此李利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吵也不闹,也没什么好吵好闹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总不能为了这点钱,连兄弟都不要了吧?
再说也说不清楚,一家人的帐怎么能算的清楚呢?父母有父母的想法,谁让李利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这么晚呢?
而且当初,父母都不打算生下李利来,李利的母亲都已经在医院挂了号,正排着队打胎呢!
后来听到里面,有人打胎疼得嗷嗷叫,李利的母亲怕痛,又回去了,最后把李利给生下来了。
在李利看来,父母把他生下来,又把他养大了,没让他饿过肚子,也没让他冻着了,就是最大的恩赐了。
所以尽管,他小时候挨了父亲很多的打,父母也没有帮他娶妻生子,但李利从来,也没有因此埋怨过父母,更没有不孝顺父母。
夏雪梅的母亲或许有对不起她的地方,但李利觉得夏雪梅也没有必要去怨恨自己的母亲,更没有必要和她母亲有什么心结。
李利把自己的经历,也都对夏雪梅说了一遍,当然是借了别人的名义说的,毕竟夏雪梅也是知道他,小时候父母,就因为车祸而死了的事情。
“其实我心里早就没有怨恨我母亲了,我也知道我母亲的不容易,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嫁人,是我自己不想嫁人。”夏雪梅笑了笑说道。
“没有碰到过合适的,自己喜欢的男人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了,如果我嫁人结婚了以后,再想这样帮弟弟妹妹,就有点难了,毕竟嫁了人之后,也要考虑夫家的感受,不能一心只顾着娘家这边,而不顾及夫家这边的意见。”
“就算丈夫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丈夫的父母,公公婆婆肯定是会有很大意见的,所以就干脆迟几年再考虑嫁人的事情了。”
李利笑了笑说道:“那现在呢?现在是不是心甘情愿的想嫁人了?”
“我现在肚子里都怀了你的孩子,就算不想嫁也不行啊!”夏雪梅看了李利一眼,微笑着说道。
“况且就算是嫁给你了,你也不会想着让我把赚来的工资交给你吧?”
“那我要是让你把赚来的工资全上交给我,你愿不愿意呢?”
“当然愿意了!反正你已经给了我家里三十万了,就算我以后不再给钱家里,我弟弟和妹妹他们读书的钱,也足够了!”
过年这几天,李利也跟着夏志强去走亲戚拜年,和夏雪梅的七大姑,八大姨,舅舅舅妈,表哥表弟,表姐表妹,都认识了一遍。
到了大年初五,夏家的亲戚们都来喝喜酒了,加上村里的,足足摆了有四五十桌。
不过摆这么多桌肯定是摆不下了,先是远来的亲戚们吃,最后才是村里面的人,就跟摆流水席一样,这桌吃完了,把菜撤下去,又重新上一桌菜,轮到下一桌的人上桌。
夏雪梅已经怀有身孕了,自然不适合在喝酒了,所以敬酒用的都是白开水。
李利虽然也想用白开水代替,但敬那些长辈们的酒,却是实打实的白酒,喝到最后还是难逃一醉。
这天宁振文和宁振武兄弟也来喝喜酒了,两人和黄桂英本就是远亲,加上和李利,夏雪梅两人的关系,过来喝一杯喜酒,也是正常的。
另外就是大年初六,也是李利和夏雪梅一起离开北湖,返回深镇的日子。
这几天李利过的都有点乐不思蜀了,在这村子里,手机都没有信号,要爬到山顶上去,才可能有点信号,所以很多人想要给他打电话,拜年,都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夏雪梅家里的座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