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看到自己的好友出来背负了骂名,陆瑜一时间急怒攻心,晕过去了。
奉天殿乱了一阵。
等把陆瑜送下去让太医诊治后,朱见济看着满堂的臣子,道:“商首辅的致仕,朕已经和他商讨过了,准了罢。”
顿了一下,“传朕旨意,加封商首辅为太子少傅,着令道路交通司派一列专列,送商首辅衣锦还乡,商首辅归故乡后,其章折可通过锦衣卫直递文华殿。”
锦衣卫和工部出列领旨。
商辂谢恩。
朱见济继续道:“至于董尚书的致仕请求,此事不急,再议罢,没事就散朝了!”
众臣行礼恭送。
朱见济走出奉天殿,抬头看了看早已大亮太阳高高升起的天空,对身边的戴义道:“着人送点补品去礼部尚书府。”
又道:“去请于少保到乾清殿,再派人去东宫,告诉皇后,今日下午还是准时出发去燕山,让她把三个兔崽子看好,免得三兔崽子提前跑出去了。”
国家大事要办。
假也要休。
到了乾清殿,便宜老爹朱祁钰早就起床了——自从马上风后,朱祁钰现在有点杯弓蛇影了,对教坊司那边的女伎,也没什么热情了。
早睡早起,各种养生补品吃得飞起。
而且还勤于锻炼。
朱见济到的时候,朱祁钰正在“大内高手”的陪伴下,打着太极,嗯,据说是武当山那个三丰真人创造的,养神健体很有效果。
看见儿子下朝直接来乾清殿,朱祁钰站定,笑道:“不是说下午要出发去燕山踏青么,要去就去罢,朝内的事情,我帮你盯着些便是。”
又道:“这几日大朝会就不开了,让群臣来乾清殿议事。”
朱见济点点头,“今天大朝会出了点事,我把于少保也请来了,去东暖阁里坐着聊罢。”
没过多久,于谦来了。
三人坐下。
于谦落座之后,道:“陛下,今日奉天殿商辂的骂辞很是犀利,但也伤人心,好在陛下没有当场同意董方的致仕。”
如果同意了,那满朝老臣都会感同身受,是陛下要让他们这些老疙瘩让位了。
朱见济道:“朕知道。”
于谦问道:“那陛下宣召老臣来乾清殿所为何事?”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想请于少保去探望一下陆尚书。”
今天这事后,朱见济有点迷茫了。
商辂的骂辞,谁都看得出来,是针对陆瑜的,尽管被董方背了过去,但短时间内,大家都会把商辂的骂辞往陆瑜身上套。
而且有一说一,商辂的骂辞有理有据。
如此长久下去,陆瑜的名声就毁了。
对于陆瑜这个高度的人,名声其实远比黄金白银来得更重要,而陆瑜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结果,但他依然没有站出来选择致仕。
那是什么,让陆瑜宁愿名声扫地也不致仕?
….
是为了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的利益?
朱见济不这么认为了。
再怎么为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的利益着想,陆瑜也不会拿他的一世名声来作为筹码,只可能有更大的原因,才让陆瑜选择玉碎。
所以朱见济想让于谦去探一下陆瑜。
知道了陆瑜的所求,便能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了陆瑜,土地兼并问题的解决,就容易多了,至少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缺少一个领袖人物。
于谦叹了口气,起身说了句:“陛下,何不把陆尚书往好里想?”
说完行且礼离开了。
朱见济愣了一下。
自己把陆瑜想坏了吗,于少保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朱见济在一旁,问了一句:“今日大朝会发生了什么,怎么看这意思,是个大麻烦事,连于少保都不得不站出来了?”
朱见济如此这般一说。
朱祁钰沉默了一阵,然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啊你啊……于少保说的没错,如果在以前,我们还觉得陆瑜是为了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而反对土地改革,那么现在他宁愿背负骂名,名声扫地都不愿意致仕,那说明有更大的得失,让他不得不坚守,可这样的臣子,还有什么得失让他可以抛弃一世名声的?”
只有一样啊。
家国利益!
朱见济愣了下,“你是说……陆瑜反对土地改革,是为了国家利益?”
朱见济想了想,“也许,陆瑜知道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事情,毕竟陆瑜在礼部多年,他太了解那群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了。”
朱见济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可若是如此,就算他还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如果我推动土地改革,他能为国家做什么?他明显是反对土地改革的啊!”
朱祁钰反问道:“可你也不知道陆瑜到底是为了什么反对啊!”
朱见济一想也是,“那就等于少保的消息罢,不管了,我先去耍假几天,最近政事繁忙,朝鲜那边也没个好消息,我都快要闷死了。”
压力其实很大。
如果朝鲜那边打不下来,接下来的外扩怎么办?
……
……
礼部尚书府。
陆瑜仰躺在床上,看着屋顶怔怔发呆。
人之哀伤,莫过于心死。
陆瑜知道,广安帝陛下想推动土地改革,而他一直坚持反对,不过广安帝陛下仁厚,应该在休养生息的最后一两年就推动的土改,因为陛下不想和他陆瑜以及背后的守旧读书人、地主集团爆发不可控的矛盾,所以陛下一直在延后。
另一方面,陛下也想给他陆瑜体面。
陆瑜都知道。
也很感恩。
这样的好君王,陆瑜确实打从心里尊崇。
但陆瑜做梦也没想到,陛下竟然想通过商辂来把自己骂得致仕——伤人心了。
我陆瑜在陛下的眼中就如此不堪么。
为何要反对土地改革?
原因很简单啊。
一旦推动土地改革,那么当下稳定的社会架构,就会动荡起来,而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为了保护他们的利益,肯定会疯狂挣扎。
现在大明虽然是盛世,虽然工商农业都在发展。
可社会的主体还是守旧读书人和地主集团。
而且很多新生代的武将、读书人,其实也是地主集团出身,这些人在面对利益抉择时,还会一直支持广安帝陛下吗?
陆瑜相信,只要土地改革的政策一出来,大明的盛世将不复存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堡宗别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