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双职工家庭,不香么?!(1 / 1)尘世间小小书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康思杰轻轻点头。

已有意料。

之前二人有过交谈,也曾打听了解过,周闰发能成为一班之长,并不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物,想来确实有点事儿,想和自个谈。

而当下的环境,想了一会,无非就那几件事,罢了。

“康技术,那...那能不能,车票先借给我,以后我用工业券...”周闰发低声说道。

“好,明天早上,我给你带来。”康思杰微微一笑。

反正,自己也不急着骑单车。

“还您...哎,明天早上...康技术,您这是同意了?”周闰发猛然抬头,眼神发光,惊喜说道。

还有好多借口,没说呢。

“嗯,明天早上带给你。”康思杰重复了一遍,接着笑道:“周班长,你这是在准备‘三转一响’么?好事将近了?”

三转一响,又名结婚四大件,指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

“嘿嘿...”周闰发像是羞涩了,傻笑说道:“不瞒您说,康技术,元旦的时候跟人家见了一面,我...都挺满意的。他们家说了,等我把四大件备齐了,就把阿莲送过来。”

阿发和阿莲,挺配的。

“恭喜恭喜,周班长的对象,在哪个厂上班?”康思杰说了几句祝福,又多聊了两句。

“阿莲她在国棉三厂工作。”健壮的周闰发,此时说起话来,声音像是软了不少。

“很好嘛,以后家里的衣服什么,就不用愁了。”康思杰笑道:“不过,得赶紧将对象带回家才是。这四件,周班长都备齐几件了?”

50年代末的时候,先由国内最为发达地区,沪海丈母娘发起的嫁女要配“四大件”的申明,这两三年时间里,迅速蔓延到了国内的每个角落。

有条件的家庭,会配齐四个“大件”。

条件差点的家庭,会配上一两个“大件”。

以上,说得都是城市的婚嫁现象。

农村?以前怎样,就怎样。还是老样子。

一下子从云端拉回地表,周闰发的表情有点纠结,苦笑说道:“康技术,哪有这么快就备齐了,差的好远呢!”

“票据和钱票,都差不少...”周闰发苦恼地说道。

票据,还能想些办法。至于钱嘛...

嘿嘿,还不是当下的工人,单身汉的工人们,都不太会存钱。

调休的时候,就呼朋唤友,一起出去到饭馆里喝点小酒、吃点小菜,能把一个星期的伙食费给花完了。

更奢侈一点的是,就到前门的都一处、京城烤鸭、壹条龙,隆福寺街的白魁老号,大栅栏街的百景楼,西单的曲园,花掉一个月的伙食费。

至于什么一楼、二烤、三轩、四顺、八大居、八大楼、八大坊、十大堂、长安十二春等等,有些已随历史烟云散去,有些则搬进了京城饭店。

剩下来的老字号,多数都和老莫等地,成了高级场地了,去消费一顿,那可是要一个月工资打底的。

当然,这些个地方,有的不用票证,只要钱票,就行。

每个年代,寸步难行的,都只是普通人。

康思杰停下步伐,正色地说道:“周班长,你这不是想着把所有的事都自己扛上了吧?”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康思杰严肃地传授误入迷途的人经验:“你应该和对象一起商量,一起努力,想方设法、同心协力把这事儿办妥当了,你们的感情,才会更加牢固。”

看到不以为然的大男子主义表情,康思杰笑道:“看来,你还是不怎么相信我的秘诀啊!说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只靠自己的力量,那么,可能要过那么三四年,你才能接对象回家。这三四的时间里,你要到东家求神,又去西家拜佛,出来后,欠下一大堆人情和借据...”

“三四年后,你终于结婚了。那么,欠下的张张纸条,到头来,这些还不是要你夫妻二人,一起偿还?”

“还不如一开始,你就和对象商量着来,共同努力,建设小家。到最后,还能少点人情呢,岂不是更好?”

“你说是吧?”康思杰看着周闰发纠结的脸色,笑眯眯地说道。

沉默不语的周闰发,内心有些矛盾,一方面觉得人家说得有道理,一方面又有大男子主义作怪,正反两方,势均力敌,让人难以抉择。

单身汉没经验,这是给人迷住了啊,看不清现实。

“你要是真喜欢她,就该想办法早点带她回家。”康思杰善意提醒着,又不忘警告:“但是,可不要想些歪主意啊!别到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那...那,康技术,我该怎么做?”纯情大处男,喃喃求助。

冬日的被窝,确实太冷了。

抱团取暖,才是王道。

见又收获了一个预备粉丝,康思杰轻轻拍拍周闰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再次强调,这是你俩个人的事,所有的事情,都要一起商量。首先,找个时间约她出来见面,你要认真地、诚实地告诉她,当前的情况。不过,该如何告诉她,要讲究方法。现在,我教你!”

“康技术,您请说,请说!”此刻,毫无恋爱经验的男人,将把事情说得头头是道、言之凿凿的康思杰,当成了经验包。

周闰发心想,他看了这么多书,想必多少也是懂点什么的。

多听听,反正,不吃亏。

“首先,你要先托人找她问句话儿,问她什么时候有空?这样表示你很尊重她的意见。因为你们是刚刚认识,不是很熟络,女人还有防备心里。如果你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很容易吓着她,对你的印象就不好了。”

“问清楚时间后,然后你再找个合适的地方,约她出来见面。地点不要在她厂里或是家里,就谈起了话了。那是有急事,才这样。尽量选些安静或空旷的地方。你远点无所谓,一定要离她住的地方比较近,像是公园什么的,好方便她来回出行。”

“记住了,先别选什么看电影的,还不熟呢,要晚点。”

“见面的时候,装扮一下自个,这会吧?那么,在见面的时候,你还要准备点东西...这个说起来,就比较高深了...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说着说着,滔滔不绝的康思杰,停了下来。

周边有一群工友围着,眼巴巴地看着,大师讲经。

“早听说康技术有秘诀了,今儿听了,果然是好东西!”

“康技术,您讲得很有道理,还请您继续说下去,大伙都等着嘞!”

“康技术,您多讲讲,让我们也学学!”

“就是,就是!康技术,好让我们也长点见识不是!”

见停了,就有人起哄。

听到了真传的周闰发,原本无所谓的心情,顿时不乐意了,但也知寡不敌众、双拳难敌四手,只得拱手弯腰装孙子了:

“各位爷儿们,行行好!小弟我好不容易谈了个对象,可不能凉了!还请各位爷高抬贵手,留小弟一条活路,感激不尽!”

“阿发,你好歹有个对象了,我连个对象都没呢!”

“我也没!”

“俺也一样!”

其实,作为重工业领头羊的轧钢厂单身小伙,都不会找不到另一半。

只是愁找不到合适、有工作的另一半。(临时工不算)

城市里,有哪个傻帽家庭,会让有稳定工作的子女,随随便便找个女人就娶了?

不说现在,到了后世,门当户对观念,仍存在。

细说起来,建国初期,也没有几个城里的男工人,会娶同在一个城市但没有工作的女人,更何论去娶乡下的女子?

除非男工人自身有异,或是有其他原因,迫不得已才去娶了乡下女子。

没有城市户口的乡下女子。

困难时期了,经历完这两三年的事后,更没有几个男工人,会傻傻地想着去娶没工作的女人。

好看的女人,能变出粮食么?!

双职工家庭,不香么?!

“周哥!”“周哥!”“周哥!”

见有了状况,和周闰发同一个班的工友就上来了,同仇敌忾般向周边群众,四目相对。

“好了好了,大伙都别起哄了,都散了,准备上班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是一成不变的...”康思杰拉着周闰发就出了圈子,笑道:“等你们找着对象了,想问我了,再来找我,如何?”

“康技术,我可记住了!”

“康技术,明儿我就要请教您!”

“康技术,可说好了!”

“康技术,我马上就找一个!”

康思杰带着周闰发等人,进入了工厂车间,等候换班。

“我就闲话少说吧!”在角落里,康思杰继续向周闰发传授经验:“见面之前,你记得花钱,买半斤糖炒栗子,捂在怀里,别放手里凉了!”

“见了面儿,就从怀里拿出来给人家,栗子还是热的,让人家瞧了,显得您多贴心呐!”

“等她吃上了,你就说要不要给您剥栗子?我洗干净了手的!”

“别忘了啊!手真的要洗干净了。”

“等她吃了两三个,你就该说要紧事儿了。怎么说呢?”

“你就说,我算了一下,我得花上两三年,才能带您回我家去。但是,您要是觉得我能处,我就想办法早点带您回我家去!”

“人家姑娘脸皮薄,一般儿是不说话,那就是有戏。”

“你就把情况都说了,说票证和钱票,自己会找人借,以后慢慢还...”

“走的时候,记得要把地下的栗子壳捡起来,放纸袋里,扔垃圾篓里去。”

康思杰真是手把手地教导着,一张纯净的白纸。

得了真经的周闰发,激动得面红耳赤、双鼻冒烟,感动地摇晃着讲师的手臂,一上一下的,似要折断。

“恩人啊!”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嘴里不停叨叨,又按摩着自个手腕好久的康思杰,回到了家里。

先在柜橱里,取出了糖果铁盒,找出了“凤凰18型”的自行车票,放内衣兜里了。

生火,擦牙,泡脚,又忙了一时,康思杰才躺倒在床。

也不知后世的爱情宝典,在当下的实操效果如何?

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和独特的实践,但,自个都还没着落呢?

女青年的长辈,看来是不想见人么?

这算是,好事吧?

......

8号,工厂发工资的日子。

财务处,办公室

“康思杰...36块,拿好!”喊人进来的财务孙姐,一只手先把钱递了过来,另一只手让人在登记册上写下了名字,然后再把3张工业券递了过来:“给...下一个,黄驲华...”

几张纸币而已,一眼就能看透。

3张“工农票”,2张“井冈山”,30+6=36元,没错了。

3张工业券,里面写着“四九城购物券,日用工业品,0.1张券”。

61年底,开始发行的工业券,也叫购物券,发给工人们的,是按其工资收入比例每月发放的,如每10元工资配1张工业券。

1张工业券,其实不尽相同,里面的数量写着有“壹张券”、“叁张券”、“0.5张券”、“0.1张券”。

“壹张券”、“叁张券”之类的工业券,多是发放给领导干部。

他们的工资才用得上大额的工业券。

当然,日用品人人都要用,城市居民和农村地区,也发放“0.5张券”、“0.1张券”的购物券。

只是,分到人头数量上,有多有少罢了。

这两年,工业券可以用来购买的日用品有:毛巾、电池、轴线、铁锅、铝盆、铝饭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线手套、铁壳暖水壶、竹壳暖瓶、运动鞋,雨伞、棉胶鞋、油布雨衣、闹钟、收音机、腰带、刀剪、进口刀片、各类箱包等等。

买东西的时候,不是凭一张工业券就能购买一个物品。

比如,一架标准缝纫机就需8张(“壹张券”的8张)工业券。

又比如,一辆自行车如永久、凤凰或是飞鸽等名牌车,就需要12张(“壹张券”的12张)左右的工业券。(材料不同)

所以,一个工人,想要靠自己买一辆自行车,得攒上好几年时间的工业券。

现在,兜里有钱的康思杰,脚上有风,找到了领完工资歇一边的债主王永顺,抽出20元递了过去,

“师父,您收下!”

王永顺没接,笑道:“快过年了,你先留着用吧。”

“好的,多谢师父。”康思杰也不客气,又把钱装回了兜里。

反正,人家不差钱。

“今年春节...你打算怎么安排?”王永顺和气地问道。

康思杰挠挠头,回道:“应该都是去我姐夫那儿吧!”

“有三天假期...你就不能给一天时间,到我家来?”王永顺有些生气。

家里的那位,可是三申五令地说了,至少要把人带回去,好好伺候一天,才行。

去了,说什么呢?还不是尴尬场景重现?

干嘛还要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康思杰接着挠头,想找些借口,好能胡乱混过去。

“康技术,门口有人找!”保卫处的人员喊人了。

真及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