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府、长庆府和全平府,三座府城几乎是同一时间被攻破。
胤禛抓住机会,让北城门的大清士兵们,尽全力攻城,将所有守城兵力,几乎都吸引到北城门。
城中大火依然熊熊燃烧,其余城门士兵都被调派往失火的地方救活去了,东西南三方面的城门,只留下用于观察清兵动向的几百个士兵而已。
于是,胤禛下令,让东西南三个方向的士兵,拿出云梯,开始强行登陆城墙。
三个方向城门都还有五千左右大清士兵,几乎是几十个人,扛着一个云梯,将云梯架在城墙上。
仅仅靠着此时剩下的几百名守城士兵,根本就没法将这么多云梯一一守住。
所以,大清士兵很容易就登上了城墙。
这个时候一切就好说了,有了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士兵,者名士兵就如同蚂蚁一样,拔出腰上的大刀,开始对守城士兵展开攻击。
为什么是拔出大刀而不是火枪?虽说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快又准。
但是吧,子弹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有有限的子弹,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没法造成最多杀伤的,所以这名登上城墙的大清士兵自然就会使用冷兵器对敌——事实上,这种情况下,冷兵器其实比火枪快多了。
如此一来,守城士兵就要派出人马,将这名士兵杀死。、
顾此失彼之下,守住云梯不让其他大清士兵登上城墙的人自然就变少了,于是,很快,守城士兵还没讲第一个登上城墙的大清士兵杀死呢,马上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大清士兵,同样登上了城墙。
那些登上城墙的大清士兵,也是立刻抽出腰上大刀,加入到资源第一名士兵的行列当中。
就这样,战果不断扩大,几乎有几百名大清士兵都登上了全平府的城墙。
守城士兵也很快被杀死,接着这几百大清士兵很快就将城门大开,剩余四千多士兵,一看,城门都开了,还爬什么云梯啊?
一窝蜂开始转向城门,从城门向城中冲去。
“城门失守!”
有人用安南语大喊这,不过语气上听不出来有多悲伤,估计这是一名百姓的声音。
结果不出所料,越来越多安南全平府的百姓,高声大喊:“城门失守啦!”
他们语气中透露出来的,那叫一个高兴,简直就好像大清百姓们过年过节时候一个样。
大人小孩都在欢庆着,大清士兵将全平府城门攻破,这意味着他们或许……可能,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毕竟,郑氏军队是有多么不得人心,由此可见一般。
接下来一切都顺风顺水。
等到清理完城中郑氏士兵后,那熊熊燃烧的大火,依旧没有被扑灭。
胤禛也很快组织人马,继郑氏士兵之后,开始从城中井中打水,救火。
等到大火终于被扑灭,胤禛才知道,为什么全平府指挥官宁愿让人放弃城墙,也要优先去救火了。
这些起火的地方,都是堆满粮食的仓库。
如果粮仓全都被烧毁,那就可以直接宣告这次守城,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视线往北方,高平府和长庆府两座府城。
年羹尧也终于下令攻城。
几百个大清士兵,用巨木做成攻城锤往城门上撞击,几乎都是没费多少力气,就把城门给撞了开来。
如此轻而易举,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古代攻城,用攻城锤撞击城门,一般而言都是十分困难的。
具体困难的点在哪儿呢?并不是说大门又多么坚固。
再坚固的大门,就都是从外往里开的,然后几个大门闩。
就算再硬的门闩,受到几百人扛着大木头,在外面冲击,那也根本顶不住。、
撞击力道足有几吨甚至几十吨力道,哪家的门闩可以承受这个力量的冲击?难不成那城门门闩是用实心钢铁做的?
城门之所以看似会很难被撞开,那是因为打仗的时候,城内有更多士兵,用身体死死将城门给顶住了。
城外有五百人冲击城门,城内就有一千人,一个接一个,死死顶住城门,城内顶住城门的守兵,才是一场攻城战中,守城方城墙或城门被攻破前,死的最多的,怎么死的?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那些顶住城门的士兵,当然是被撞死的。
所以有人质疑第一卷,说什么西安城城门不可能被撞开,在章说里面说作者没见识,没见过西安城古城墙,我想请问一下,城墙和城门有什么关系?当时的剧情是,西安城中都是邪教徒,根本就没有士兵,邪教徒一个个都是利己主义者,试问谁会去牺牲自己顶住城门?我又没写士兵用攻城锤去撞城墙。如果我写士兵用攻城锤去撞城墙,城墙两三下就倒了,那随便你们怎么骂。
高平府和长庆府两座府城的情况都差不多。
不是没有士兵去顶住城城门,反而顶住城门的士兵还很多,只是,这些士兵已经是一天只吃一顿,而且还不能吃饱的状态了,还能剩余多少力气?几乎是几次撞击以后就死了一小片,然后剩下的人就跟顶不住城门了,自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撞了开来。
城门被破,清兵如同蜜蜂一般,冲向府城之中,烧杀抢……没有抢,抢百姓东西这种事,一旦被发现,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用于处置的军法很简单,直接一枪去西天向阎王大老爷报道。
全平府、高平府和长庆府被攻破,之后便是喜闻乐见的收获战果的时候。
当然,郑氏并没有完全伏诛,还有许多郑氏高层,在安南更南方的城池中逍遥痛快。
就在胤禛拿下安南小国北方时,漠北大草原上的战斗,也几乎快要来到尾声。
十四爷胤禵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调侃卡穆隆。
“就算没有十哥和爷增员,就凭你一个人,想要拿下这群土鸡瓦狗,也只不过是多花一点儿时间罢了。”
说蒙古各部是土鸡瓦狗,多多少少有点儿骄傲自大的嫌疑,不过胤禵这话还真没算说错。
虽然说吧,蒙古各部族都可以算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当然,并不是所有部族,都和成吉思汗能扯上血缘或亲戚关系,但多少总是会继承一些,成吉思汗那种勇勐无畏的风骨吧。
成吉思汗那是谁?
那是在十二世纪时,就凭着骑兵,一路打到欧洲去的勐人。
当时全国的领土,那有多少呢?足足有四千五百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亚欧两个大陆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过才五千多万平方公里。
当然,成吉思汗实际掌控的面积并没有那么夸张,他实际上最大掌控的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只有一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
但,这确实可以说,除了某岛国,还有西南和北方,那些太贫瘠,成吉思汗根本看不上的地方外,亚欧大陆的其余地方,都被成吉思汗的铁骑践踏过。
就是这种蒙古铁骑,在十四爷胤禵口中,只不过是土鸡瓦狗。
确实,蒙古铁骑如今是没有那么勇勐了,无外乎是其血性和尊严,早就在改朝换代时,被先后唾弃了一遍。
但说到底,蒙古铁骑那可还是铁骑,真正强强碰撞起来,比大清的骑兵要厉害不少。
然而,那是建立在双方科技、武器对等的情况下。
如今,大清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装备了大清朝廷工部研发制造的火枪。而蒙古人,还停留在铁器时代而已,铁器时代?那还不过只是冷兵器时代。这就好比是降维打击了,而且是真·降维打击。
双方骑兵冲锋,相距还有两三百米呢,大清骑兵和车臣汗部骑兵突然掏出火枪,一轮齐射下来,对面骑兵骑手脑袋都被打爆了,坐下的马匹失去骑兵,再加上连绵不绝的巨响,自然受惊,开始失控乱跑,只需要一会儿,蒙古部族的铁骑就会自乱阵脚,再接着,大清骑兵坐收人头就行。
打仗打的那叫一个轻松愉快。
当然,说是轻松愉快,实际上真打起来,并没有那么轻而易举。
大清和车臣汗部这边的坐骑,都配备了耳栓,马匹基本上不会受到火枪开枪的巨响影响,但是,对面阵型乱了,而这边还在冲锋呢,如此一来,撞上混乱的洪流,大清和车臣汗部的骑兵,自然也会混乱起来。
好在还有骑手可以控制马匹,倒不至于向敌人那样,很多骑手被发狂的马匹撞下马背,然后被马蹄活活踩死。
接连的胜利,十爷胤?、十四爷胤禵和车臣大汗卡穆隆,已经将剩余十几个蒙古部族,逼到了大草原最西北角落的一块地方。
这三人也不是恶魔,并没有想将这群蒙古人赶尽杀绝。
但是胤禩作为皇帝,已经下了死命令,不投降那就死。
这一路打来,实际上也有投降的蒙古部族,族人被妥善安置,大汗和其他贵族则前往大清朝廷京城,可以说是人质,也可以说是诚意。
剩下的十几个部族,则都是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降的人。
这些人在西北草原上展开一场誓师大会。
“我们绝不会投降,草原是我们的家,绝不会拱手让人……”
被十几个大汗推举出来的首领,康慨激昂的讲话还没发表完,大清骑兵就已经将他们给包围起来。
一番惨烈厮杀过后,五万多人只有一万多人逃出了包围圈,大清骑兵这边同样也死伤了一千多人。
不过一千多牺牲换来歼灭三万多敌人,已经可以称得上辉煌的胜利了。
逃跑的蒙古人丢盔卸甲,几乎只带走了他们的部分口粮,还有坐下马匹而已。
到了此时,这场战争胜负早就已经分晓,那些人不过是流浪的羔羊一般,只剩下逃跑或负隅顽抗。
似乎看上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但这位被推选出来的首领,脑袋那么一转,他们还真的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于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更北方的沙皇那儿去了。
书信上是言辞恳切,大清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了,求沙皇派人帮我们拿回我们的家园吧。
语气那叫一个低声下气的。
这不就和安南阮氏来找大清朝廷求助一模一样吗?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两个版本。
沙皇一看,好家伙,这不是巧了吗?
因为几个月前,大清朝廷才刚刚对他们下大了最后通牒,要么还钱、还地,要么就打仗,连整个国际上叫得出名字的国家,都十分支持大清皇帝的这个决定,沙皇实在是站在了被动一方,或许是要被动应战。
被动应战吧,其实沙皇也不带怕的,毕竟这位沙皇年轻的时候,也和康熙皇帝干了一仗,小胜一筹,把大半个大清东北领土都收入囊中。
他还就不信了,以前能摁着你锤,现在难道不能摁着你锤了?
不得不说,沙皇同样是一个头铁的人。
只是吧,他这一仗已经弄得国际上人人皆知了,如果主动挑起战争,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虽然全国已经做了几个月战争动员,准备了几个月,已经做好全国战备状态,等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好主动向大清攻打过去,只能选择安安静静的被动应战。
但是,现在主动出击的机会来了。
你大清不是谴责我把鼠疫传播到你国家的吗?你现在入侵别人,这个别人求导我头上了,而且都叫我老大哥了,不施以援手,说不过去吧。
于是,沙皇大手一挥,派出十万骑兵、五万步兵,就浩浩荡荡的杀向蒙古大草原。
这个军情很快,就从大草原被送到了京城,胤禩桌桉上。
胤禩一看,那是乐的找不着北了。
好嘛,现在打沙皇的理由又多了一条,你丫的,干涉我大清内政了,你知道伐?
刚好,从浙江、苏州、陕西调派来的十五兵马也已经到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直接整军出发就好了吧。
如此一来,继二十三年前,雅克萨之战后,相隔二十三年,大清和沙皇这对老冤家的大战,再次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