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时间来到了后半夜。
此时的《如墨》已经基本稳住了脚,落在了新歌榜第九。
也就是说,刚刚好跟在了林涵八首新歌的后面,成了林涵专属守门员。
热歌榜则更是落到了十二名开外,连林涵之前的《倔强》都在它的前面。
可以说,这第一次的短兵相接,《如墨》已经显露了颓势。
-
皓海的金捷今天守了一晚上的榜单,此时已经熬得双眼通红。
如果说有人不许博瀚更在意榜单的输赢,那就只能是金捷了——
姜秀陈的怒气值还在累积着呢,一个搞不好就得整死他。
就这么难爬吗……
金捷看着《如墨》被死死压住,想到了姜秀陈暴怒的语气,满脸无奈。
“这差距有点大啊,不想点办法真的不行……”金捷揉了揉眼睛,在心里暗忖。
搞事情的风险性有点高……
毕竟这次不管是林涵的专辑还是许博瀚的新歌,都是万众瞩目的。
但……
姜董那边……
金捷又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一狠心,偷偷登上了一个小号,联系了一个“专业人士”
——专业刷榜、打分,提供一切饭圈服务。
在转出了一笔让金捷有点肉疼的资金后,对方让他再等三个小时,便不再回话了。
这会儿已经是凌晨三点半了,金捷本想去休息,但是这个事一直挂在心上,他也歇不好,索性就这么一遍刷新一边等着。
-
在深蓝星,音乐平台的榜单主要运算机制就是销量+热度+综合评分。
其中销量是最为直观的,也是占比最重的,就是花钱下载歌曲的数量。
而热度算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包括了试听量、点击量、歌评区讨论量等等。
综合评分就是对乐曲的评分,分值越高在榜单的权重也就越好。
一般来说,销量数据是极难做假的,这需要真金白银来堆,但是热度和评分都是可以刷的。
很多营销公司暗地里都会承接一些为作品刷分引流热度造假的相关业务。
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少有歌手会采用这种方法。
一方面是平台审查机制十分严格,另一方面就是乐坛对于这种恶意手段的忍耐度并不高。
稍微有点知名度的歌手都会爱惜羽毛,远离这种做法。
不然一旦被查出来,那等待他的后果,很有可能就是名声尽毁业内封杀。
但自从这几年,流量明星逐渐发展起来,使得各个平台的数据之争逐渐白热化起来。
粉丝刷榜的行为也越来越盛行。
有了需求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也就有了胆量。
这种以前会被深恶痛绝的做法,这几年也逐渐平常了起来。
但通常来说,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家都是偷偷的、小范围内的发点水,不会搞出太夸张的数据。
因为数据水过头了,但作品出圈程度跟不上,那结果就是躺平被嘲。
……
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做法,就会比较恶心。
有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给自己刷热度,就想方设法地给同期的作品降降温——
通过一些非必要的技术手段,比如歌评区删评、大量刷低分等,来降低别人作品的热度和权重。
也就是俗称的刷负分。
拉跨前面的,自己不就上去了嘛!
这种正是今晚金捷找的数据公司将要做的事情。
他提出的要求是小幅度地降一下林涵作品的热度,让许博瀚的《如墨》不着痕迹地升个几名。
虽然姜秀陈的要求是至少前三,但金捷不敢太过分,先挤进新歌榜前五再说。
毕竟《如墨》上线不久,这会儿正处于上升期,一晚上从第九升到第五,也很正常。
-
因为金捷舍得花钱,找的数据公司技术也确实不错。
刚过半个小时,他就发现《如墨》在新歌榜上悄悄向前挪了一位,挤掉了排在第八的《燕归巢》。
再过一会儿,《刀剑如梦》和《江南》也往下滑了一点,但是还没有掉到《如墨》后面。
刷数据的人很谨慎。
他们没有让《如墨》前面的歌一个名次一个名次地往下掉。
而是让除了这首歌的其他歌曲随机降热度,看起来就像是林涵这几首歌自己跟自己打架。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引人察觉。
……
而到了第二天早上,许多关心林涵和许博瀚战况的人再点开榜单。
就意外地发现,《如墨》居然已经悄悄地爬上了第五,正在朝着第四发起冲击了。
一时之间,倒没有人觉得哪里不对。
大家只是忍不住感叹了一句——歌王不愧是歌王,一晚上就能逆袭这么多。
-
林涵虽然没有盯榜,但是辰星那边对榜单的关注还是很高的。
但就是他们,在一开始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虽然《如墨》上去了,但林涵的所有新歌还是在榜单前十的。
许博瀚好歹也是拿过歌王奖项的歌手,他的单曲热度高销量好也是很正常的。
但慢慢的,就有人察觉出问题了。
林涵的每首歌,热度和综合评分都比之前下跌了不少!
而且对于新发作品来说,这种下跌趋势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突兀的。
这下子,辰星负责盯榜的那些人开始行动了。
一方面去跟平台方联系,将这种情况反馈过去,请平台方核实。
另一方面就是去统计林涵每首歌的乐评区和实时评分情况,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从昨晚三点多开始,就一直有三五级的小号在林涵的歌曲下刷低分,还有很多的乐评直接莫名其妙消失了!
有人在恶意降林涵作品的分数!
这个结论一出,平台方和辰星内部都是一片哗然。
谁也没想到,居然有人敢这么玩。
虽然说流量圈子里经常会有这种操作,但舞到新歌榜前十的,还真没有过。
谁会这么恨林涵……
……
这件事暂时还没有声张,只是章齐带着辰星的人来跟音乐平台方开了个会。
这种数据造假,想要脱水很简单,但是要追根溯源就会比较麻烦。
现在这些搞数据的,一个ID能拐出好几个代理。
查起来困难重重,也特别消耗时间。
相关的法律又不是特别严谨,报警的话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所以双方经过商议之后,决定还是先恢复数据,然后再双方发一个联合声明,公开谴责一下这种恶意刷负分的行为。
有了声明之后,如果数据脱水后榜单出现了次序变化,才会尽可能降低对林涵的影响。
至于会不会影响许博瀚,那就无人在意了。
毕竟,即使一时间查不出源头,但是明眼人有谁看不出来呢?
这么恨林涵,又和林涵有直接竞争关系的。
就只有皓海了。
谁还会去管皓海歌手的死活呢!
……
这则声明是辰星和音乐平台当面一起发的。
在声明发出去的时候,平台方也将新歌榜上的歌曲进行了脱水处理,所有的数据和评分都恢复了正常。
一瞬间,就恢复到了昨晚的形势——
林涵八首新歌稳坐前排,许博瀚《如墨》扎根第九。
虽然《如墨》和《燕归巢》只差了一个名次,但是一时半会儿绝对越不过去。
联想到早上《如墨》第五的情况,很难不让人多想。
这件事也很快引起了极大范围的讨论。
新歌榜上的很多歌曲在数据脱水之后,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变化。
联系到平台方的声明,就让这个事显得特别滑稽。
一时间,所有榜上有名的歌手,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争议。
舆论也全都炸了。
为林涵鸣不平的,谴责许博瀚的,替许博瀚委屈的,直接开地图炮的,什么声音都有。
反正官方给不出实锤,子弹就只能乱飞。
-
而这件事,作为当事人的林涵其实也是到自家公司声明出来之后才知道的。
但他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这场闹剧中。
扫了一眼热搜,发现公司差不多解决了,林涵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因为那会儿他正在回家的路上。
回的是爸妈家——之前电话里答应了周末要回家吃饭的。
怎么说呢,比起有人恶意刷他的数据,他更不安的,其实是见家长。
尤其是见自己的家长!
坐在车上的时候,林涵连呼吸都有点紧张。
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
一会儿到家,是该左脚先进门,还是右脚呢……
是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