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花朝廷银子做自己产业(1 / 1)两更八小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崔文茹长时间连轴转,付出了让朱五摸起来,没以前那么舒服的巨大牺牲后。

不仅汇丰号的架子搭起来了,大批转运到九边的封赏货物也已经就位。

朱五看着自己面前的一小袋粮食,还有更小袋的肉干,以及那犹如锦囊一般的超小袋盐。

问道:“这些东西,咱们的成本有多少?”

像这种事,根本没有那些伙计插话的机会,徐应元就直接回道:“每个士卒拿到的东西三两银子,因为这粮食是精米,还有肉干,盐还是官盐,更要拿麻布袋子分好装起来。

棉衣遣人量体裁衣更要花大价钱,将近三两银子,还是崔娘子手段了得,兵部尚书识大体,有司之人直接到咱们手下的缘故。

当然,以后不需要这些袋子,只需要粮草等物,价钱会少很多,”

朱五挑了挑眉,这个价钱比他想得要低很多,追问道:“三两银子,把咱们花费的人力价钱算上了没有?”

“算上了。”

朱五点了点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如今他给九边转运物资的生意刚刚开始,现在只是给三镇送封赏的物资。

大同,宣府,太原三镇纸面上的兵力有十七八万,加起来可以用来给士卒封赏的银子有六十万两,这么算,朱五这次封赏的生意做完,最多能赚个几万两银子。

可朱五这次是按人头分东西的,军营里有多少人,分多少份东西,那三镇的军营里最多就十万人,而且做事的伙计、掌柜可没那些官员胆子大,就算贪也贪不了多少。

并且收拾他们,可比收拾官员轻松多了,什么办法都能用,更可以随时对他们搜身,晋商的经营策略可以直接用上。

所以朱五如果运作好,可以把二十万两银子拿到自己手里。

想清楚这些后,朱五对徐应元道:“把账目做好,这次封赏完三镇,六十万两银子要全部花完,剩下的钱全都挪到本王手里。”

赚自己钱,左手挪到右手上,有意思吗?

徐应元心里刚腹诽完,又想到内库那群太监的作风,再想到晋商的钱庄,他就想明白了,连忙对朱五回道:“小奴明白。”

朱五接着追问道:“咱们的人运送一石粮草到九边,成本多少?”

“成本不一,甘陕、辽东之地耗费多一点,不过也在一两银子以下。”

朱五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现在辽东一个兵每月二两,其他地方的兵每月一两五钱。

当然,这是账面上的数据,具体一个兵能拿多少,谁也不知道。

但如果用粮食养兵,一个兵每月一石粮绰绰有余,而大明正常市价,一两白银两石米,给官员发俸禄的时候都是这么发的。

至于大明为什么不用粮食养兵,而要用银子,那当然是因为粮食太容易漂没了,拿出去多少都填不饱那群贪官。

所以,哪怕九边没有一个兵吃空饷,朱五也可以每个月每个兵身上捞到至少捞五钱银子。

更别说朱五也可以吃空饷了,用账面上的人数向朝廷要钱,当然,朝廷也知道九边水分多,一直在欠饷。

朱五虽然知道哪怕自己出面,也不会让朝廷出足额的军饷,但山西之地,以及商税他却可以通过做账,将所有银子都拉到自己手里,然后尽可能从朝廷手里捞钱。

最妙的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可以让资本敢犯任何罪行,可朱五这样做,他没有拿出来一分钱当成本,别说什么雇人,买粮花钱了,那都是朝廷的钱。

他完全是在用朝廷的钱发展自己的产业,利润可以说是无限大。

难怪那些商人愿意花那么多钱去贿赂官员,难怪米畜会被军工复合体绑架,官商勾结,不,官商一体的利润就是这么大。

朱五越想越兴奋,突然发现徐应元被自己的笑容吓到了,连忙在心里告诫自己。

我这是为了防止那些蛀虫把国家贪没了,才比他们更贪,我拿钱是为了救大明。

想到这,朱五收起笑容,对徐应元道:“若是本王协助陛下把九边的空额压下去,朝廷按每个月一月五钱的银子给本王银子,本王承诺,一个月给一个兵一石粮食,如何?”

皇帝连内库的银子都要收拢到自己手里看着,更别说朝廷的税收了,徐应元早就知道朱五会来这么一出,连忙奉承道:“陛下和户部尚书定会欣喜若狂。”

朱五笑了笑没有说话,朱由检确实应该高兴,因为哪怕他这么贪,都没那些官员能贪,能给大明省不少军饷,不过户部尚书失去那么一大笔进项,怎么可能高兴?

徐应元见朱五心情不错,接着又问道:“王爷,崔娘子脱不开身,就由老奴来问一句,做九边生意的不止咱们家,其他商贾当得利几何?”

朱五想了想回道:“咱们这生意旱涝保收,利润可以低一点,把他们的利润控制在一成,绝不能超过两成。

毕竟这生意会不会亏本,全看本王能从朝廷嘴里抠出来多少银子,亏了还要本王自己垫钱,哪来那么大的利润让他们赚?

另外,让崔娘子多买地,多雇人,以后粮草、衣物这些东西能少买别人的就少买。”

“小奴明白。”

“把这些都安置好,明日去大同中卫犒赏大军时,本王要去亲眼看看,不然不放心。”

这天,大同右卫一片欢天喜地,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能拿到白米、肉干、新军服不说,以后每个人每月都能拿到一石粮食,都是商贾直接进军营,发到每个人手里的。

再也不想像之前那样,苦等好几个月,明明朝廷发了银子,却根本见不到,一问上官,就说都买了粮食,被自己吃了。

有些士卒听说是一位叫朱五的王爷照顾了他们,更是激动地喊什么“王爷万岁”

朱五听了这话,尽管心里高兴,但还是被吓了一跳,连忙让身边随行的将军去控制局面。

同时嘱咐徐应元给那些商队的伙计传话,让他们给士卒说清楚,念他的好,记在心里就行,别乱喊。

不过哪怕出现这种波折,朱五的心情依然很不错,因为他又发现了一个商机,或者说,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