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去见一见那些百姓?”
红娘子这话一出,李信就有些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他已经知道结果了,只是不想看下去。
朱五笑道:“当然,况且就算在下想干一些额外的事,红姑娘你不愿意,在下又能如何?”
红娘子当然清楚事情没那么简单,盯着朱五道:“先给我一千两银票,等两千石粮食送到杞县后,我再把一千两银票给你,如何?”
朱五又点头道:“没问题。”
说完扫了一眼魏二,示意魏二给钱。
见朱五连这种条件都答应,红娘子很肯定朱五不只是见那些百姓那么简单,可那是两千石粮食啊。
所以她只能带着歉意看了一眼紧闭双眼的李信,把银票拿到了手里。
朱五笑道:“那在下就不打搅红姑娘行侠仗义了,这就告辞离开,不知我们何时可以启程?”
有了一千两银票,红娘子已经没多大的兴趣去飞檐走壁了,冷着脸道:“明日一早就可出发,你的粮食什么时候到杞县?”
“两千石粮食而已,很快就到了,再说了,银票都在红姑娘手里,姑娘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红娘子闻言,扬了扬下巴,示意朱五可以走了。
离开那杂耍班子后,朱五谈兴颇浓,路上特意瞅了瞅徐应元和魏二。、
徐应元早就认清楚自己脑子不聪明了,并且他在朱五还是信王就已经是朱五的亲信太监,资历老,哪怕当个算盘珠,不拨不动,也没什么。
他就当没看见。
魏二虽然不能像徐应元一样装傻,但可以换个方式装傻,提起了另一个话题。
“少爷,那红娘子从小跟着杂耍班子走南闯北,见多了人间百态,想必是真的心善,不忍心见小民饿死。
可那李信,老奴就不知道他那副做派究竟想干什么了?”
朱五对这个话题还算感兴趣,冷笑道:“还能干什么?效仿前人呗,巴不得天下大乱,觉得那是自己施展抱负的好机会。
只可惜那个红娘子,所托非人啊。”
魏二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少爷可是有意那红娘子?”
朱五摇了摇头道:“奇花异草就应该放在花园里,摘一两朵最喜欢的放屋子里就行了,全摘了算怎么回事?
再说了,有些花就不能养在屋子里,只能养在外面。
况且……”
朱五满脸看热闹的笑容,“况且那红娘子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主意很正,她和李信之间,到时候说不定谁坑谁?你不要多事。”
要是你不把那红娘子哄到床上,老母猪都能上树了,不,我都能长出来了。
魏二心里在腹诽,脸上却奉承道:“少爷高见。”
朱五又扫了扫魏二和徐应元,见他们两个都低着头跟在自己身后当没看见,他觉得有些事不跟魏二说清楚,容易误事。
就主动开口问道:“你们知道少爷我今日为何要那么做吗?”
虽然魏二和徐应月都觉得朱五不是单纯的见色起意,看上了那“粗豪”女子,隐约感觉和河南的事有关系。
但还是连忙摇头,齐声道自己不知。
“那你们总该知道我们来河南要干嘛吧?”
面对一个可以回答,答对还有好处的关键问题,魏二连忙回道:“修堤安民。”
“对,问题是怎么修堤,怎么安民?我原本想的是以工代赈,由朝堂拿钱粮,雇那些衣食无着的百姓修大堤,给他们一条活路。
可我万万没想到河南官员那么废物,靠他们根本不可能把那件事办成,毕竟他们在百姓那里的名声早就彻底臭了,说出去的话根本没人信。
所以,如果想把百姓组织起来,让他们修堤赚钱粮,要么走红娘子那里的路子,要么走乡绅的路子。
魏二,这点你可明白?”
魏二连忙点头道:“老奴明白,这就传令满桂,让他调一些得力将官过来,到时候组织那些百姓。”
朱五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道:“走红娘子那边的路子,还有一个好处,去年河南小缺口了四次。
杞县只是稍微被波及,红娘子他们就说杞县的百姓连树皮都吃完了,就算没吃完,只是储备起来,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而且,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受灾严重的地方是什么景象,我连想不都敢想。
总之,河南衣食无着的百姓太多,咱们就算想尽办法赈灾,能救多少也是个问题,所以,必须做出筛选。”
说完,朱五见魏二满脸的茫然,虽然他不想让那种恶心的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但也不得不说了。
“走红娘子那路子拉过来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想造反、敢造反的人,让他们先吃饱饭,不造反,对大明更有好处。”
尽管魏二和徐应元脸上劝是对朱五雄才大略的钦佩,没有对朱五下限低的惊讶。
朱五依旧感觉自己浑身发热,臊得慌,又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河南不能像陕西一样乱起来啊。
只要有个乱的苗头,那些还能活下去的人就不能好好种地,然后就会越来越乱。
要是陕西那边的义军接着这个机会到河南,那河南可就全完了。没办法啊……”
他这话不像是给魏二他们说,反而像是给他自己说的一样。
魏二、徐应元两人发现朱五情绪有些不对,只是低着头走路,就当没听见朱五口中的义军。
周围那些保镖也是尽力绷着一张死人脸。
徐应元悄悄向魏二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魏二微微点头,示意这些保镖没问题。
见皇帝称呼反贼为义军的事不会泄露出去,徐应元才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早,朱五就带人和红娘子回合,准备上路,李信担心事情脱离掌控,不敢继续在开封府府治祥符县逗留,给杞县知县找麻烦,也要一同回杞县。
而在看到朱五出行队伍后,他的心就一个劲地往下沉,带着这么多猛人去杞县,杞县怎么可能安稳?
可红娘子满心都是朱五许诺的两千石粮食,还有杞县那些挨饿的百姓,根本不听他的劝。
他也只能提心吊胆跟着大部队往杞县走。
离开看起来还不错的祥符县,到达杞县后,在那里,朱五的心情就变得比路上的李信还要差了。
因为在杞县,他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