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任务完成:10/10(1 / 1)雪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清洗法的特殊性,特别是碧水东流这种洗画术式的要点,在于控制水流的走向。

这就导致看似如此简单的动作背后,其实丝毫不简单。

作为内行的耿超,他是老懂哥了。

单单是术式要求对水流以及流速的掌控程度,就对洗画者的臂力、肘力、腕力、指力、目力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端。

看到易云刚才使用的洗画技法,庞和蔼更是暗暗吃惊。

他之前倒是听过,易云掌握一种灌洗法术式。可从刚才大屏幕上的操作看,对方明显用的是清洗法。

“这种技巧是……碧水东流!”

庞和蔼到底是跟过老师傅学艺数十载的,见过老一代圣手洗画,仅仅是搭眼瞧了会,立马就分辨出易云所用的洗画术式了!

“这小子,怎么会……”

“他不仅掌握了灌洗法,还懂得清洗法!”

“一开始没有动手并非是难以下手,而是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完美的修复,完成那半幅手卷。”陈森心中惊诧。

回想起易云方才使用那些调制配比的有机溶液,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

霉菌在常年的生长繁殖中,会分泌出各种色素,以至于给古书画表面染上白、红、黄、黑、绿、褐等不同色的霉斑,其中以白斑最难消除。

这些霉斑不仅难以消除,而且还会污染书画颜色,掩盖字迹和图案。但采用黄柏汁等这些具有很强的除尘、清污和漂白功能的有机溶液,再搭配碧水东流清洗,正是天衣无缝!

对方不仅仅对术式的操作精通熟练,而且对于术式的纵向认知和理解非常到位!

陈森突然开始有点慌了。

尽管他向来对自己的摇影术式的操作非常自信。

可易云的碧水东流术式操作亦非常流畅,几乎达到了合一的境地。

这让陈森隐隐感到不安。

古书画的清洗者在操作之前,必须了解文物的性质。绫绢的编织结构、卷纸材料的质地,老化的程度对手卷颜料,都会产生影响。

清洗法又唤淋洗法,但是稍有所不用,就在于一个“淋”字。

多了一道步骤,但是洗画者所采用的的术式,便会截然不同了。

前后的次序、清洗的过程,也会有所区别。就像陈森选用淋洗法摇影,在最开始确实是先淋了一遍。

清洗法最难以掌控的地方,就在于洗画者如果对所掌握的术式理解不够,或者不精深,或者是各个方面的力道不足,或者是重心偏离,或者思量的不周全、准备不充分,对施加于画芯的水流强度和水速控制不住,极易造成书画表面颜料的晕染损伤,甚至浸透裱纸,毁坏手卷!

庞和蔼选择这幅手卷,也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用两个半幅画来完成清洗的比赛,达成自己的目的事小,怕易云会损坏手卷事大,就看易云能不能上的了台面了……

陈森用的摇影,重在“淋”字上。因此需要通过花洒摇曳,形成水流,但是另一方面,要清洗的次数便不会少。

而易云采用的碧水东流,重在“清”字上,只需要两次即可!

易云的控制下,水流的速度非常快。

在陈森放空第6只花洒后,易云已经接手第2只水壶了。

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尽是潺潺的流水声。

随着易云用手撤掉水油纸的一刹那,只听到“哗”地一声!

犹如瀑布惊雷。

千军万马奔腾咆哮……

碧水东流至此回!

那些没有见过这种洗画术式的新手们,惊奇地看到,水流竟然真的奇迹般,朝着一个方向汇聚而去。

有人盯着看墙壁上悬挂的石英钟。

有人看着手表。

10分钟。

水。

仍旧在流。

14分钟。

水流基本静止。

剩下的只有每次洗画喷涌结束后,嘀嗒嘀嗒的声音。

15分钟。

水流彻底静止!

几乎是一前一后,在时间上没有什么差别!

“赶……赶上了,老易赶上了!”张亮和徐振海激动地说,二人有些不敢置信。

“庞师傅,他怎么可能追上我的速度?”

饶是陈森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难道就是碧水东流高明之处吗?”

庞和蔼开口道:“当年我师傅黄大先生精通多类洗画术式,我曾有幸见过他多次使用碧水东流清洗古画。这种术式对洗画者的要求极高,别说一般刚入行的新人,即便是沉浸多年的修复师,甚至连我自己,也远远达不到他这个程度,这小子在洗画方面的领悟力——很高!”

极高与很高。

这四个字是庞和蔼对易云的评价!

陈森深深看了眼对面装裱案前的易云。

他已经忘记,师傅上次是何时这么夸人了,似乎是自己刚入师门的时候。

“那又如何,时间说明不了什么,完成度怎样还得送检验科!”陈森不知不觉地攥紧了双手。

他绝不允许自己会输!

尤其是输给易云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他忍不了!

半幅手卷画面上的白斑、污垢,随着水流而去,桌子底下的空水盆早已变得黝黑发黄。

取而代之的是画面的素净,表面的附着物被漂洗后已经消逝,点点白斑也被有机溶液纷纷溶解,在一遍遍清水的过滤下,手卷焕然一新!

大屏幕上,清洗后的两个半幅手卷自裂缝处合一。

《青山白云图卷》重现!

围观众人尚未自方才的洗画技法中回过神来,又再次被传世名画所震撼!

山水间的旖旎风光,细看之下,在山中竟然还能发现两座隐匿的宅院。青绿重彩的设色中,画面江波浩渺,扁舟轻盈,黛山耸立,挺拔的高树缝隙间,露出一角古刹。

苍松旁的茅屋柴扉,一叶扁舟摇曳而来,轻轻驶向江面内湖,舟中两位文士相对而谈,静谧幽雅,气氛恬静适宜。

易云循着画面看去,还有作者霅谿翁所题之诗:

“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

易云不禁感叹道:“不愧是高人,这种远离俗世,清高孤傲的气节,在宋元易代那个大时代非常难得啊!”

可不是,南宋虽苟安,尚且百余年,却亡在叛国投敌的自己人手中。

在高官厚禄和利益面前,能有几人不为所动呢?

“霅谿翁果然是霅谿翁。上追六朝山水之格调,下启明清青绿之先导。甚至于当下山水画也有重大影响!”

孙老师激动的忘却了自己同为修复师的身份,出声道:“这幅画作没有为传统所囿,另有自我的独特风貌,这种平远式构图,笔法细密,以大青绿写意,画面虽有损伤,但可以看出清新亮丽,光是树叶就可以勾画圆形、花形、点形、松针形、动物的爪形等,妙哉!妙哉啊!”

“好家伙,还有董其昌的一行题字!”卫双凝找到了那个醒目的名字。

“得李将军父子遗意。”

这是老董对真迹的鉴定,字数不多,但每个重若千钧!

要说这个名字的名气,不亚于作画者本人。

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有南董北米之称,时人亦有将其列为“东晋二王”之后的新书圣!

卫双凝还记得,伦敦总部佳士得拍卖行在去年以9个亿欧元的价格,成交了一幅老董的字帖,据说是最后被一位海外华裔的神秘富商拿下!

在陈森清洗的那半幅手卷上,尾纸部分除了钱选自题诗,亦有“大德二年春”。

大德二年,元成宗铁木耳年号,意味这是钱氏晚年之作品,因此有霅谿翁的款。

最后的题跋多为曾经收藏过手卷之人:严嵩、张廷望、黄福、刘芳、吴湖帆、叶恭绰、程十发、董其昌、狄平子……

陈森咳嗽一声,将众人的视线从画卷本身拉回现实。

“手卷的清洗程度如何,还是得送检验科检验,数据是最公平的证人!”

“正有此意,现在可以送检了!”易云风轻云淡道。

他并不惧。

因为,易云刚刚完成时,他已然看到面前,系统显示的完成度——99%!

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在耳畔响起:

“污污,所有书画的完成度均在90%以上!”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清洗10幅文物级别古书画!】

“现奖励宿主宗师级技能一份!”

【获得揭画术式:补天手!(宗师级)】

右上角水晶页面,任务进度条瞬间拉满。

【任务完成:10/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