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日月山河(1 / 1)影子有点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到兰姑一哭,素心还以为他们的儿子没了。在兰姑的哭诉下,才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

当年她在天山脚下等着素心回来,可是等了一个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程欢就带着小孩回到了三里镇,程欢知道当年古三通是与人决战,害怕这个小孩引起别人的注意,导致有人寻仇。所以,她改名兰姑,在三里镇开了一间染布坊,收集附近的孤儿,将古三通的小孩和他们全部安排在一起,混淆视听。

期间找了一个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顺便给小孩取了一个名字,因为他从小调皮捣蛋,先生就给他起名叫成是非。寓意他长大成人之后要明辨是非。

但是,两年前,一场大火烧了大半个三里镇,染布坊也在其中,等大火熄灭了之后,好多孤儿都走失了,其中就包括成是非。但兰姑说当时确实没发现成是非的尸体,并且成是非很机灵,一定可以活下来的,只是不知道去了哪里。

听完兰姑的讲述,古三通和素心离开了三里镇,开始了寻找儿子之路。

京城。

“启禀皇兄,事情已经查清楚了。那天晚上潜入皇宫的贼子叫做高山,放走古三通的人也是他。此人已经被我当场击毙,葬身在了天山之中。”朱无视躬身向弘治帝禀报着。

“很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十三弟,你说你想要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你。”弘治帝相信朱无视有分寸,而且素心已经被古三通带走,也不会再提迎娶素心的话。

“启禀皇兄,毕竟古三通是从天牢逃走的,我想派人大肆搜捕,将其抓捕归案,维护朝廷法度。”

“这件事朕可以答应你,不过不要大肆搜捕,动静不要太大,毕竟关乎朝廷威严。我让锦衣卫协助护龙山庄的密探,暗中调查,锦衣卫的暗子遍布天下,古三通无处藏身的。”弘治帝答应了古三通,只是让其换一个方式搜捕。

于是,朱无视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旅,寻找古三通这个夺人妻子的大仇人,在朱无视心中,素心就是他的王妃。

三年之后,京城。

朱无视回到了护龙山庄,他接到消息,弘治帝病重。这三年,朱无视满天下的寻找古三通和素心,可惜一无所获,他不知道到底是古三通藏的太好,还是其中有人作梗。不过,他更偏向于后者。

半个月后,弘治帝驾崩,留下遗诏,太子朱厚照继位,铁胆神侯朱无视作为皇叔,协理朝政。弘治知道自己死后,朱厚照太年轻,压不住朝臣,只能将朱无视请出来。可惜他太小看朱无视了。

朱无视行动了。这么多年,依靠护龙山庄的情报网络,还有那三千人源源不断的培养,朱无视的人早就进入了各个位置,军队、锦衣卫、皇宫,包括六部之中。

朱无视控制了皇宫,以先皇过世,太子需要守孝为由,将太子继位的登基大典延迟三年。

张皇后和朱厚照看着眼前的皇叔,又看了看周围无动于衷的侍卫,虽然满腔愤怒,可是却无处发泄。不敢做出一点过激的行为,不然明天就是皇后和太子接受不了先皇过世的打击,悲伤过度,不治身亡。他朱无视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了。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

朱无视在龙椅的下方安置了一个座位,面无表情的坐在位置上,拿出圣旨让太监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孤,朱厚照,值此先皇驾崩之际,悲伤过度,欲为先皇守孝三年,期间,由皇叔铁胆神侯朱无视,总理朝政……。钦此!”朱厚照虽然没有登基,但自从先皇驾崩那一刻就可以自称朕了,自然可以下圣旨,但是由于不知名原因,朱厚照在圣旨中只是称孤,这就让大臣们有些玩味了。

“诸位大人,接旨吧。”宣旨太监尖细着嗓子喊到。

底下嘈杂一片,不知道该不该接旨。一部分人立马跪下,高呼接旨,一看就是朱无视的人。有人带头,自然就有人跟随,一时间跪倒一片。

但是总有那么些人想当硬骨头。

“朱无视,你罔顾人伦,抢侄子的皇位,谋朝篡位,软禁太子,我陈嵩绝不接旨。”一个御史言官,毫无能量,无能狂怒,没看到那些个大臣都一言不发么。

“拉下去,杖毙。罪名,御前失仪,咆哮金銮殿。”朱无视挥了挥手,定下罪名。

“臣等接旨,参见皇叔。”

“平身吧,既然诸位已经接旨,那就开始早朝吧。还有,以后孤将在护龙山庄办公,奏折以后都送到护龙山庄。七日一朝,也在护龙山庄进行。只有大朝会,在金銮殿举行。”朱无视一通安排,杜绝了大臣私底下接触朱厚照以及皇后的可能。

就这样,朱无视接掌了大明王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无视让之前三千人都把自己的在青山院的学习和训练内容,写下来,整理成册。从军事,民生,经济,农业,到思想教育应有尽有。

首先动的就是军队,有洪武、永乐两位大帝珠玉在前,朱无视明白,拥有军队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朱无视下令召集在录的所有百户到京城青山院,现在改名叫大明军官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学习合格之后才允许回到地方继续任职,不到者以违抗军令处置。

从百户到千户,然后卫所指挥官,再到都指挥使,最后是五军都督府,所有的军官必须到军官学院学习,合格者继续任职,不合格者军法处置。并且合格返回的军官,必须参照军官学院的模式,训练手下的兵马,每年都会由京城派人前去地方考核,不合格的,军法从事。

朱无视将军队从上到下撸了一遍,刚开始还有文官炸刺,被朱无视杀了几个之后就全体沉默了。而大明的勋贵看到朱无视重视军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终于不用再被文官压制了。

两年后所有在录军官全部考核完毕,朱无视就宣布将文武分离,既然处理政务有个内阁,那就再来个军阁,专管军务。文官以后不再掌兵,只负责地方政务。这一下子所有的文官不干了,仿佛又回到了洪武时期,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随时都会没命。

开始鼓动文人闹事,重提土木堡之变。可惜,军队上上下下都被朱无视掌控,直接派兵镇压了下去。

同时,朱无视借此事件,将太学纳入掌控,派人进入太学进行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包括已经做了官的人,每年都必须抽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太学进行思想教育。

朱无视利用护龙山庄和锦衣卫两个密探系统,查找所有官员的犯罪事实。将几个比较严重的拉出来斩首示众,大肆宣扬,提高自身名望。

逐渐的,大明百姓只知道皇叔朱无视,不知道大明还有个从来没有登基的皇帝朱厚照。

直到朱厚照三年守孝期满,一张圣旨传出皇宫,朱厚照禅位,由皇叔朱无视即位。而皇叔朱无视不受,说自己并无窥视皇位之心。只是却并没有还政于朱厚照,还是让朱厚照住在皇宫之中,好吃好喝的养着。

朱无视拒不称帝的消息传出,天下人都在称赞其忠肝义胆。其实对于现在的朱无视来说,皇位只是一个名分而已。只要他愿意,唾手可得,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是为了一个女人,那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女人。只是,已经五年了,还是没有消息传来。

而对于皇位,他已经开始思考从高山那里听来的君主立宪制了。

此后五年,朱无视颁布了一项项命令。

将全国范围内的囚犯,召集到京城,从京城开始向周边辐射,修桥铺路,进行劳动改造。

设置火器研究院,改良研究火器,对于军队来说,火器才是最大的杀伤性武器。

设置农学院,改良研究农作物,如何提高产量,对于这个时代百姓来说,吃是最大的问题。

所有土地都得交税,不管是寺庙还是道观,贵族还是士人,不再有免税政策。和尚道士必须到当地官府登记,并根据道经佛经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强制还俗。

开始征收商税,除了全国统一的商税,各地不得再征收其余商业税。开放边镇集市,允许草原与中原互市。

开放海禁,成立大明船舶司,一切航运海贸都需到船舶司登记缴税。没有船舶司开具证明的船只,都将遭到大明海军的攻击。

朱无视从那三千学员的口中知道,高山提过在遥远的海洋彼岸,有一种农作物叫做马铃薯,能很好的存活,还可以食用,产量还大,可以很好的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于是在船舶司成立的时候,第一时间派出海军出海寻找这种农作物。一年后海军返回,不仅带回了马铃薯,还有番薯,玉米。让农学院立马研究种植条件,大量种植,然后当做种子发放全国各地,缓解粮食危机。

一时间朱无视的名望在民间达到了巅峰,甚至有人立生祠祭拜。

大明终于有了一丝天朝上国的气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