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文学评论杂志刊登了程建军的那篇《论曹雪芹不是红楼梦作者之我见》的论文。
并破天荒的在论文后面,还贴出了他续写的八七版红楼梦的小说。
而吴氏石头记,因为太过惊世骇俗。
里面甚至于还有王熙凤死后化成冤魂索命,后来又被天兵天将给抓回去的神怪情节,暂时被束之高阁。
纵然没有吴氏石头记,程建军的论文也引起了地震。
一时之间,各种批评之声甚嚣尘上。
骂程建军的书信如雪片般的邮到了北大!
结果程建军是一封也没看,全部扔到了麻袋里并送进了锅炉房。
阴老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亲自去了教育部,给程建军特批了一个毕业证。
拿着毕业证去了北影学院,在高考成绩下来后。
崔景文又拿着程建军的毕业证去了文化部,听说还和领导拍了桌子,才把他给特招进了北影学院。
开学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在开学典礼上,程建军看到太多熟悉的面孔。
光是导演系,便有夏刚,胡梅,陈开歌。
摄影系则有张国师,顾长伟……
至于表演系,除了他最熟悉的方苏外,还有沈丹平,张风毅,周理京,谢元……
对了,还有年轻版的皇阿玛张贴林!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他还是挺帅的,是个奶油小生。
并没有后来强吻小陶虹时的油腻。
虽然有田庄庄这样的影二代珠玉在前。
但程建军的名声太大了,而且还有北大的毕业证。
在开学典礼后的班会上,他被选为了班长。
班会才结束,他便去找了方苏,接着又杀向了摄影班。
而后,北影78级的同学一起出了校门,占据了外面的饭店。
兜里不差钱,红星二锅头加上各种肉菜可劲的上。
只把皇阿玛给喝得搂着他的脖子一个劲的叫哥。
弄得程建军都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了,皇帝他哥应当是啥?
是皇大爷不?
到了开始上课的时候,程建军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为老师讲的他全会,老师不会的他也会。
在提了几个问题,发现难不住程建军后,学校老师也不不管他了。
而是任由他在学校瞎晃,逮到啥课就听啥课。
不管是摄影系,还是表演系,他都混了一个门清。
当然,他也没忘了写作。
又发表了牧马人,历史的天空等两部作品,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78年底,一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那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吹响了改开的号角。
到了一月份,电影学院要放假了。
而在放假的前一周,程建军则把同学们又给召集在了一起。
宣布要拍摄一部电影《狙击手》。
这是后来张国师的最新作品,花了四亿多成本!
票房多少,不知道!
听说是因为排片率太低,所以赔本。
之所以选择这部作品当成练手之作,主要还是因为程建军觉得成本低。
他根本就不需要用到电影中的特效。
如子弹在空中飞过的镜头,完全可以用剪辑来实现。
这边开枪的同时,给一个开枪者肩部向前的镜头,对面倒地也就OK。
另外便是演员的选择,我军这边可以让张风毅,周里京,皇阿玛等人拍摄。
而敌方那面,他只打算请一个老外,饰演美军的领导。
而剩下的人,则都由国人来演。
就是把电影中的美军狙击小组,给改成了由美军训练出来的南韩狙击小组。
至于拍摄地点,也不用跑太远。去密云就行,那里有山,很容易搭出双方对垒的阵地。
武器设备吗?
找北影厂去借!
实在不行,还有八一厂呢?
成本控制!
除了美军的老外领导外,其余人全部零工资,都带你们拍电影了,还要啥自行车。
最多也就是花点胶片钱和住宿费。
北影学院下属的青年电影制片厂,本身就有拍摄任务,投个三五万的应当没啥问题。
一顿小酒喝起!
程建军把自己的想法给提了出去,并且当场便宣读了剧本。
只把一帮家伙给兴奋的嗷嗷自叫。
毕竟他们来考北影学院,可是都怀揣着一个电影梦。
更有人当时便表示要现在就向校领导请愿,请学校支持他们的拍摄。
但这事却被程建军给否了,准备带着田庄庄去找校领导谈判,集体去找校领导那不成了逼宫吗?
去找校领导的过程还算顺利,毕竟剧本成了型,成本控制也极低。
而且这帮学生本身将来就是要拍电影的。
甚至于校领导还亲自给北影厂和八一厂打了电话并寻找支持。
接下来的几天,把程建军和田庄庄等人的腿几乎都给跑细了。
终于从八一厂,借来了坦克和各种武器。
同时,还找到了正在八一厂专门演反派的陈小二,还在乡下喂猪的葛尤,以及才刚刚由部队分配到城建开发总公司工会的冯裤子。
算是凑出了电影中的三大丑角。
对于程建军能给他们机会参与电影的拍摄中,三大丑角是没有不愿意的。
特别是冯裤子,一口一个哥,叫得就别提多亲热了。
到了这时,便只差一个最关键的人物,那便是电影中的朝鲜小孩。
不用说,蔡名走起!
是女孩就改剧本呗,她可是在电影海霞中演过少年海霞,又刚刚在带手铐的旅客中演了女扮男装的魏小明。
别看她的年纪不大,但却是76级北影学院表演班的学长。
只是程建军等人入学时,她已经毕业回了北影厂。
说动蔡名后,所有的演员和摄影,便算是齐活了。
为了把控拍摄,学校还派了老师来帮助他们进行拍摄。
此人名叫林汝为,在考专业课的时候,程建军曾经见过,正是其中的女老师。
在后来,她还拍过四世同堂,便衣警察等连续剧。
甚至于连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歌词都是她写的。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一想起苍凉的四世同堂主题曲,程建军便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那词那调,简直是太有味了。
而且,更牛的还得说是骆玉笙先生的演唱。
要知道她看不懂谱子,是乐队先录了音,送到她家。
她在家磨了一个星期,才把整首歌给唱全。
那腔调清彻且悲壮!
后世虽然文化大繁荣,好歌好曲层出不穷,但却也找不到这种韵味的电剧剧主题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