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上大人,孔乙己(1 / 1)子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耽还没说话,桓冲先哭了。

声泪俱下,“老弟,我心痛啊,如果没有这所小学,他们这辈子都没机会读书。我不求你把他们教得多么出类拔萃,但求他们长大以后被问及姓名时不至于手足无措,答不,写不出。”

“借口,我听说你们收了一个文运通天的孩子,我怎么没看到?”刘耽也不是傻子,大概猜到桓冲为了应付国子监检查,故意让他们亮相。

孩子没衣服穿,金陵大佬是不是该伸出援手?

桓冲啊,你良心大大的坏了。

桓冲不接受,将王正之的手书递给刘耽,“咱们先生的字你应该认识。孙浩已是国子监生。”

这么狠,国子监直接抢人,“这不合规矩吧。入选国子监的流程……”

“圣即是规矩,破格录取有何不可?”桓冲打断刘耽的话。

刘耽不死心,“我能见见那孩子吗?”

桓冲摇头:“不能。别给自己找不痛快,心头肉被挖走的滋味很难受。”

刘耽甩袖子走人。这不是来教书的,是来顶雷的。

见着桓玄,刘耽什么烦恼都没了,这未来女婿越看越顺眼。

桓玄心里打得什么主意,刘耽并不知道。他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这次没开口就是续弦,而是摸出陶渊明注解的《诗》给刘耽看。

咱们循序渐进,先从诗词歌赋谈起,慢慢引到红袖添香的事。

刘耽看完拍手叫好,忙问作者是谁。得知是陶渊明时,他更是激动得暴跳。

当桓玄说要用来当教材时,刘耽却一个劲摇头。他个人很欣赏陶渊明的才华。但这注解非主流,当做教材那是误人子弟。

“毛《诗》言: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这是不易之论。他陶渊明所言:女子采荇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太肤浅,太表面。完全没有注意到《诗》的微言大义。”

微言大义不是《春秋》才有的吗?《诗》也微言大义!

果然你们这些老学究不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陶渊明才是经学世界里的一股清流好吧。

“这本书若是被我先生看见,他非得和我断绝关系不可。”刘耽心态大崩,学生不成样子,还能接受。现在教科书又出了问题。

“你们有没有把我这个校什么,校长放在眼里。”

桓玄真想教育一下刘耽,但不敢,万一老丈人生气了,把刘芸许配给他,那桓楚大帝的人生直接提前大结局。

“依刘叔之见,选什么作为教材合适?”

刘耽道:“现在问,还有用吗?明天开学,就算发动姑苏所有读书人抄写,也写不出两千份教材。”

桓玄摇头,“《诗》肯定是编不出来的,但换别的或许可行。”

“贤侄有什么建议?”

桓玄清了清嗓子道:“既然是教他们识字,我们先从简单的字教起。比如: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

刘耽细品了一会儿,大呼妙哉。

能不妙,一千多年后的人才总结出这几个字。我还有《千字文》没亮出来。论启蒙读物,我有一大把。

刘耽坐下写了几幅,感觉很好,他决定就用这几个字当教材。

自己一个人写太慢,他回去找帮手。临走前向桓玄索要陶渊明版的《诗》。

这种奇文必须随身携带,没人时就翻出来阅读。

没想到几个字就把你收买了,那我把《千字文》交给你,你还不开心到晕头转向,答应续弦的事。

好,就这么办。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很快他就把自己所能记得的《千字文》片段默写出来。虽然不全,但绝对是能让刘耽震撼的教材。

第二天一早,桓冲就叫醒桓玄,这次来的可不是琅琊王司马道子,必须提前到城外等。

桓冲道:“国子祭酒是我和你刘叔的先生,你可以不给他面子,但我不能失了做学生的本分。”

懂了,今天听你的,给他面子。

桓玄道:“今天我是南郡公,你的门面,能不说话,绝不开口。”

你保证!

我保证。

不出意外等到日落时候王正之的车队才到。

王正之来就诉苦,说他星夜兼程走了两天才到。言下之意我让你们等一天,你们别有意见。

哪能有意见。您能来是学生的荣幸。桓冲低头哈腰,搀扶王正之,言道:“先生要人,学生直接给您老送过去不就行了。劳您大驾,学生之罪。”

“幼子(桓冲字幼子),敬道(刘耽字道敬)你们做了为师一生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你们比我有本事,为师奉旨取经来了,走吧,看看你们的乡学。”

桓冲道:“先生天色已晚,要不先吃饭,我们俩小打小闹,教几个孩子认字罢了,不堪入目的。”

王正之冷冷道:“嫌弃为师老了是不是?我可带了五十万的赏金来的。”

你来送钱,那么饭可以晚点吃。

桓冲看了看刘耽,又看了看随王正之同行的几十个国子监师生,愣了一会儿才开口,“那么学生聆听先生教诲。”

他们路过桓玄身边时,桓玄起身下拜。

王正之全程没看桓玄一眼,也没说一句话。桓玄还得笑脸相迎。

王正之的车队全部通过后,桓玄动身,他今天决定当个小透明。早早把他们送走得了。

负责在学校迎接的人是陶渊明。

刘耽介绍说陶渊明是姑苏小学的助教时,国子监队伍里炸锅了。

一个孩子都可以当助教,我们来了是不是可以当学长(校长)?

桓玄心道:“你们连给陶渊明提鞋都不配,大言不惭。”

他们笑了很久,王正之才出言制止:“己不正,何以正人。你们还有点国子监生的样子吗?聚众喧哗,成何体统?”

我去,老狐狸啊。你骂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无端取笑陶渊明而是嫌他们太吵。

我忍。桓玄长舒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这算什么?还没被踩脸,不算事儿。

“校舍建得有模有样,幼子还是念旧,来到此处我不禁想起我求学的时候,当时我家里也很穷……”

王正之站在门口话当年,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

桓冲怕他累着,特意给他搬来椅子。

讲话核心就是说自己是怎么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很具有感染力。

暑期三天优惠活动,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8月13日到8月1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