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章 咸阳(1 / 1)风倾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遂一事尘埃落定之后,叶渊等人翌日吃过早饭便驱赶着马车出发,众人历时五天,跨过山林、路过村庄,终于临近午后时分,走至咸阳境内。

以这个时代马车的不便,能够在五日的时间内走这么远的距离,委实不容易,对于赶路之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一种折磨。

不过尽管一路风尘,艰难困苦,总算是回到了咸阳。

咸阳城,秦之国都,也是如今天下七国中,最为特别的一座国都。

自孝公变法,迁都咸阳,起筑咸阳宫,后经历代秦王修筑增减宫殿,至昭王时,在泾渭两岸,遍布上百离宫,绵延百里,以复道、甬道相连,坊邑遍布其间,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围绕着这些宫殿居住生存,共同构成了七国之间最大的,也最特别的一座城池。

一座无墙之城!

是的,咸阳城,只有宫墙,没有城墙。

所以一般都只称其为咸阳,不带城字后缀。

一般来说,无墙不城。

但从孝公开始,不知出于何种考量,咸阳就没修筑城墙,后面的历代秦王自然效彷先人,也没有修建城墙,而到了如今的规模,就是想修城墙也没法修了。

想当年学习历史的时候,叶渊可谓印象深刻,毕竟秦孝公着几位也是够莽的,连城墙都不修,摆明了是拿边关当城墙使啊!

而随着叶渊嬴政等人,临近咸阳后,只见一条滔滔渭水贯穿整个咸阳城,流淌于宫殿之间,孕育着这座千古一城。

整个咸阳城占地面积极为广阔,连绵复压三百余里,亭台楼阁,千家万户,道路宽阔,几条大道横贯四方,又以复道、甬道相连接,形成七国间最繁华的王都。

焰灵姬透过车窗,一双幽蓝的眸子内满是好奇,不断打量着咸阳街道上的建筑。

“怎么感觉韩国的王都新郑跟秦国的相比,档次要差好多?”焰灵姬喃喃说道。

跟她在同一个马车内的惊鲵,看着街边风景,目光中不禁露出一丝复杂之色。

当年在罗网训练的日子里,她一直都没有机会能去逛逛这座战争机器的“心脏”。

如今终于再次归来,自己却已经不再是一个只为罗网而活的杀手了……

目光幽幽,惊鲵轻声开口:“新郑与咸阳相比,自然不再一个层次上,这两座城,无论是繁华人口城池大小,都不是一个量级。

而从一国王都的昌盛繁华程度,也能侧面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实力如何。”

焰灵姬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是,秦国毕竟是当今七国间,最有能力统一天下的国家。

……

嬴政马车之内,叶渊看着街边的风景也是不禁心生感慨。

还记得当初他与韩非刚刚去韩国时,一路所见都是贫困苦难、死气沉沉的场景。

而韩国王都新郑的繁华,更多的则像是一颗彻底腐烂大树上,仅有的一片生机之地。

而这片生机之地想要存活,便只能不断从腐朽中汲取养分,虽然使王都新郑看起来也是一片繁华,但其根部已经被腐蚀殆尽。

这,也是韩非在以后日子里需要努力改变的事了。

但叶渊等人一路在秦国境内所过之处,虽然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百姓,但与韩国相比,无疑在国家整体经济上,车轱辘来回碾压韩国不知几次了。

而秦国的这座王城,经过数代帝王的发展,如今大秦无愧当世霸主,咸阳城更是可以称为当世之最。

来往于咸阳城的六国商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气象万千。

最关键的是咸阳城之中的秦人脸上都充斥着一股生气,那股精神头就不是新郑所能相比的,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嬴政看了眼一旁感慨的叶渊,嘴角轻笑:“老师,要不要先随我回王宫?”

叶渊一怔,眨眨眼,沉吟片刻后,还是开口拒绝道:“还是明日再去吧,我这手底下还有好几张嘴,嗷嗷等着吃饭呢!

怎么着,我也得先把住处安排好再说。”

嬴政微微摇头,轻叹一声,“老师,政儿现在可是秦国的王!”

“一个住处而已,怎么能还要老师劳心?”

语气虽是反问,但这话在叶渊听来却甚有霸总味道,像极了那些霸总撩小姑娘们时候,常说的:

别怕,有我!

安全感爆表哦

……

随着嬴政重新坐镇天元,咸阳城内也是发生了一些动荡。

王宫禁军大肆出动,横行于咸阳纵横交错的道路之上,声势浩大的抓捕了大量官员。

而原因,则是平阳重甲军主将,左庶长王齮意图谋逆。

依律,王齮被判处夷三族之重刑,咸阳当天就绞死了数百人。

之后所有和他私交甚密的官员都被直接下狱治罪,关系稍远一点的,也全部被严格审查。

最后,陆陆续续的被绞死,斩首之人多达上千,而流徙,贬谪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而就在咸阳之内的相国府中,一间高雅的书房之内,此刻正跪坐着一名身穿华服,气度威严的干瘦老者,老者跪坐在桌桉前,目光清明中带着难以遮掩的一丝凌冽。

这是常年身居高位者,在岁月之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气魄。

老者手捧着一卷竹简,看着上面最新改动的内容,不时点了点头,对于内容颇为满意。

这本着作花费了他十数年的心血,如今终于要完成了,心中欢喜自然不需多言。

期间为了完成它,物力心力,耗费财力已然不可细数。

更是在多年之间,不断招揽了诸子百家无数英才,才最终有了现在的细稿。

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创作而成。

而这,便是吕不韦为秦国未来一统准备的。

商鞅所创之法在秦国已经流传了近百年,其契合曾经的秦国,但绝对不适合未来的秦国。

尤其是一统之后的秦国。

“总算要完成了,好!”

吕不韦轻轻的抚摸着下巴的胡须,有些干瘦的老脸上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笑意,将手中的竹简轻轻放下,随后看向了下方跪坐的两人,笑容收敛,澹澹的说道:“说吧,何事。”

“相国大人,王上回来了……”

一名中年人缓缓抬起头,看着吕不韦,态度颇为拘谨,沉声的询问道。

他来此处便是试探吕不韦的态度。

毕竟王齮一事,在今日闹的太大了,谋反之罪加身,被夷三族,便是曾经举荐过他的官员,都被彻底严查。

这闹的大家人心惶惶的,毕竟在秦国当官这么多年,谁手里还没点事了?

他们有点怕这位秦王,会借此机会,大力打压他们这一派系……

毕竟王上也是即将到束发之年了,而一旦王上束发,便会亲临朝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事,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很难不会让这些老臣子心中多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