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中央厨房,统一配送(1 / 1)爬行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国庆节,许建军又打算请一大家子人去饭店吃,结果被爷爷臭骂了一顿。

“就你有钱?啊?我看你是钱多烧的,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了,咋了,臭显摆啥啊,显摆你有钱,显摆你大气,你这么有钱这么大气你咋不上天啊!”

他挨骂也是活该,最近老爸确实是有些飘了,不光是他,老妈也是如此,许平安作为儿子不好说什么,爷爷现在站出来,完全没毛病。

频繁请客方便是方便了,但指望用这个邀买人心那是别想了,人家可不一定会对你感恩戴德,说不定还觉得你是个沙比,心里各种羡慕嫉妒恨犯红眼病呢。

普通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有钱就张狂,财不露白这个道理古今通用。当然现如今的社会不同了,有钱也不一定非得藏着掖着,但也不能太嚣张,嚣张的结果如何,那真的是有太多实例可以借鉴了。

总之许建军被骂了一顿,果断打消了请客的念头,甚至连刚刚提上议程的买车计划也取消了。

原本他最近深感自己是个大老板了,一天大几千的挣,再开金杯车有些掉价,准备换辆小轿车的。

其实买车倒是无可厚非,有钱了改善一下自己的出行条件没错,只是爷爷那顿骂威力有点太大,把许建军吓得连这种很普通的计划都给取消了。

国庆之前,中央厨房终于弄好,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凤凰街上。那里是五金劳保小商品一条街,两边商铺的后面,还各有几排库房。许平安他们家租下了最大的一间,这个就没法买了,因为这个库房是属于机车厂的,出租也就算了,反正人机车厂目前也用不上这个地方,但买房买地就算了,人家压根瞧不上这点钱,毕竟机车厂可是西云市工厂常青树之一呢。

西云市算得上是常青树的工厂,满打满算就只有三家半。

其中的三家分别是齿轮厂、机车厂和玻璃厂。

齿轮厂原本只是做齿轮的,后来开始做变速箱,有过非常辉煌的年代。机车厂是做火车头的,一直辉煌。玻璃厂曾经倒也险些倒闭,这两年日子也很不好过,一直到零八年以后才逐渐好转,市里面大力扶持不说,工厂也进行了股份改制和现代化企业改造。恰逢全市大拆迁,玻璃用量大涨,又狠狠的回了波血。然后玻璃厂用这些钱购买新的生产线,加强研发能力,从原本只能制造最普通玻璃开始,到开始制造特种玻璃。

在许平安重生前,虽然玻璃厂和国内一流玻璃企业还有差距,和国际巨头更是不能比,但就在西云市这一亩三分地上,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剩下的半个常青树,就是酒厂了,在爷爷退休后没几年,酒厂就开始走下坡路,只能说短时间不会破产倒闭,但指望再创辉煌,可能性几乎没有,只能算半棵常青树。

租下了厂房,就要开始进行改造,主要分成三个车间,分别是原料处理车间,制作车间和最后的包装车间,外加两个不算大的库房,一个冷冻一个冷藏。

因为只是中央厨房,还远远算不上是食品加工企业,所以就没去大费周章的搞什么生产线,主要那玩意儿造价不菲,需要找专门的厂家定制符合自己需求的设备,这个价格就肯定低不了。

处理车间,就是一个超大的案台,工人们在这里把猪肘子进行去毛洗净改刀处理。如今在食材处理的第一步,就加入了改刀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整个大肘子下锅煮浪费时间,骨肉分离后,可以单独煮制。另外杨友云也在这里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并专门回去和他的师父聊了聊,对猪肘汤的配方进行了一些改良。其实猪肘臊子的配方,他的师父是知道的,毕竟当年跟着张雪梅的祖姥爷学过白案,过程中多少也能接触到猪肘臊子的调料配比和制作工艺。

只是因为个人修养问题,没有做出那种不告而取的事情来,现在本家有这个需求,这位老人帮着改良一下还是可以的。

改良之后的配方,在很多步骤上都做出了修改,变得更加适合工厂加工。

就算不进工厂,哪怕只是后厨自己操作呢,也能比以前更加省事。

制作车间不用说,就是各种大号的厨具,类似流水线模式,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工序,时间也不等,最后在出料处产出猪肘臊子,而且是汤肉分离的,这样更方便包装和携带。

包装车间目前没有任何机器,只是空有其名罢了。

包装的手段就是一个个不锈钢大桶,做好的肉汤和肉块分开放置,放凉后进冷藏库,没用完的材料,进冷冻库。

如果以食品工厂的角度看,分分钟能挑出一大堆毛病来。可如果单纯以一个厨房的标准来要求的话,它又是合格的。

说到底,只要你不是封袋包装拿出去直接上架销售,问题就不大。

装好的大桶会放到金杯车上,每天早上定时给两家店配送,不久之后还会加入第三家,张雪梅如今已经在考察选址了,计划年前开业。

开车的当然不是许建军了,他现在是串店的老板,怎么可能还开车送货呢?

司机是虎子叔,原本包给他的那辆出租车,被他的小舅子给包了,许建军不认识这位小舅子,不过看在虎子叔的面子上,也就没有拒绝。

有了这个中央厨房,两家面馆的后厨也轻松了许多,最起码不用自己熬臊子了,除了炒菜以外,再弄个削面煮面的师父就可以,人力成本目前看不出来,但以长远计,肯定是能节省很多的。

赶在国庆之前,舅舅终于下定决心,打算自己开店,姨夫和他的“康源店主厨”之争,以姨夫不战而胜告终。

当然也就是这么一说,实际上两人根本没有争,但在舅舅离开之前,他俩还是在杨友云的主持下,在一家人的见证下,小小的比拼了一次厨艺,也算是杨友云教导成果的一次公开展现。所以不仅是家人们来了,就连李师傅和他的徒弟,还有串店的两位预备役烧烤师傅,也一起过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