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三宝,一曰印,二曰镜,三曰剑,你可知为何?”
说这句话的时候,崇祯可以看出陈秋的态度是极其严肃和认真的。
但他确实不知陈秋说这句话的意思何在,只能摇头。
“由检不知,请陈师明示!”
既然自己不知,那么态度一定要放低,以一个学生求知的态度,去寻找陈秋如此郑重其事的答案。
“自古以来,皇帝治国用黄老之术,除此以外,并无他法。
文臣士大夫牧民以儒家之术,武将勋贵领军作战以御外敌,当行之以兵家之律。
但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不管是儒家之礼,又或者是兵家之律,皆以法为骨,称之为规矩。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规矩,则天下乱矣。
这便是法,法可立规矩,但却不能让皇帝用以治国。
但皇帝若真依法治国,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文臣武将不该杀。
只要做事儿,就会有错,有错就该杀,那天下人都该杀完了。
所以皇帝不可完全以法治国,但无法却不可。
所以便有了中正平衡,无为有为之道,也就是黄老之术。
黄老之术,奉黄帝与老子为尊,故称黄老。
乃道家学说。
其实也就是道家阴阳平衡之术,君存其神。
何以存神,在权,在位!
故道家第一宝便是印,印之一物,代表的便是职责与权位。
也就是一个好的皇帝,应该将官员之权位,职责与升迁牢牢掌握在手里,这是皇帝的根本。
亦是刚才与你所说,平民阶层,底层民众之上升通道,朝廷这一潭死水不会变臭变烂的根本所在。
高级官员,权贵,久居高位必会对皇家造成威胁,这是必然的!
官员有用时,便用他,若威胁到皇家权位,该弃时也得弃。
所以一个官员到了一定地位或者作出某些错事后,便要寻他错处,将他以及他的家族以及地方势力贬谪下去,或者连根拔起。
让低级别的官员有机会往上爬,让底层的民众有机会往上爬,维持一个健康的朝廷,这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
以新人换旧人,以新血换旧血,以新水换旧水。
这个朝廷或者这个朝堂才不会变成死水一滩,才不会变烂发臭。
但你又如何知道,哪些高级官员做错了事儿,残民害民贪污造反?
这就得说道家第二宝,镜。
镜为明镜,为察。
故一般的衙门上方皆有一牌匾,上书明镜高悬四字,便是取明镜可察万物之意!
这镜之寓意,则是皇帝的耳目,消息来源!
大明皇帝的消息来源,除了底下朝臣武将的奏折以外,还必须要有锦衣卫以及东西两厂的密探消息。
如若忽视了厂卫,那么这个皇帝就只能是如瞎子,聋子一般接触到的皆是大臣们想让他看到的消息。
到时候,就如同傀儡一般,而你在位17年,便是如此!”
这话说的,崇祯脸上快挂不住,但也只能是听着不敢出言反驳。
陈秋也不管他的脸色,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从你打掉了魏忠贤,却不找人顶替他的功用,还主动远离了厂卫开始,就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大臣们在朝堂上党争,谁输了就会被你杀了,你以为是自己想杀的人,但其实不过是党争的结果。
如此十七年
国家灭亡只是顺利成章的事!
剑是何物?
兵器也!
寓意为兵权。
故而为道家第三宝。
没有兵权在手的皇帝,连说句话都得考虑考虑是否会引起大臣们的反感。
就如你,怕不是不知道厂卫是皇帝的耳目,但你不敢违逆把你推上皇帝位的大臣。
只因你手中没有军权!
军权皆掌控在朝臣手中,与皇帝其实关系并不大!
这是当初,大明的某个皇帝将军中考功职权放到文臣手中之结果!
军中粮草、军饷以及升迁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武将拿什么来支持皇帝?
所以皇帝不重要,如若大臣们高兴,或者皇帝不听话,弄死了换个更听话的就行!
这便是自古以来,皇帝必学的帝王心术之一部!”
陈秋叹了口气:“其实,道家自古以来,都有着教导皇帝帝王术的责任。
所以传说中,当然只是传说:
每次天下大乱,总有道人会出山,辅佐开国皇帝或者一些朝廷腐朽时,可能会拨乱反正的皇子或者皇帝。
传授真正的帝王术后,天下太平了再回山!
所以在传说中,道家文化是形而上,并不趋于平民。
还有一个传说,大明皇帝最后一个得以道人传授帝王术的皇帝为正德皇帝。
故而他的体魄惊人,以及对朝臣警惕后弄出一些在别人看来的荒唐事,也许也有点其他的解释。
但自从正德皇帝离奇落水死后,道门就被泼了脏水。
用宫女天葵炼丹的嘉靖,泰昌红丸案等,皆是为了让道门的人无法再接近皇帝。
当然,今日所说这些,你只是当传说听听便罢了,不要放在心上。
说这些,只是想让你明白什么是黄老之术当中所说的帝王根基。
皇帝的根基在最底层的百姓,在阶层上升通道,在权位在升迁,在兵权。
只要最底层的百姓认同皇帝,皇帝也可以帮助底层的百姓吃饱穿暖不造反,并且给他们一个上升通道,可以将朝堂换水。
那么这个朝廷就可以健康的存在下去!
但前提是皇帝必须将印、镜和剑都掌握在手里,缺一不可!
这便是一个皇帝该学的帝王术!
至于细处,以后再慢慢教你!”
崇祯还是有一点不明白,如果这些都是真正的帝王术,那么还是有疑问啊!
“陈师,由检还是有些不明白,您所说的皇帝的根基在最底层的百姓,与商君书所说的弱民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你又说让底层的百姓有上升通道,让他们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让他们吃饱穿暖。
那他们上升了,底层百姓吃饱穿暖了,就不再是弱民了!
那根基不就损耗了吗?
不应该是继续让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有了上升通道,百姓才会对皇帝感恩?”
陈秋撇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虎!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收买人心的还轮得到你皇帝吗?
近水楼台先得月,肯定是以当地豪族收拢的人心更多,皇权不下乡,听说过没?
吃不饱穿不暖怎么读书,不读书,不学兵法,不习练武艺,你哪来的人才提拔起来换掉朝堂里的馊水?
你提拔的是世家大族或者当地豪族,提拔起来,又跟现在的朝廷有什么两样吗?
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皇帝真正要做的,是让全国所有百姓都有地种,能吃得上饭,孩童都有书读。
到那时人才多了,有的换了,朝堂上那些尸位其上不办事儿的官,想换掉他们还难吗?”
崇祯有点难以想象陈秋所描述出来的这个前景,百姓仍然有地种,有饭吃,孩童个个有书读,这是个什么概念,他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
再说了。
“如果百姓都吃饱穿暖,孩童都有书读,他们还是基层百姓,还是皇帝的根基吗?”
陈秋对这个朽木脑袋有点无语:“我有100两银子,你有80两,你儿子有50两,那边那个站岗的士兵只有一两银子,虽然一两银子也可以买许多米面,但你能说他不是我们当中最穷的吗?
你非得把他弄成手里只有一两文铜钱,饭都吃不饱,那人家早就站起来反你了。
你要记住。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这个世界上始终是有当权者和有钱人以及穷人!
而穷人,就是皇帝天生的根基。
而皇帝,只需要做到让这些穷人有机会过上好日子。
就比如现在,要先让这些百姓们活着。
对于已经意识到自己会随时都有可能死在清军反扑中的老百姓而言,能好好的活着,并保住田地和妻子儿女,就是他们现在所期待的好日子!”
陈秋招呼过一个士兵:“去周千户那传我的命令,在十万丁里招修碉堡的,告诉他们,如果在5日内,按我的要求修起碉堡。
我保证,清军反扑不回来,他们的田地妻子儿女,不会被清军屠杀!
另外,参与修碉堡者在5日内完成任务的,还会有每日10斤粮食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