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们家里,要做些改变。”
陈中福猛吸一口叶子烟,瞅着陈重生,“改变啥?”
“您看,您年纪大了,田里的活也快干不动了。”
陈中福像个赌气的孩子似的,一捶瘦骨嶙峋的胸脯,“我怎么就干不动了,我还可以干五年、十年都不成问题。”
陈重如走到她爸身边,“爸,不是说您干不动活了,哥是想让您享清福。”
陈中福冷笑一声,“让我享清福?”
陈重生看出来了,他爸从心底就不大相信他会给他们家带来什么福音,让他们家率先在村里富起来,他爸就可以闲在家无事,数钱票子玩。
陈重生有一个庞大的设想,他想首先从他们家几十来的农耕模式开始改变,这也是现在社会的一种趁势。
他爸可能一时难以接受,陈重生也能理解,所以他并没有跟他爸把他的设想和计划和盘托出。
要改变他们家的状况,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是落在他大妹陈重如的身上。
陈重如读过高中,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对她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关键是陈重如从小在钱的问题上,跟他不同,总是锱铢必较,很早就显示出她独有的经济头脑。
陈重生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他把陈重如拉到门外。
“重如,你信哥吗?”
或许是之前陈重生教她学车,并答应给她买新车的缘故,陈重如脱口而出,“哥,我信呀,一百个信呀,你是我哥,我能不信吗?”
“那好,哥给你指一条明路,你先去试一下,趁现在地里的活不多。如果赚到了钱,我们再做长远的规划。”
陈重如一听说有钱赚,便急不可耐,“哥,哪里,哪里?做什么?”
“去县城卖鸭蛋。”
“哪里有鸭蛋?”
“昨天晚上给我们家里送鸭蛋那个人,他家里养了上万只的鸭子,鸭蛋有的是。我已经跟他说好了,你可以随便到他那里拿货。”
陈重如明显自信心不足,“哥,都在吃鸡蛋,谁买鸭蛋吃?鸭蛋也只能做做盐蛋、皮蛋一类。”
“鸭蛋比鸡蛋便宜,怎么就没有人吃?正好家里有两篮子鸭蛋,我明天陪你去。”
陈重如勉强答应了。
“哥告诉你呀,你在别人那里拿的鸭蛋是一毛钱一个,到市场上去卖是一毛五一个,一个鸭蛋可以赚五分钱。”
陈重如惊讶道:“真的可以赚这么多钱。”
“我都打听过了,但前提是你必须要把这个鸭蛋卖出去。”
陈重如似乎来了兴致,“哥,这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陈重如飞快地跑进房里,从床底提着两篮子鸭蛋出来,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鸭蛋摆放在地上,然后口里念念有词地放回一个数一个。
陈中福在旁责怪他俩,“闲得慌。”
陈重如惊喜地说:“整整六百三十二个。”
陈重生瞧着陈重如专注劲、财迷相,戏谑道:“你数错了吧,我怎么数的是六百四。”
“明明是六百三十二,不会错的。”陈重如又开始把鸭蛋从篮子取出来,准备重新数一遍。
陈重生制止了她,“我刚才逗你,你怎么一点自信都没有。”
“讨厌,滚。”
第二天鸡叫第二遍,陈重如就起了床,梳妆整齐,还换了新衬衣,做好了一切准备才叫醒陈重生。
陈重生用自行车把她驮到县城护城河边,天刚刚亮,陈重生才返回。
你还别说,陈重生看她大妹的眼光就没错,陈重如确实有超出一般人的经济头脑。
她根本就没有把鸭蛋提到市场去卖,而是一进县城,就瞅着马路两旁的小馆子。
“阿姨,您餐馆要鸭蛋吗?”
一个慈眉善目的胖老板娘,见面前站着一个年纪轻轻的标致姑娘,很客气地说:“姑娘,我们只收鸡蛋,不收鸭蛋。”
“阿姨,鸭蛋便宜。”
“谁点菜会点鸭蛋呢。”
“阿姨鸡蛋味和鸭蛋味实际上差别不大,您往鸭蛋里多放些葱花,我保准没有人吃得出来。”
胖老板娘似信非信。
“阿姨,您看,一个鸡蛋二毛多,我一个鸭蛋才一毛五,而且鸭蛋大呀,鸡蛋要三四个炒一盘,鸭蛋两三个就炒一大盘,您一碗炒蛋的成本是不是少了很多。”
胖老板娘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就有点动心了。
“那行吧,你跟我来三个。”
陈重如费那么大力,口舌都磨起了泡,人家才答应买三个,看来老板娘还是不放心,只是想试一试。
“阿姨,这样,我先放一百个在您这里,您要是卖不出去,我拿走。”
这样,老板娘不担心了,“行,行。”
陈重如后来如法炮制,出奇的顺利,鸭蛋都赊了出去。不过,钱虽然没有收到一分,这会儿陈重如却非常自信。
陈重如在市场里转悠,到处打听食品厂在哪里,打听清楚了,她还亲自到食品厂门口瞧了瞧。
天快黑时,她返回到赊了鸭蛋的几家小馆子,果然炒鸭蛋卖得不错,因为份量足嘛,人家老板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她,有两家还要向她再预定了一些。
陈重如首战告捷,一路上喜不自胜。